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串蓮(永濟市建筑設計室 山西 永濟 044500)
淺談綠色建筑設計
羅串蓮
(永濟市建筑設計室 山西 永濟 044500)
文章淺述了進行綠色建筑設計的必要性。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從建筑設計開始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更是勢在必行。文章主要從建筑設計方面來闡述綠色建筑設計。
綠色;節能;設計
我國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尤其是近年來城市化建設的發展,因而帶來的是建筑資源消耗的總量在逐年增長。足以說明建筑活動是人類對自然資源、環境影響的最大活動之一。因此,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在建筑領域推進綠色建筑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建筑設計是建筑全壽命周期的一個重要環節,從建筑設計開始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更是勢在必行。文章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綠色建筑設計。
綠色建筑的設計主要由五個指標體系組成,分別是: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每個指標體系由控制項與評分項(即措施實施項)組成。
要達到綠色建筑的設計,它的控制項首先要滿足《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要求。控制項 1):項目選址應符合所在地城鄉規劃,且應符合各類保護區、文物古跡的保護要求。我們在做具體的項目設計時,不論是居住建筑還是公共建筑,都不能破壞各類保護區、文物古跡。控制項2):場地應無洪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威脅,無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危險源的威脅,無電磁輻射、含氡土壤等危害。這一條,我們在設計時要查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確實做到無災害、無危險化學品威脅。依據《場址檢測報告>,確實做到含氡濃度不超標。控制項3):場地內不應有排放超標的污染源,這條在設計時,我們要查看《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確實做到無排放超標的污染物。控制項4):建筑規劃布局應滿足日照標準,且不得降低周邊建筑的日照標準。我們在設計時,要具體做到。例如:對于教學樓設計,普通教室冬至日滿窗日照不小于2h,又如:幼兒園生活用房,其日照間距要求冬至日底層滿窗日照不小于3h。控制項滿足要求后,實施項有幾個主要方面:1),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設計時,對于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面積要達到一定的平方米方可。對于公共建筑,容積率要達到一定的數值。2)、場地內布置合理的綠化用地。居住區新區的綠地率要求達到30%,舊區要達到25%。對于公共建筑,綠地率也有一定的數值要求。綠色建筑設計不僅要求綠化要有一定的面積,還要求科學植配,即所種植物要適應當地的氣候和土壤,還要求喬木,灌木、綠草相結合的復層綠化,喬木的生態綠化效應遠高于同面積的草坪(1),以喬木為主,能提高空間的利用率,增加綠量,使有限的綠地率發揮更大的生態和景觀效應。給人們提供舒適的室外公共活動空間,還可以協調人們的社會關系。3)、建筑設計避免光污染,在綠色建筑設計時,若設計玻璃幕墻,要限制幕墻的可見光反射比不大于0.2,,這主要是為了人們視覺感到舒服。4)采取措施降低熱島強度。如在戶外的活動場地、人行步道,小庭院、廣場和停車場的布置中,設計一定數量的喬木,可以為人們提供一定的遮陽面積。又如:室外的道路、建筑物屋面,盡量設計使其太陽輻射反射系數不小于0.4,這樣可以保持良好的局部氣候。4)、在室外場地設計時,要合理安排設計項目的場地出入口,盡量使出入口的設置與城市公共交通站點有便捷的聯系,這樣可供人們綠色出行,即緩解了城市交通壓力,又節約了能源,還減少環境污染。5)為了給人們提供便捷、舒適的服務,場地中還要設計一定數量的自行車停車位,以方便綠色出行。考慮目前社會的飛速發展,還要設計一定數量的停車庫。為了節約土地,可以設計地下停車庫、機械車庫等。地面上的停車庫可以考慮錯時的停車方式,以便向社會開發,提高使用效率。6)、在綠色建筑設計中,要考慮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務。如在居住區建筑的設計中,托兒所、幼兒園設計,還有一些小型服務設施的設計,一方面方便小區居民,另一方面,還可向周邊居民及社會開放,實現資源共享,節約土地及投資。對于公共建筑,如在辦公樓中設計的大會議室、健身設施及室外活動場地,都可以在非辦公時向社會開放。又如在;在學校的建筑設計中,設計籃球場、體育場、圖書館在節假日可向社會開放,即提高利用率,又是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體現。7)、合理利用場地空間、合理設置雨水的基礎設施,是綠色建筑設計必須考慮的,在場地設計中,可設計雨水管網把屋面雨水、道路雨水引入場地的綠化植物中,并有相應的控制截流措施。另外,在場地的一些道路鋪設中,可采用植草磚來鋪,即滿足道路的硬化要求,又能使雨水滲透到下面土壤中。8)、在公共建筑設計中,還可以考慮屋頂綠化、墻面綠化,即增加綠化面積,又能改變屋面的保溫隔熱效果,有效截流雨水。
