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云(廣東省南粵交通投資建設有限公司 廣東 廣州 510101)
路橋過渡段施工要點及控制措施
蘭 云
(廣東省南粵交通投資建設有限公司 廣東 廣州 510101)
道橋過渡段施工是道橋工程施工中的難度比較大、質量控制比較困難的部分。一旦過渡段處理不當,就會導致諸多安全事故的發生,比如行駛的車輛出現跳車的現象等。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討了路橋過渡段施工控制措施。
路橋;過渡段;施工
公路與橋梁路基過渡段施工,是橋臺施工到橋面施工的過程,從技術上看是混泥土結構(剛性)到瀝青混泥土、水泥混泥土(柔性)的過渡過程,施工技術相對復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施工后出現沉降、結構變形等問題,確保橋梁工程的安全。路橋工程的過渡段不僅是連接公路和橋梁的重要位置,還會對整個公路工程的質量造成非常巨大的影響。
1.1 土工格柵
土工格柵一般是作為橋臺臺背路堤的填鋪材料,這項技術是橋梁建設行業不斷發展的產物,使用軟土與土工格柵混合材料,可以增強橋臺的承受能力。當橋面行駛過荷載較重的車輛時,土工格柵技術可以有效的避免路基填土出現側向位移現象。這項新型的技術可以將路面承受的較大荷載均勻的分配到軟土中,避免了地基出現的不均勻沉降問題。
1.2 橋頭搭板
橋梁工程在軟土地基施工時,需要提高地基的抗剪強度,所以橋頭搭板技術在現代橋梁工程中應用比較多,這項技術是將搭板擱置在橋臺與填土之間,當填土發生沉降問題后,搭板會隨之轉動。在車輛行駛的過程中,橋頭搭板還可以起到緩沖的作用,在臺背位置出現填土不均勻的問題時,可以避免臺背出現凹凸不平的問題。
1.3 灰土回填
灰土回填技術使用的材料是配有一定比例的熟石灰與素土,二者的體積比一般為3:7或者2:8,將這一混合料填入基坑中,可以增加地基的強度,防止路基出現變形問題。灰土回填也具有一定彈性,可以有效緩解荷載過重的貨車在橋面反復施壓。
1.4 砂礫回填
砂礫回填也屬于回填技術,與灰土相比,砂礫的粒徑更大,在回填的過程中,是將碎石或者砂礫作為主要的填充劑,采用的是填筑的方式進行回填。由于砂礫的粒徑大小差異很大,所以在使用前應先對其進行篩選。
2.1 地基處理
一般情況下,填充路基材料的選擇會直接影響到路基的沉降,在進行臺后地段路基處理的時候,由于存在著地層的差異性,所選擇的處理方法和具體措施也是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對于沉降地段的松軟土層進行加固,使其硬化,才能夠有效的解決伸縮縫隙的出現,從根本上解決了橋頭跳車的問題。比較常見的松軟土層處理方法有更換土質、超載荷的御壓、排除水分,加固硬化等措施。如果軟土層比較厚的時候,應該減少回填材料的數量,其主要目的就是加強土層的強度,預防沉降現象的發生。
在路橋過渡段路基勘察階段,需要加強對勘察質量的把控,避免軟土路基隱藏在過渡段路基下,給后期路橋過渡段的運營埋下沉降隱患。現階段我國不良地基處理中應用較廣泛的方法有置換法、預壓法、壓實與夯實法。對于雜填土路基必須使用置換法,將不符合條件的路基土予以好土置換,方可符合后期施工要求。否則極易造成不均勻沉降。對于飽和松軟砂土地基,雖然此類土在靜載荷的作用下具有較大的強度,但是當收到振動載荷時也極易發生沉降或變形,嚴重者失去承載力。因此必須予以振動壓實處理。
2.2 排水施工
排水處理在道路橋梁過渡段路基路面的建設過程中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一旦在排水方面出現了問題,排水管道起不到盡快將積水排出的作用,給水就會慢慢地滲入地下,進入地基基底,造成地基的腐爛、不穩定,還會引起道路橋梁過渡段路基路面邊坡塌陷、下滑,導致道路橋梁過渡段路基路面過早的被破壞,還會給人民群眾的日常出行帶來危險。因此,我們必須要規避這種現象,做好道路橋梁過渡段路基路面的排水處理工作,提高道路橋梁過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質量。路橋過渡段內要做好縱向和橫向排水,以防止施工中雨水的流入,對已有的積水應挖溝或用水泵進行排水。在過渡段填筑前,應在原地基土拱上設置泄水孔。還要對基底做必要的處理,在土拱上挖一條成雙向坡的地溝,然后在臺背鋪隔水材料,在地溝內四周鋪設有小的硬塑料管,塑料泄水管的出口應伸出路基外,然后在硬塑料管四周填筑透水性好、粒徑較大的砂石材料,再分層填筑過渡段透水材料,直至基床表層底面。
