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騁(萬隆建設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 200011)
施工階段工程造價動態控制研究
王 騁
(萬隆建設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 200011)
施工是實現建設項目的過程,工程造價管理對施工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甚至直接決定著項目管理的成敗。目前,我國建設項目在施工階段工程造價失控的現象依然嚴重,本文從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開始分析,指出施工階段在工程造價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的策略。
施工階段;工程造價;動態控制
對工程造價的動態控制就是要求在工程施工過程中,能及時的估計在工程中將要發生的一些變動因素,從而減少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不必要的浪費,更好地提高施工企業的管理水平。
(一)人工因素
人工因素對成本有著重大的影響,過高的人工成本,會對企業的經濟效益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班組人員的專業技術不過關,管理人員缺乏責任感,經常會導致工作效率降低,致使誤工、返工事件時有發生,
(二)材料因素
材料設備費用在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中占有重要的比例,材料與機械的采購成本、庫存成本以及其間管理費用制約著工程總造價,材料費用上漲,采購劣質材料,致使材料消耗增加。
(三)施工原因
1.施工現場混亂,各管理人員責任不明確。
2.勞動效率低,不適當的人員調動。
3.工人素質普遍較低,以致影響到施工質量。
4.施工進度不合理,進度安排不得當。
5.施工企業信息化管理落后,延誤最佳時機。
(四)設計原因
1.設計錯誤或缺陷。
2.設計標準變更。
3.圖紙提供不及時。
4.結構發生變更。
5.細部結構不詳細。
(一)項目管理人員缺乏成本控制的觀念
在大多數項目部都存在一種現象是搞技術的只負責技術和質量,搞工程管理的就只負責施工生產和工程進度,搞材料的只負責材料的采購和進場點驗工作。理論上來說是職責清楚,分工明確,但項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共同努力完成的,如果搞技術的為了保證工程質量,選用可行卻不經濟的方案施工,這必然會引起成本的增加,又如果說搞材料的只從產品質量角度出發,采購質量好但價格高的材料,即使在使用過程中沒有造成浪費,成本也是無法降下來的。
(二)施工階段對材料缺乏有效管理
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企業對施工過程缺少有效管理,導致材料的浪費和窩工現象,這大大增加了工程項目的成本。現有的材料管理已經無法適應在建設工期無限壓縮的施工,如何建立一個更為全面而有效的現場管理制度,將決定一個項目的根本利益。現場材料主要問題就是材料的浪費的情況嚴重。拿最簡單的加氣砌塊舉例,一片100m3的砌筑面積,按照正常損耗率3%計算,那就是需要103m3的加砌塊,但是在實際過程中的損耗要遠遠大于3%這個數值,這就造成了浪費。
(三)工程變更管理問題
由于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會發生工程變更,主要表現在工程變更不及時、工程變更價款調整不及時這些方面,主要是因為業主前期工作不充分,另外就是施工單位人員造價意識比較薄弱,甚至個別管理人員不懂造價管理,所耗費用經常超過成本底線,對工程造價資料也沒有進行有效管理,給竣工結算工作帶來不便。
(四)權責不明確
在施工過程中,存在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低、權責不明確等問題,造成了成本過高的不良局面。在一些項目中,很難將相應的責任、權力及利益分配相匹配的管理體制三者結合起來。對施工企業加以約束和激勵,有些項目經理簡單地成本管理的責任歸于成本管理主管,而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化管理。例如某工程經理部,由于技術員對變更后的施工圖和規范沒有理解清楚,從而造成質量問題進行返工,直接造成損失5萬多元,這就是由于經理項目部職責分工不明確造成的。
(一)對施工人員進行成本管理
對于人工費的管理,做到總工日不超支,最大限度地壓縮預算外用工。另外,每個工作崗位的工作都與成本管理相關聯,負有成本責任。這就要求企業管理層、項目管理層和勞務作業層的人員必須具有經濟觀念、效益觀念、成本觀念,讓全體員工參與到成本的管理工作當中,樹立全員經濟意識。
(二)提高材料的控制管理
對于機械設備、鋼筋、水泥、砂石等庫存材料,要實時進行檢測,并及時補充,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形以及消耗定額,嚴格制定實采購和使用計劃,建立材料采購制度,加強管理力度,減少材料設備損耗成本,對材料采購人員的職業道德加強教育,對供貨商的產品進行采購前檢驗。另外,對一些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進行推廣使用,對各種材料進行詳細的性能分析,力求用價格低的材料代替價格高的材料。施工過程中加強現場管理,對剩余材料進行回收,降低材料消耗水平,合理堆置現場材料,避免和減少二次搬運。在采購前要進行市場調查,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貨比三家,選用最經濟的運輸方法,以降低運輸成本。
(三)細化施工管理,控制預算支出
施工現場管理關系到施工質量和工程造價的控制,有效結合施工技術組織和經濟措施,加強成本控制。從施工組織、施工技術、成本經濟、合同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現場管理和控制。督促施工方按圖施工,嚴格控制變更洽商、材料代用、現場簽證、額外用工及各種預算外費用。
(四)做好現場變更及簽證工作
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會碰到設計變更的情況,因此勢必會影響都工程造價,業主對這方面要做好把控,盡可能減少設計變更的產生。設計變更要盡量提前,認真進行圖紙會審,避免開始施工后再發現問題,變更工作要充分考慮變更后產生的經濟效益,對設計變更做詳細的記錄,詳細說明原設計情況、設計變更原因等,嚴格按審批程序辦理簽證。根據合同原則,嚴格審查各種簽證的及時性、合理性和真實性,杜絕事后追認的現象。
(五)加強施工過程中的合同跟蹤與管理
依據合同對工程目標進行有效控制,加強施工過程中的合同管理。首先要確定合同的合法性,其次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合同施工,對材料要嚴格進行檢查,以防止有些施工單位偷工減料或是以次充好,從而返工使工程造價增加。如在工程造價中有糾紛,先根據合同條款來解決,隨時核查合同的執行情況,一旦發現有違反合同的現象應立刻予以制止,保證了合同實施過程中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使工程合同的實施工作程序化、規范化,使管理人員有章可循。
總而言之,在建筑施工中,加強施工企業在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對企業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造價控制做得好,可以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因此,對該階段的工程造價因素要加強管理,遇到浪費現象要隨時予以糾正,最終達到實現預期工程造價的目標,從而實現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獲得最大投資效益的目的。
[1]錢秀麗.在油田建設施工階段對造價管理方式的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4.
[2]徐家利.全過程造價管理在商品住宅開發過程的應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
[3]葛娟.淺談工程建設中加分對成本的管理[J].魅力中國,2011.
[4]蔣旭妍等.芻議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中的幾個重點問題[J].企業文化(中旬刊).2012.
TU43
B
1007-6344(2016)06-01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