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卓良(身份證:441422198512055179)
淺析鄉村旅游規劃建筑設計
鄧卓良
(身份證:441422198512055179)
在種類繁多的旅游中,鄉村旅游成為了當今最具有特色的一種旅游,它依托于鄉村獨有的田野、農舍、民俗。傳統的鄉村生活是吸引大量游客的重要因素,這種傳統的鄉村生活是以鄉村的衣食起居為主的,寧靜舒適、遠離喧鬧是它的主要特色。但是當今一些鄉村在向城鎮轉化,原有的鄉村特色開始消失,這使得鄉村旅游的優勢漸漸在衰退。因此如何進行良好的鄉村旅游規劃建筑設計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這一問題如何展開進行詳細的探討。
鄉村旅游;規劃;建筑設計
鄉村旅游之所以能夠在旅游業中占有較強的優勢,在于其擁有原汁原味的鄉村生活,因此鄉村旅游發展的關鍵就是保持鄉村生活的原生態,避免因經濟的發展而在鄉村中出現城市化的因素。對鄉村生活原生態進行保持需要充分利用鄉村的特有資源,在衣食住行方面保持鄉村生活的特色。
人們如今對于鄉村旅游非常的向往原因在于鄉村的特色尤其是地方特色非常吸引游客。因此利用好當地的旅游資源是做好鄉村旅游和保持鄉村旅游特色的關鍵。
鄉村旅游資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當地特有的農作物。首先說特有的農作物種植就是一種自然景觀[1],因為不少的游客來自大城市,甚至說有些都是生在大城市長在大城市,對他們來說一片片的農作物就是一種很美的自然景觀。而且有很多農作物是一些地方特有的,這更為吸引游客。
以廣東為例,菠蘿和荔枝是當地有名的農作物,尤其荔枝是廣東的特有水果。成片的荔枝種植對于大部分游客來說都是極極具有吸引力的。大片的荔枝樹成為了一道美麗的風景,游客可以在此拍照,以便在微信朋友圈上曬出自己的旅游經歷。另外蘇軾當年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名句,這一名句被廣泛的游客所知,因此荔枝種植也可以作為一種人文旅游資源,使游客暢游其中。
之所以將農作物的種植當作一種景觀,是因為這樣的資源利用能夠帶動這些農作物的商業銷售。這其實是鄉村旅游中經濟收入的重要部分。不少的游客把購買特產作為旅游的必要部分。而鄉村旅游銷售的農作物具有原生態的優勢,這是大城市超市所不具備的。近年來由于養生風氣的泛起,使得不少人在選擇食物的時候更多注重食物的原生態,青睞無公害的食物。
因此鄉村旅游規劃中應該注重在農作物的種植中營建無公害綠色農作物的種植,這樣的農作物有利于帶動整個鄉村旅游的發展。
另外在鄉村旅游中還應該注重對于一些自然山水的景物的利用。例如在南方的大部分地區河流較為常見,因此可以利用一些河流尤其是田間的河流,進行竹筏、木筏漂流觀賞的項目。這樣的項目能夠讓游客真正體會到農村特有的生活,讓影視、小說中的農村生活細節真正的走入到游客的旅游生活中。
隨著民宿的興起,大量的游客可以找回淳樸且自然的“世外桃源”。但不少地區過度的民宿規劃改造往往只是形成了一個個僅僅在外觀上與現代都市有所差異的鄉村式大賣場。那個我們以為找到的“桃花源”,也只是沒有靈魂和文化內涵的漂亮空殼。
因此鄉村民俗的改造應該注重對鄉村文化氣息的保持。[2]鄉村旅游中的民俗改造包涵了居民房屋和沿街外墻的改造,要想保持對古村落整體的保護,應該注重鄉村文化特色的整體出現,切記在鄉村古村落的維護中出現泛城市化因素不協調現象的出現。
客家文化的建筑就是一個很好的典范。客家傳統民居的特點是以土樓、圍龍屋和殿堂式圍屋傳統民居為代表,類型不一,風格有異。但是堅固性和安全性以及封閉性還有合族聚居性是它們突出的共同特點。在廣東地區客家民族以圓形的樓為主,圍龍屋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在街道外墻方面體現的更多是民居之間的連接,較之北方的獨立外墻有所不同。
因此在對客家鄉村民俗進行規劃時應該注重對特色的維護,尤其是街道外墻無論是從建筑材料上還是在樣式上對要加強原生特色的維護,避免使用現代建筑材料鋼筋水泥等進行神似的模仿。
