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紅
(南京林業大學,江蘇 南京 210000)
?
從《論十大關系》看“一帶一路”對中國經濟的促進作用
張美紅
(南京林業大學,江蘇 南京 210000)
摘要:《論十大關系》是毛主席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提出的,其主要目的是要把國內外的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在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現在,我們也需要將國內外的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為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服務。“一帶一路”戰略是符合我國現階段發展所需的戰略方針,同時也是可以調動國內外積極因素的戰略方針。通過“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可以深化中外合作、平衡國內各區域的均衡發展,也有利于深化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
關鍵詞:《論十大關系》;“一帶一路”;經濟
1956年,毛主席將中國國情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相結合,理出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十大關系。這個十大關系的處理都是圍繞著一個基本方針,那就是要把國內外的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時隔60年,今天的中國早已非同日而語,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重溫毛主席的《論十大關系》,筆者認為《論十大關系》中許多論斷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尤其是關于中外關系處理的論斷,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兩大經濟帶合作戰略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調動國內外一切積極的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1“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有利于維持我國經濟發展
毛主席在《論十大關系》中外關系處理上講:“我們的方針是,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但是,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用。他們的短處、缺點,當然不要學。”在中外關系的處理上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在中外貿易關系中,我們更應該貫徹這一點。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過程中,我國對待中外貿易關系的態度與政策,也是在不斷吸收國外面對危機的政策和方法中精華部分后所制定的。
首先,從經濟合作政策的制定中,我們從之前的各國應對金融危機的政策中吸取了經驗。之前各個大國面對金融危機的措施,是增加全球范圍對基礎性設施的投資,發達國家通過這種投資,擴大出口與對外投資,而發展中國家則可以因為這些基礎性的投資而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而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的根本屬性是共同發展。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個國家的相互依存度越來越高,一個國家想要取得長期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依附于其他國家的發展的,所以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在吸取其他國家的應對金融危機的戰略方案的同時,也根據當今的國際形勢下做出了相關的改善。中國在“一帶一路”的建設過程中,倡導建立了支持資金,允許其他各個國家通過這些途徑,來參與其中,來共同建設,共同發展,努力與各國成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命運共同體。
其次,實事求是,用實際檢驗真理。而事實上這個經濟政策對中國與周邊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001年以來隨著“9.11”事件、伊拉克戰爭、金融危機等事件的影響,美國等主要發達國家GDP增長緩慢,占世界的總值的比重也呈逐漸下滑態勢。而中國則相反,自2001年加入WTO之后,我國經濟快速增長,更在2014年GDP一躍第二,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貨物貿易更是世界第一,外資引入世界第二。2001年之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增長迅速,中國的經濟也迅猛發展,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這一增長速度更加明顯。具體可以見圖:1

圖1
(數據來源于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最后,也預防中國貿易未來可能失衡的狀態。美國為了扭轉自己經濟下滑和外貿失衡的局面,同時打壓和制約中國經濟的發展,2009年11月加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簡稱TPP,也被稱作“經濟北約”),2013年6月,又啟動“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簡稱TTIP)對中國的經濟經行間接性的打壓,但是“一帶一路”的建設,給中國未來可能受到的對外貿易等方面的打壓做了一個保護墊,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經濟的發展,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抵抗由這些協定所帶來的負面的影響。
2“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有利于平衡地域經濟差異
毛主席在《論十大關系》中指出:“我國的工業過去在沿海。所謂沿海,是指遼寧、河北、北京、天津、河南東部、山東、安徽、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我國全部輕工業和重工業,都有約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內地。這是歷史上形成的一種不合理的狀況。沿海的工業基地必須充分利用,但是,為了平衡工業發展的布局,內地工業必須大力發展。在這兩者的關系問題上,我們也沒有犯大的錯誤,只是最近幾年,對于沿海工業有些估計不足,對它的發展不那么十分注重了。這要改變一下。”經濟區域的發展的平衡的問題,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在一定的程度上均衡了我國局部經濟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局面。
