寧文
一年之計在于春。猴年伊始,聽到毛紡織行業的龍頭、開品牌經營先河的恒源祥(集團)有限公司已在醞釀謀劃、運籌于先,甚引人注目。在“十三五”規劃開局的新常態和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大勢下,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如何適應,如何善抓機遇,如何創新發展,是亟待破解的現實問題。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造訪了恒源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2014中國經濟人物”陳忠偉。陳總談話,見解獨特,分析透徹,觀念超前,頗可借鑒?,F將談話要點筆呈如下:
把握趨勢,著眼未來發展
最近,我頻繁參加各類會議,包括行業會議。大家都在分析,國際大形勢和國內小趨勢,我感覺都進入到了一個發展的調整期,提醒大家關注和了解全球經濟發展三大趨勢。
首先,行業發展呈現一個明顯的趨勢,從“有界”的形態到“無界”的形態。行業的界限將越來越模糊。你很難說清楚這個企業是做什么的,比如恒源祥,我們定位于現代服務業企業。為什么呢?因為有了互聯網,互聯網把整個社會連接在了一起,物與物之間、人與人之間形成了一個網絡,接下來就是人和物的聯接。現在谷歌的特殊研發部門GoogleX斥巨資研發的一些超前技術就是基于“互聯網”和“物聯網”。
現在這個社會變成了扁平化的社會,我們以前認為的狹窄領域或是涉及到的很少的邊緣科技,由于政策干預和技術壁壘的存在,行業和企業可以獨善其身,但現在已經不可能了,行業的發展越來越需要一種跨界的態度,越來越需要一種融合的方式,打破行業界限,從“有界”逐步向“無界”過渡,成為一個全新的系統平臺,一條全新的生態鏈,行業才能夠發展,企業才能夠生存下去。
第二個趨勢,經濟從“獨享經濟”向“共享經濟”演變。共享經濟企業顛覆了世界各地的傳統行業?,F成的例子包括身價100億美元的Airbnb,它是一個租房網站,通過互聯網建立起的一個共享全世界房源信息的平臺,并提供365天24小時的全時段租房服務。目前Airbnb的身價已經超越凱悅酒店集團(Hyatt)。再以我的親身經歷舉例。Uber,一個專業的打車軟件系統,在這個系統上你可以選擇普通車輛、經濟車輛或是豪華車輛,而且它可以在五分鐘之內到達你所處的任何地點。當然,最好的是它的結賬方式,用戶只要在手機上刷一下,就可以完成結賬,簡單明了。Uber所有的服務都可以讓你感覺到和原來乘出租車之間巨大的改變。Uber目前的價值是182億美元,現在全球四大洲有超過一千座城市的居民都可以共享汽車。根據《福布斯》(Forbes)的調查,經由共享經濟創造的營收中,直接流入人們口袋的金額在2016年將超過70億美元,年增長超過25%。在這個商業模式中,也就是民眾彼此能借線上平臺,相互提供和購買商品與服務。所以我想這樣的共享經濟未來會越來越滲透到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它把這樣一種社會資源用互聯網的手段進行連接,讓人們沒有時間,沒有地域的差別,可以隨時隨地參與共享經濟,這一定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第三個趨勢,社會從一個“人工社會”向“智能社會”轉變。什么是智能社會呢?我們可能覺得目前行業內討論最多、最熱的話題是智能機器人。我們現在很多養老院的服務人員非常缺乏。為什么,因為大家都不愿意干這個活兒,覺得很臟很累,收入又不高。那么現在社會上發明的機器人已經能替代一般護理工人,照顧老年人的日常起居。2013年,我去考察學習了“科大訊飛”公司,這是一家以自主研發智能語音系統為主的高科技公司。它為我們展示了一項語音對話技術。就是機器人根據人的語言指令,通過智能系統識別,進行簡單的實際操作。比如,我通過語言要求它尋找某人的手機號碼,它會根據指令搜索,并準確地撥通電話。這項技術目前已經完全沒有問題,未來這樣一套系統可以在我們生活和工作中進行廣泛的運用,能夠解決當下存在的行業效率和人工成本等問題。
調整常態,改革供給側
我們需要站在行業生存、企業發展的角度,以前瞻性的眼光分析全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并結合目前中國行業發展的現狀,適應中國今后五年將要面臨的新常態。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領導人提出了要“去庫存、去產能、去杠桿、補短板”這幾項要求,未來的五年是整個中國產業調整非常痛苦、非常殘酷的五年,這將會是一個常態。所以最近國家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在最近的講話中都頻繁提及。
