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華
(湖北文理學院建筑工程學院 湖北襄陽 441000)
建筑學專業“畫法幾何與陰影透視”課程考核與評價改革研究
蔡 華
(湖北文理學院建筑工程學院 湖北襄陽 441000)
以建筑學專業《畫法幾何與陰影透視》課程為研究對象,針對目前課程的教學現狀,提出課程考核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方法,探索出更適合專業培養目標的課程考核與評價體系。
畫法幾何與陰影透視;考核與評價
“畫法幾何與陰影透視”是建筑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著重培養學生識圖、繪圖、圖形分析及創新能力,是工科學生最早接觸的課程之一,對未來工程師素質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在以往的教學中,師生普遍反映“畫法幾何及陰影透視”是一門老師難教,學生難學的課程。本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和形象思維性,學習內容抽象,而授課的對象又是剛進入大學的一年級新生,他們絕大多數沒有任何相關工程知識和實踐經驗,學習本課程起來難度較大,導致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困難。和其他專業基礎課相比,畫法幾何與陰影透視是一門重要而又難以掌握的課程,它既不同于大學英語那種純理論性質的課程,又不同于一般的實踐實驗課,它是一門理論和實際結合得比較緊密的課程。目前,在課程考核與評價方面都存在一些急需改革的弊端。
1、傳統考核方法缺乏準確性。
例如本課程中的陰影透視部分,章節及知識點眾多,繪圖題的解法多變,各類圖的畫法累計達數種之多。如此豐富的知識內容,僅一次四五道題的考試,覆蓋面必然不夠,深度同樣受限。而此類繪圖題出題往往偏向綜合大題,一步做發錯,全題都會錯,如此也很難考出學生的水平。此外,試卷考試多采用閉卷, 內容難度很難把握。還容易出現學生壓題的現象,成績也易出現偶然性。平時學習成績好,不代表考試一定考得好,用試卷的形式很難反映出學生的知識面。
但如果單以平時的大作業圖紙定最終成績,偏差更大。因為作業圖中很多為抄圖,它只能反應出學生對繪圖基本技法的掌握,不能反映出學生讀圖、識圖、繪圖的能力。而此類大作業多為統一作業,做作業的過程中,學生間常常難免“觀摩”、“討論”,學生少有自己的獨立見解。此外,不同的學生完成作業所用時間不同,教師對每個學生輔導的深淺度也不同,因此,對每個學生成績的測定也不是在同一起跑線上。加上批改作業又多為依圖定成績,沒有關注作業的過程管理,因而圖面效果好的不一定思維空間想象力或讀、繪能力就強。
2、傳統考核方法缺乏真實性。
通常在考試前,任課教師會按教學大綱命題試卷,同時附帶標準答案及評分標準。由于種種原因,教師的評卷往往帶有主觀隨意性。因為題量少, 每題所占比分大, 就為步驟給分的隨意性創造了條件。當學生普遍考得不好時,老師改卷時往往“高抬貴手”;反之評分控制較緊。這種浮動式的評分即使成績呈合理的正態分布,但這是一種假象,而這種假象時常會掩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學期末,教師很難再對本門課進行一些針對性的改進。教師傳統考試多由任課教師命題,任課教師又多是根據個人對本門課的理解來出題,各教師自己出題往往總離不開個人熟悉的范圍與題型,往往不能全面的反應知識點。此外命題尚未建立起科學的、系統的、規范化的正規管理,也沒有一套對命題和考后評定的量化分析系統,使考試真正能起到促進教學的作用。
傳統考核以試卷考試為考核形式,這種考核方式簡潔直觀,很方便教師管理,利于統測。但往往要求統一講授內容,統一考試命題。由于畫法幾何與陰影透視是多個專業共有的基礎課,教學內容改革應以專業教學的基本要求為依據,符合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結合專業特點進行講授。專業不同,其教授內容的側重點亦不同。建筑學專業,應以軸測圖、投形、陰影透視為主;土木工程專業應以建筑圖為主,側重平面剖面繪制;暖通及給排水專業,應以幾何體體為主。這樣的統一考核是不利于教學內容的改革,往往導致不能很好結合專業需要,而有些與本專業關聯不大的內容卻一樣要求講授,這些非本專業需要的內容占用了大量課時,不利于對學生的能力培養。
1、課程考核專業化
課后作業是考核這門課的重要環節,通過課后練習,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做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從而提高了自己的繪圖能力。根據研究發現,作業題目的選定是非常關鍵的問題。不同的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也不同,成績優秀的學生希望通過更多的更難的練習來提高自己,成績相對較差的同學對作業又感到非常頭疼。因此,布置課后作業應考慮不同成績的學生。除此以外還經常給學有余力的學生布置拓展題目,不僅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潛能,同時提高學生的自學的能力。
教師對于學生作業的批改也應該有所區別。對于本門課程的陰影透視部分,由于這部分的繪圖作業,非常注重過程學習,所以教師對學生的作業應該是全部批改,并做好登分記錄。通過全批全改,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能得到比較全面的了解,針對學生不同的的問題分別解答,可以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在本門課程的建筑制圖部分,我們改變了管理方法,這部分的教學不是難點,每個學生每次作業必交,教師逐份閱看并做好記錄,在簡單批閱后將作業返給學生,同時給學生一份標準答案,并展出優秀作業,要求全部學生參照標準答案自批自改,找出問題,教師隨堂統一講解。這種方法使得教師的工作量大幅降低,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去備課,同時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大大提高,同學之間互幫互學、共同提高,加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這種自主學習使得學生視野更開闊,思想更活躍,更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2、課程考核綜合化
考核方式改革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也是檢驗教學質量的主要手段。本門課程傳統的考核方法主要是試卷考試,常年的教學中發現此種考核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并不能全面的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同時也弱化了課程的實踐環節。為了有效監控學習過程,考核評價需要分階段進行。階段性考核更注重過程考核,每一階段教學,注重學生理論掌握、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核。
為體現本課程特色和培養目標, 學生的最終成績可由平時成績和階段測試綜合獲得。其中平時成績占總成績 60%,包含課堂作業、課外作業以及上課的考勤;階段測試占總成績 40%,采用上機考試、課程設計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教學過程發現,這種考核方式受到學生歡迎,擺脫了以前的應試教育,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幅提高。平時作業可適當放寬時間,但作業必須學生親自完成。
隨著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一成不變地循著以往的考核評價是不可取的,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將多種考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應用到教學中去,培養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應用型人才作為最終目標。
[1]謝培青.畫法結合與陰影透視(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2]許松照.畫法幾何與陰影透視(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3]陳錦昌. 論本科工程圖學課程基本要求的修訂 [J]北京:工程圖學學報,2004(03).
1.92
A
1007-6344(2016)07-0265-01
項目編號:湖北文理學院2016年課程考核與評價改革項目,編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