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萬銀(510123197310290034)
淺談工業與民用建筑中建筑結構檢測技術
曹萬銀
(510123197310290034)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與追求也越來越多,工業與民用建筑作為人們從事生產與進行生活的主要場所,它的安全性成為人們越來越關心的問題,建筑結構檢測作為建筑工程投入使用時,針對其自身結構及其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與變化,對質量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進行檢測,這項技術不僅能夠確保工程質量,而且具有很強的社會效益,本文對工業與民用建筑中建筑結構檢測技術的基本理論進行陳述,初步了解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接著對工業與民用建筑中的建筑結構技術內容加以分析,掌握當前建筑結構檢測技術的發展;最后對建筑結構檢測技術的發展進行總結,對這項技術未來的發展前景進行展望,以期為工業與民用建筑的安全作出更大的貢獻。
工業與民用建筑;建筑結構檢測;技術;安全
1、定義
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是在對現場不造成任何破壞、位置不發生變動的情況下,對建筑結構或構建在承載能力、材料性質、結構劣勢、形態變化以及損害狀況方面進行檢測,以評估建筑的質量安全是否達到使用標準。
2、檢測方法
建筑結構檢測技術的方法是依據委托方提出的需求,收集檢測過程相關資料,結合場地實際情況,采用恰當的檢測手段達到規范合理要求,對建筑結構實體進行檢測與運算,通過一系列的分析過程,對建筑結構的質量安全性作出合理判斷的方式,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方法具有全面化與復雜性特點,需要相關檢測人員熟悉掌握,利于開展檢測工作。
3、檢測程序
建筑結構檢測技術的落實需要依據一定的程序進行,一般依據以下順序:首先檢測人員接到檢測任務,對檢測場地進行勘察,雙方協定檢測范圍,通過進一步的分析計算與檢測工作,確定建筑質量安全情況,最終以報告形式遞交檢測成果。
1、混凝土結構檢測
由于混凝土結構在建筑工程中的廣泛運用,因此它的結構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建筑工程的質量,因此不但要注重加強對混凝土結構技術的發展,還要對混凝土結構做好后期檢測工作,在工業與民用建筑混凝土結構的檢測可以分為很多方面,具體包括對混凝土強度、混凝土質量、混凝土變形及裂縫、構成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以及與內部鋼筋配置等諸多混凝土功能的檢測。過去對建筑結構混凝土強度的檢測一般采 用的是回彈法和鉆芯法,回彈法是利用儀器確定混凝土表面強度進而推算整體強度的方法,這種方法操作簡便,并且不會對混凝土產生破損,然而由于影響這種檢測結果的因素較多,必須遵守相關技術規程,才能產生準確的混凝土強度檢測值,不易掌控;而鉆芯法則是利用專業器械,對混凝土結構進行鉆取標準芯取樣過程,再對混凝土樣品硬度進行實驗,以確定混凝土強度,檢測結構內部是否具有缺陷的方法,這種方法很直接,能夠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不過會對建筑結構造成一定的損傷,對于一些質量要求嚴格的工程不易采用這種方法。因此,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衍生出了超聲波檢測法,它的工作原理是超聲波檢測儀利用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對混凝土內部參數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傳播,從而檢測混凝土的強度。由于混凝土的合成材料特點,有利于對超聲脈沖進行吸收,并且大幅度削減散射情況,因此,在保證混凝土內部材料質量與檢測距離是不變的前提下,通過超聲波檢測技術能夠準確判斷混凝土內部是否具有缺陷,這種方法既保證了混凝土強度檢測的準確性,同時也避免了對建筑混凝土結構的破損,是混凝土結構檢測主要運用的方法。
2、砌體結構的檢測
