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家住北京的小王,在外企上班。受同事影響,他用租車和實時共乘軟件“優步”(Uber)叫過幾次車,感覺不錯,“司機技術好,人也有禮貌,而且車子很干凈,比我自己的都整潔”。幾次體驗下來,小王對優步有了好感,今年年初看到優步招聘司機的廣告后,他便果斷報了名。
此后,他就開始了“上班當職員、下班做司機”的生活。上下班路上能順道帶個人,還有兼職的外快賺,何樂而不為。重要的是,他享受到了社交的快樂,“同路的人基本都在附近住,大家聊聊吃喝、瞎侃侃,挺有意思”。
優步在中國還算是新興事物,它對自己的定位不僅是打車或拼車軟件,也提倡“為消費者提供更高端或私人的出行方案”。在目前開通優步服務的北上廣等地,乘客可訂到別克GL8、奔馳或寶馬等豪華車型。
事實上,優步的興起只是全球“分享型經濟”走紅的一個縮影。借助互聯網的發展,特別是手機端移動支付的普及,人們開始尋求把自己閑置的資源分享出去,不僅有人租車,還有人租房。
“空中食宿”就是提供房屋短租服務的互聯網平臺。出門旅游或出差時,你可以將房子掛上網,尋找需要短租的游客;你同樣可以在網上找到旅行目的地的短租房,價格要比酒店便宜不少。自2008年問世后,空中食宿一路快速崛起,公司估值甚至超過喜達屋、溫德姆和洲際等全球知名的酒店連鎖集團。
機遇,還是噩夢?
分享型經濟在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對傳統行業造成了很大沖擊。首當其沖的便是傳統的雇傭關系。借助互聯網,個人可將閑置物品分享給他人,從而賺取收入。簡言之,分享經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易,隨著它的不斷發展,傳統意義上的企業和消費者的界限會不斷模糊。
未來,彈性工作的兼職機會將越來越多。分享經濟對那些不喜歡朝九晚五上班的人,更有吸引力。而另一方面,傳統意義上的“失業”恐怕也要重新定義了。
在美國多數城市,空中食宿上的公寓價格要比一般酒店便宜21%左右,消費者樂意從海量的個人租戶那里尋求房源。有位美國房主利用“空中食宿”出租房屋,一年租出58個晚上共賺了9300美元(約合人民幣5.76萬元),平均每晚能賺到990元人民幣。
從菲律賓移民美國的加文·埃斯克拉,靠做優步司機建立人脈,他在車里展示自己的珠寶設計作品,宣傳自己的特長,成功開創租車和珠寶設計雙線事業。據美國《福布斯》雜志介紹,在過去一年,加文為乘客設計了許多珠寶,平均每月的交易額達到1.8萬美元。再加上優步每月付給他的3000美元,去年,他總共進賬25.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6萬元)。加文用這筆收入擴大自己的生意,買了3輛汽車,雇了6名司機。
然而,分享經濟在為一些人帶來機遇的同時,也成了另一些人的噩夢。全球多個國家先后爆發了傳統出租司機和優步司機的大戰,前者認為自己的飯碗被搶走了。很多歐美城市的政府,也出臺了法律法規,對優步進行限制。
當個人可以進入市場,同他人分享房屋或汽車等資源時,傳統公司不僅要與行業內的競爭對手“廝殺”,還要同數以百萬橫空出世的“私人分享者”搶奪客戶。
得益于分享經濟的發展,10年后的汽車保有量會明顯下降。現在人們覺得必須有車才好,未來觀念會改變,出門有車坐就行。
“分享經濟”分享的是啥
支持分享經濟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富裕起來。“分享經濟”一詞因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持續升溫;每天變一個樣的百姓生活中,這種新經濟形態也因便捷有效而延伸到越來越多的場景中。
1400元買回只用過兩年的家具,標價300元還能再賣出去、600元的八成新包包200元再次成交,甚至連蘋果手機上已經壞了的攝像頭標價13元都有人買……這都是閑魚App上真實的成交記錄。
閑魚是阿里旗下一個可以買賣“二手貨”的地方。據阿里統計,北京昌平天通苑是北京網上閑置交易“最火”的社區。不定時“清算”家里閑置物品、通過互聯網把家里壓箱底的閑置貨重新變成錢,這一行為給該區居民們帶來的“增收”,每個月共計可達數十萬元。
不僅是二手用品可以賣,價格高昂的二手汽車也能通過電商進行更便捷的交易。就在剛剛過去的三八婦女節,女性在瓜子二手車直賣網上表現出了極大的二手車交易熱情,30歲至39歲女性由于經濟基礎相對雄厚,成為購買二手車的主力;而網站3月10日的交易量為1027輛,實現交易額8372萬元,取得日交易量破千的成績只用了一年時間。
出行領域的分享經濟更是熱點。日前,優步委托尼爾森完成的研究報告顯示,將中國13個城市的4000名乘客與320名司機作為受訪者,其中近20%的人已開始使用拼車服務。
“分享經濟”分享的不只是經濟,還是一種感受,一種心得體會,或是知己難覓的喜悅。
特殊意義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已經步入新常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轉型發展需求迫切。分享經濟給中國帶來了難得的重大機遇,對于貫徹落實新的發展理念、培育新經濟增長點、以創新驅動推進供給側改革、建設網絡強國、構建信息時代國家新優勢等都將產生深遠影響。發展分享經濟對中國的轉型發展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特殊意義。
分享經濟本身就是新技術革命的產物,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新的資源配置方式和新的發展理念,集中體現了創新的內在要求。
分享經濟通過消除信息障礙、降低進入門檻、重構信任關系、促進人際交流,促進了資源要素流動和供需高效匹配,有助于實現經濟與社會、物質與精神、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
分享經濟的核心就是使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是綠色發展的最佳體現。分享經濟的最大優勢就是利用互聯網,而互聯網的特性就是開放共享,所以許多分享型企業從一開始走的就是全球化路子。分享經濟具有典型的“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特征,為落后地區、低收入人群創造了更多的參與經濟活動、共享發展成果的機會。
截至2015年12月,全國網民人數已達6.88億人,互聯網普及率50.3%。上網終端逐漸多樣化,全國手機用戶數超過13億戶,手機移動端上網比例高達90%。龐大的網民和手機用戶群體,使得中國分享經濟發展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在眾多分享領域都可以輕易在全球排名中拔得頭籌。如2015年滴滴出行全平臺(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巴士、試駕、企業版)訂單總量達到14.3億,這一數字相當于美國2015年所有出租車訂單量的近兩倍。
(作者系中國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秘書長、中國科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