“一帶一路”的建設,可以形成兩個輻射作用,以中國與周邊國家合作為出發點,形成了連接中國和東歐、西亞、東南亞的交通運輸網絡,這個為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往來提供了便捷,同時也有利于帶動內陸沿邊向西開放,擴大西部的發展空間,促進西部加快改革開放。雖然有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但是同東部沿海相比,西部的改革開放還是相對比較晚的,相要實現各個地區的經濟的均衡發展,就必須要加快西部的改革開放的節奏,促進西部的經濟的發展,“一帶一路”戰略恰好可以帶動中國西部地區的發展。
由于西北地區處于我國的邊疆地區,雖然土地面積遼闊,自然資源豐富,但是與東部沿海地區比較的遠,而西部周邊的國家的經濟也比較落后,交通一直不是很便捷,所以導致西部經濟發展遠遠落后于東部地區。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西北五省的交通就會得到很大的發展,同時能源能基礎建設也將迎來很大的發展,西北五省將會成為中國援助中亞、東歐等過家基礎經濟建設的重要樞紐。同時,隨著西部基礎性建設的完善,中國的西部分發展速度也將超過之前的增長速度。
通過對西北部部分地區數據的分析(見圖2)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對我國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也有利于緩和東西部發展的平衡的問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貢獻。

圖2
(數據來源于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3“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有利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產業結構改革是一個不斷深化的改革,想要不斷的促進經濟的發展,不想故步自封就需要不斷的變革,讓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毛主席在《論十大關系》中也曾說:“我們如今發展重工業可以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少發展一些農業、輕工業,一種是多發展一些農業、輕工業。從長遠觀點來看,前一種辦法會使重工業發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礎不那么穩固,幾十年后算總賬是劃不來的。后一種辦法會使重工業發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會使它發展的基礎更加穩固。”
“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促進東部地區的轉型升級和對外投資,東部地區率先30多年實施對外開放,已經形成了以對外出口貿易為主的經濟增長模式,目前的很多東部的企業,正面臨著經濟結構轉型的新階段,通過中國與東南亞各個地區的合作,東部的省份可以以此為新的支持點,加快各省與周邊國家的經濟貿易合作力度,以點對點,擴大到面對面,形成新的經濟發展局面。
此次“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過程強調以人文帶動經濟合作,大力推進文化教育交流活動,強調文化交流、青年交流、學者交流等的重要性,其中還指出旅游業是促進經濟合作和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通過旅游業的發展,可以使得雙方的老百姓都對對方的國家有所了解,消除曾經的誤解和偏見,從而深化旅游業的延伸產業的合作。同時通過旅游業過程中的資源共享,客源共享,利益共享的過程,可以推動兩地市場的開放,促進兩個地區的深化合作,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發展模式。在這過程中,我國的產業結果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深化改革。
4結語
用毛主席在《論十大關系》中所講:“將來我們國家富強了,我們一定還要堅持革命立場,還要謙虛謹慎,還要向人家學習,不要把尾巴翹起來。不但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要向人家學習,就是在幾十個五年計劃之后,還應當向人家學習。”“一帶一路”戰略是我國打開國門的偉大戰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通過與中國周邊各個國家的深化合作,來促進我國的發展,通過我們對外基礎建設的投資,來帶動周邊國家的發展,通過周邊國家的發展來鞏固我國的經濟發展,同時我們也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接受在不斷深化對外開放過程中,別的國家的優勢的一方面,將別的國家的優勢,通過“一帶一路”戰略時候,吸收進來,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雖然,我們國家的經濟暫時是走在前面的,但是我們不能以此自滿,需要在合作中學習,需要在合作中發展,真正做到通過“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真正形成經濟體制的改革,均衡國家的全方面的和諧發展,真正做到全方面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毛澤東.論十大關系[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7(01):1-19.
[2]王冰麗.《論十大關系》中蘊含的和諧社會思想及當代價值[D].燕山大學,2013.
[3]劉欣.“一帶一路”戰略對中國國土開發空間格局的影響[J].科學中國人,2015.
[4]于芳.從《論十大關系》看毛澤東的和諧社會思想[J].燕山大學,2012.
[5]保建云.論“一帶一路”建設給人民幣國際化創造的投融資機遇、市場條件及風險分布[J].天府新論,2015(01):112-116.
[6]韓曉青.毛澤東作《論十大關系》過程的幾點考辨[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110-117.
[7]石澤.能源資源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的著力點[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1):68-74.
[8]彭大成,周樹輝.探索與啟迪——毛澤東《論十大關系》關于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理論及實踐[J].湖湘論壇,2011(06):28-36.
[9]石善濤.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應處理好的十大關系[J].當代世界,2015(05):68-75.
[10]儲殷,高遠.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定位的三個問題[J].國際經濟評論,2015(02):90-99.
[11]鄒嘉齡,劉春臘,尹國慶,等.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格局及其經濟貢獻[J].地理科學進展,2015,34(5).
[12]韓永輝,羅曉斐,鄒建華.中國與西亞地區貿易合作的競爭性和互補性研究——以“一帶一路”戰略為背景[J].世界經濟研究,2015(03).
[13]王韜.《論十大關系》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貢獻[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0,10(1):20-25.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602(2016)04-0117-02
作者簡介:張美紅(1989.1-),女,江蘇,南京林業大學思政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