潮府文化中的鄉村建筑更具有地方的特色,其民居的建筑形式主要呈現“下山虎”、“四點金”等類型,小型屋居基本上用灰土閘壘砌,或用灰沙土版筑夯成;大型建筑主要依靠灰沙土夯墻,并且貝灰比例較高,有意思的是還添加稻草筋、糯米飯等材料。即使這種建筑的棟梁結構與其他地區的民居大同小異,然而其功能與風格卻有潮府文化的固有的特點。
在改造民宿中對于此類的建筑應該注重其裝飾使用,對金漆木雕、石雕、灰塑和嵌瓷彩畫,等裝飾要進行充分的利用。因為這些都體現了潮府文化的審美意趣,同時也反映出了技術進步和文化演進的情態。
其實潮府文化是中原文化和當地土著文化的結合,其中不少是對儒家文化的積累,而這一點更能反映到鄉村建筑上,尤其是沿街的外墻,儒家文化中的儒雅、莊重表現的淋漓盡致。因此在對潮府文化鄉村民宿改造中應該特別注意沿街外墻文化氣息的體現,使得沿街外墻和特有的民居能夠得到完美的配合,讓游客無論是居住還是漫步在街上都能夠感受到鄉村文化的氣息。
對鄉村民宿建筑改造中注重對原有特色的維護目的在于展現給游客一個真實的原生態的生活環境,使游客能夠真正體會鄉村生活。
應該說游客之所以熱衷于鄉村旅游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鄉村的生活吸引著游客[3],生活主要涵蓋了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因此做好鄉村旅游必要在衣食住行方面,尤其是食、住、行三方面注重維護農村的特色。
飲食這一方面,要重點突出農村的特色。我們知道鄉村的飲食和城市的飲食有著很大的區別。鄉村飲食的主要特點就是種類多、量大。因此無論是在餐具使用和桌椅使用上都要緊緊和鄉村飲食特點相結合。在餐具使用上要采用鄉村的盆、碗,在桌椅上要更多使用農村特有的餐桌和吃飯時用的小凳子,這樣首先能夠營造出一種鄉村飲食的氛圍。另外在用餐種類上要注重地方農村的特色,保持原有飲食的特色做法。
旅客的居住是旅游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在居住上保護鄉村的特色顯得非常重要。現在不少的地區鄉村出現了不少的農家旅館,但是這些旅館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搬照城市旅館的模式。因此全方位的對農家旅館進行模式的轉換。首先農家旅館在屋內家具上避免使用一些現代的家居,例如席夢思床、沙發、電腦桌等。應該更多采用一些農村的家具使用,讓游客能夠感受到鄉村平常生活的氣息。
游客到鄉村旅游乘坐交通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有其在南方村落與村落之間距離較長。在交通工具使用上要注重鄉村特色的維護。其中南方地區最有特色的就是船,這對于北方來的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在交通工具的使用上要擺正意識,旅游觀光不一定只局限于景點,沿途更是觀光的不錯選擇。因此切不要考慮船等鄉村特有交通工具的緩慢而影響旅客觀光。應該說恰恰是這種緩慢,使得旅客真正領略旅游的樂趣。
其實衣食住行方面注重對鄉村特色的維護其目的在于能夠讓游客真正體會到鄉村的寧靜、遠離城市的喧鬧。鄉村生活的本質就是平淡,是一種返璞歸真美的體現。因此我們應該讓游客能夠體會鄉村原汁原味的生活,使他們的旅游變得有趣。
鄉村旅游的長期發展離不開對鄉村生活原生態的保持。首先就是對當地原有資源的充分利用,尤其是當地的特產,既可以作為景物觀賞,又可以進行商業貿易。其次注重對古村落的維護,特色的地方民居是鄉村旅游的一大看點,因此要特別注重村落民俗建筑的維護。最后在鄉村旅游中的衣食住行的方面要注意保持鄉村的特色,讓游客能夠真正感受到鄉村生活的氣息。另外,做好鄉村旅游工作需要的是一種思維的轉換,要避免因經濟的發展而盲目邁向城鎮化,使得鄉村生活能夠保持其原來的應有的特色。
[1]王崑,王超,張金麗.鄉村旅游景觀規劃設計初探[J].北方園藝,2010,08: 107 -109.
[2]張磊.鄉村旅游規劃設計[J].大眾文藝,2010,08:149-150.
[3]孫馨,陳士惠,路雪梅,徐鵬飛,李海芯,何淼.鄉村景觀旅游規劃設計[J].安徽農業科學,2013,10:4458+4515.
U45
B
1007-6344(2016)06-0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