由于建筑結構中的主要承力載體一直都是砌體結構,由于其自身具備一定的優勢,因此我國大部分建筑都還在延續使用,其中在工業與民用建筑結構中應用也比較廣泛,盡管如此,砌體結構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由于自重限制與強度的弱勢,使得內部粘結力易被外力破壞,對于建筑承重安全造成一定威脅,因此對建筑結構中的砌體結構的檢測是十分必要的。砌體結構的檢測由多項內容構成,包括對砌體筑塊材、砂漿強度、整體的損壞與變形等相關質量方面的檢測,其中,需要加強重視對砂漿強度的檢測,因為砂漿強度直接決定著工程結構質量指數,只有確保砂漿強度達到建筑要求標準,才能實現砌體結構在建筑中發揮的作用。根據現階段我國砌體結構技術的發展,對砌體砂漿強度的檢測一般采用推出法和筒壓法兩種方法,推出法是利用儀器將單磚從墻體推出,測出推力大小與磚面的砂漿粘度指數,進而推算砌體砂漿的強度;筒壓法是對砂漿進行分解、烘干與篩選,對符合檢測標準大小的顆粒進行取樣,放在承筒中并施以壓力,觀察并檢測出砂漿顆粒的破損程度,進一步推算出砂漿強度。筒壓強度檢測方法相對推出法取樣地點具有隨意性,對樣品屬性沒有特殊要求且不受人為因素影響,對砂漿強度的檢測更加準確。
3、鋼結構檢測
在現代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中,對于鋼結構的應用相對混凝土結構與砌體結構來說不是很多,不過由于鋼結構材料的韌性與塑性良好,并且材質均勻,因此鋼結構在工業與民用建筑結構中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針對鋼結構的質量、性能與應用中的變形情況進行全面檢測工作,以更好的發揮鋼結構優勢。現階段我國對于鋼結構的檢測技術還不是很完善,需要借鑒其他國家先進檢測技術,同時關注其他領域相關的檢測方法,吸收先進經驗,為建筑工程中的鋼結構檢查替狗參考與依據,發展鋼結構檢測技術。
1、檢測內容全面化
過去的結構檢測技術主要是針對材料的強度、變形等建筑結構性能方面進行檢測,如今的發展,更是添加了材料的物理與化學特性方面的相關內容,擴大了結構的檢測內容,使其更加全面化、具體化,這樣更加有利于工程的的安全與穩定。不僅如此,工業與民用建筑的結構檢測不僅考慮到建筑結構性能的分析,還將建筑的持久度與與舒適度納入檢測范疇,這有利于人們深入了解建筑的使用性能,方便對建筑的改進提出合理化需求,并且進一步促進了建筑工程的質量。
2、檢測方法創新化
目前工業與民用建筑的發展要求結構檢測技術簡單、科學、精確,并且減少對建筑物的損傷范圍,因此隨著技術人員對結構檢測技術的不斷開發與改進,技術逐步趨于完善,盡管如此,結構檢測技術仍然需要面對許多新的難題,因此只有不斷不斷努力加快檢測技術的創新,使檢測方法更加先進化,更加具體化,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檢測結果更加具有科學性與時效性,更好的確保工程質量的的提升與完善。
3、檢測設備智能化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建筑結構檢測設備隨著技術的更新,不斷的向前發展,質量更加精良且功能更加豐富,具有一定的針對性,這些設備通過對結構的檢測與數據的采集工作,對結構進行具體分析,使建筑工程檢測工作操作起來更加便利,如今,在設備智能化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具體包括動測設備、紅外熱攝像儀與電位差式鋼筋腐蝕檢測儀,對工業與民用建筑的結構檢測提供了方便,使檢測結果更加科學。由此可見,建筑結構檢測設備的智能化發展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促進設備智能化是當今建筑發展的需要。
由此可以看出,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是十分必要的程序,特別是對工業與民用建筑而言,更為重要,因此只有不斷努力發展結構的檢測技術,才能確保建筑物的施工質量,進而保證企業的生產安全與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希望從事建筑結構檢測工作的相關人員不斷的對技術加以改良與創新,促使檢測技術發展邁上新的臺階,從而促進工業與民用建筑的質量安全。
[1]朱勇.淺談建筑結構家檢測的技術運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 (20)
[2]何超釩.淺析幾種常見建筑結構的檢測技術與方法[J].民營科技,2009(6)
[3]王京先.淺析建筑工程結構檢測技術的運用與發展趨勢[J].建材與裝飾旬刊,2011(9)
G322
B
1007-6344(2016)06-02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