2.3 臺背填筑
臺背建筑施工需要從地基開始就通過采取適當的填料來進行加固。一般采用的路基填料有碎石土、砂性土和砂礫等強度較大的填料。對于道橋的面層,若兩者高度與強度相同則產生不均勻沉降的概率較小。因此路橋過渡段的橋面和路面應采用相同的面層和厚度。對于橋梁地基與路基而言應盡量通過不同的填料及比例調整承載力,在設計承載范圍內盡量保持一致。同時要求兩部分從基層到面層的壓實度保持一致。可采用相鄰部位同體施工。另外應保證路面結構與橋梁面層結構部施工同步,避免在標高上由于施工材料硬化反應等產生誤差。總而言之,應在可能范圍內保持路橋過渡段兩端的施工情況,水平度、壓實度、承載情況一致,避免兩端在受到連續的相同作用力時發生不均勻變形等反應。
2.4 搭板設置
為了能夠有效的解決橋頭跳車的問題,目前比較常見的方法就是橋頭搭板法,其主要目的就是消除沉降差,能夠有效的避免行車中不舒適的現象。在進行連接橋臺和搭板的過程中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其一,錨栓的主要作用就是避免搭板和臺背之間的水平拉桿和錨栓出現縱向滑動的現象,從而能夠有效的避免橋頭出現凹陷。目前,我國為了避免凹陷現象的發生,比較常見的方法就是選用22號鋼筋對其進行加固,鋼筋的長度必須要保持在75到80厘米之間。在選擇支座的時候,必須要注意選取的規格以及控制距離,往往會在接近臺端下方的位置來安裝支座。其二,為了能夠避免搭板移動而導致道路結構的破壞,我國目前比較常見的方法就是將牛腿上緣和接近臺端上緣的位置制作成倒角結構。其三,填充材料的選擇,必須要先找到連接處的縫隙,然后將所選的填充材料放入起重,進而能夠有效的避免雨水的滲透和侵蝕。在進行搭板和頂層施工的時候必須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和標準來進行施工,保障混凝土表明坡度以及平整度。其四,在施工的過程中,必須要做好相應的檢測工作,控制好施工的各個環節,從根本上保障工程的質量和施工人員的安全。
2.5 路基維護
隨著路基的建設,會對原有的土層平衡狀態帶來一定的破壞,所以路基本身就必須要承受一部分額外的載荷,進而路基的維護工作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對于路基坡面來講,由于其本身會受到外界自然環境的影響,從而會導致其表明剝落,影響到使用的安全性,必須要加以維護。目前,我國比較常見的維護方法就是石砌壇工防護方法,其能夠根據不同損壞的情況來進行混凝土預制塊形成墻形護坡。對于易風化、易剝落的路段,往往選擇纖維混凝土以及高強度塑料網格噴漿等方法進行保護。但是,由于混凝土以及石砌壇工防護方法的造價比較高,并且持久性比較差,目前被廣泛應用的防護方法是草型護坡方法。
綜上所述,在路橋過渡段施工中,為了提高過渡段的施工質量,避免過渡段出現不均勻沉降,導致過往車輛出現跳車現象,需要嚴格控制過渡段的施工過程,可以設置搭板、加強過渡段路基的壓實施工,選擇合適的填料等,提高過渡段的施工質量。
[1]曹博仁.道路橋梁過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術特點[J].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15(7).
[2]李活.道路橋梁過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術探究[J].低碳世界,2014(11).
[3]任鳳霞.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中存在的問題探討[J].中國水運2011.
G322
B
1007-6344(2016)06-0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