在綠色建筑設計中,其控制項要求是:1)、不得采用國家和地方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如普通粘土磚是必須禁用的。主要是節約土地和能源。2)、混凝土結構中,梁柱的縱向普通鋼筋應采用不低于400MPa級的熱帶肋鋼筋。這就大大降低了鋼筋的用量。節約了原材料。3)建筑造型應簡約,沒有大量的裝飾性材料,要對裝飾構件造價控制,這是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體現,節約了資源。控制項滿足要求后,措施項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擇優選擇建筑體型,體型規整的建筑不僅對抗震有利,與不規整的建筑相比,還能大大節約建筑用料。
2)、對地基基礎、結構體系、結構構件進行優化設計。在綠色建筑設計時,對于一個設計項目,要認真考慮,采用最合理的結構布置體系,以便節約材料。3)、土建工程與裝修工程要一體化設計。不論是居住還是公共建筑,在設計時,要全盤考慮,對裝修過程中要求的孔洞、要提前設計預留,以免在二次設計過程中再打鑿洞。即減少了設計的反復,還可保證結構安全,又減少材料浪費,且降低了裝修成本。4)、采用工業化生產的預制構件。如:在綠色建筑設計時,預制梁、柱、墻板等,采用工廠化方式預制,可以減少材料浪費,減少施工過程中對壞境的影響,而且為將來建筑拆除后構件的拆除和再利用創造條件。5)、選用本地的建筑材料。在綠色建筑設計時,努力做到。這樣可以減少運輸過程中資源和能源消耗,降低環境污染。6)、現澆混凝土采用預拌混凝土。在綠色建筑設計時,積極采用預拌混凝土,砂漿,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混凝土產品的穩定性,而且還可保證工程質量,更重要的是減少現場的噪聲和粉塵污染,減少了材料損耗,節約了能源。7)合理采用高強的建筑材料。在綠色建筑設計時,鋼筋采用400MPa級及以上鋼筋,混凝土標號采用強度等級不小于C50的混凝土,這樣對梁柱等的混凝土斷面就減少了,減少了材料用量,節約了能源。8)、采用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環材料。在綠色建筑設計時,選用可再利用和可再循環材料,能夠減少生產加工新材料帶來的資源、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如鋼結構中的型材,在建筑拆除后還可再加工利用。9)、利用廢棄物為原料生產的建筑材料。利用建筑廢棄物和工業廢料和生活廢料加工的建筑材料,無疑說是大大地節約了資源、能源,降低了建筑物的成本。如:HB復合板(2)它的原料是廣泛的食品包裝、水泥包裝等工業下角料和日常生活中的廢棄包裝物,它可用于建筑設計中房間的地板,還可用于建筑施工的模板。又如混凝土環保多孔磚,它是一種新型墻體材料,它是將建筑垃圾(如拆除舊房形成的碎磚、碎混凝土、碎石等)制成再生集料,然后和凝膠材料、外加劑、水等通過攪拌、加壓振動成型,適用于各種建筑。
在綠色建筑設計中,其控制項要求是:1)、建筑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中強制性條文的規定。即無論是居住建筑還是公共建筑,其各個朝向的窗墻比、體型系數都應符合各自的節能規范要求。暖通、電氣專業的控制項在此就不闡述了。其措施項主要有:1)、對建筑的體型、朝向、樓間距、窗墻比進行優化設計。設計時,建筑物的朝向接近南北向,冬季可獲得較好日照,夏季又不至于房間吸收更多熱量,利于節能。樓房間距設計合理,不僅可以獲得良好日照,而且又可達到良好的通風效果。穿墻比滿足規范要求,有利于節能。1)、外窗、玻璃幕墻的可開啟部分能使建筑獲得良好通風。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時,不論是公共建筑還是居住建筑,窗戶及玻璃幕墻上都要有一定的開啟通風面積,以保證房間能自然通風、空氣流暢,對人們的身心健康、 學習環境工作環境都有一定的好處,因而達到了節能效果。
四是節水與水資源利用,這主要是由給排水專業來完成的。五是室內環境質量,它主要是由電氣專業與暖通專業來完成。這里就不闡述了。只有這五個方面的控制項、措施項積極設計實施,才能做到綠色建筑的設計。
結束語:綠色建筑的設計是由規劃、建筑、結構、給排水、暖通空調、電氣與智能化、室內設計、景觀設計等專業來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的,科學性較強。我們必須不斷創新、深入研究,設計出更好、更多的綠色建筑。
[1]淺議綠色節能建筑設計建筑工程與技術設計》2014,11上,李曉恒
[2]《綠色建筑》中國計劃出版社;主編;饒戎
U45
B
1007-6344(2016)06-00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