我們國家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在長期形成的粗放式發展慣性作用下,一些重化工行業和一般制造業形成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加大了經濟下行的壓力。這就意味著,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并不在短期需求,而在中長期供給。就我們通常理解的市場關系來看,需求側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供給側則有勞動力、土地、資本、創新四大要素。我們現在所說的供給端,包括整個生產、銷售、服務、貿易等環節。因此,對于企業和市場而言,供給端能不能符合當下消費者的需求,是決定供給側改革的關鍵。具體而言,就是要清理“僵尸”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將發展方向鎖定新興領域、創新領域,創造新的增長點。
供給側改革其實就是一次加速經濟結構轉型,重新分配市場蛋糕的機會,誰能抓住,誰就能在后五年的市場中占得先機。從生產的角度看,供給側改革將激發消費傾向,導致第三產業在經濟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而第二產業中的傳統工業部門占比將明顯收縮;從收入的角度看,供給側改革將引發蛋糕的重新分配,減稅政策將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加速勞動力跨地域、跨部門流轉以及提高人力資本的效率,這意味著企業將通過結構性減稅獲益。同時改革也著力強調,要發揮企業和創業者作為市場主體的作用,解決中長期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強調制度改革與完善。
強化轉型,突出四個轉變
在當下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和國內政策的引導下,要明確恒源祥未來的發展路徑。我們接下來所做的事情,既要有長期的規劃,也要有短期的策略,特別是在短期內將面臨嚴峻的挑戰,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清楚自己的定位和職責,我提出四個轉變。
首先,恒源祥集團從2016年開始,整個職能中心要向利潤中心轉變。目前集團各產業公司很明確,都有BVA的績效考核,從2016年開始,集團所有的職能中心都必須有這樣一個目標、一個職能,就是你能夠實現多少的品牌價值。這個價值必須有可以考量的指標,如果這個部門、這個中心不產生、不實現任何的品牌價值,我們會將其功能用社會化的手段進行外包服務。這是我們馬上要做的第一個轉變。
第二個轉變,我們要從現在的職業經理人向事業合伙人進行轉變。恒源祥的經營者需要從短期和中長期角度考慮,你和品牌的關系在哪里?你和公司的關系在哪里?不僅是集團層面,還包括我們的產業公司,經營者是不是可以成為恒源祥品牌的合伙人。我想這個答案是肯定的,關鍵在于我們用什么方法去實現。
第三個轉變,我們要從一牌獨大的局面,向多牌并舉轉變。所謂一牌獨大,很好理解。我們現在的整體業務90%是恒源祥品牌創造的,恒源祥品牌只是恒源祥集團的一個品牌,不是恒源祥集團的全部。就像恒源祥絨線一樣,在1997年以前,恒源祥絨線就代表恒源祥公司,因為恒源祥所有的業務就是恒源祥絨線創造的。到了今天恒源祥絨線已經在整個業務占比中逐漸縮小,恒源祥品牌還在,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的其它產業成長了起來。那么在未來的5到10年當中,恒源祥的發展不僅要看單品牌發展多少,更要看整個集團的品牌發展會處于怎么樣的一種狀態,這是我們未來需要去大力拓展的,這也就意味著恒源祥集團的品牌會在未來有一次質的發展和提升,我們正在為此做準備。
第四個轉變,集團要從品牌化組織向品牌化經營者孵化基地轉化?,F在很多產業、很多品牌、很多新項目的發展,面臨最大、最嚴峻的問題就是人的問題,就是優秀經營者儲備的問題。沒有人才儲備,新項目都是不切實際的計劃。所以我們接下來要加大培養品牌經營者的力度,要加強品牌經營者孵化的手段。我們要創造充分的環境來保障新的品牌經營者進入到恒源祥,如果取得實效,就要確保他們的利益,這是恒源祥未來發展非常重要的方面。另外我們必須認識到,經營者要做創新的事情,不是一蹴而就,而且可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所以我們應該建立包容的文化,這樣才能形成建設品牌的文化狀態,帶動企業的整體轉型,這才是恒源祥未來發展的唯一出路。
對2016年集團事業的發展我是充滿信心的,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恒源祥集團在2016年,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一定會迎來新的輝煌,也會在2027年恒源祥創建100周年到來的時候,呈現出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恒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