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
【編者按】有些商場會將看上去很不搭配的兩種貨品放在同一個陳列區,比如尿布和啤酒,但銷量卻出奇的好。這些其實都是商家經過深度研究和論證后得出的商品陳列學。不過,千萬不要小看商品陳列,科學的陳列能大大增加銷量,加快商品周轉率,反之則會導致客單價低下,貨品周轉率低,甚至導致貨品滯銷。
陳列的暗示
陳列手法最根本的一條是——陳列必須能激發起顧客的購買欲望。
首先,所有的商品陳列最基本的一條是豐富感,或者叫展示溢出感,比如有一些堆頭型的陳列必須將貨品滿滿地呈現出來,讓顧客一眼望去就覺得這家店鋪的商品繁多,貨量大、貨物新鮮。假如貨架上空空如也,或一些堆滿、一些空置,顧客則會認為這家店鋪周轉率差,貨品陳舊,不愿意購買。
其次,顧客最敏感的當數價格,雖然超市內可貼滿打折廣告牌,但這種令人視覺疲勞的做法有時還不如直接在商品陳列上體現。研究零售業多年的上海商學院教授周勇指出,以迪亞天天等折扣店為例,折扣店顧名思義就是價格便宜,其就直接體現在箱包式貨品陳列上,尤其是有些啤酒、飲料等,并不拆箱,僅是在樣品箱上切一個小口,讓顧客看到實物,其余貨品全部整箱陳列。這種簡單且節省人力的箱包式陳列就暗示了這類貨品是低價商品。
另外,“松竹梅”目系陳列法,也是抓住消費者價格敏感心態的暗示消費陳列法。即“松竹梅”代表三檔價位,大多數人會選擇中檔的“竹”類商品。于是很多零售業者在商品陳列時會將三檔價位的同類商品并排陳列,且中檔貨品的貨物會擺放最多,這其實是抓住顧客“松竹梅”中檔消費心態,以銷售更多中檔商品。
還有一種令人意想不到的陳列暗示——時間段陳列法。小李是一家服飾店業主,其店內模特身上的衣服一天之內會更換3—4次。“基于人們的參考性,模特身上的衣服是賣得最快的,我們研究發現,早上是學生路過最多,下午則是家庭主婦,晚上散步老人很多,這三類人對服飾的需求不同,于是我們會在白天時段展示更多青春款和時尚女裝,而到了傍晚開始,則換上價廉物美的中老年休閑裝,不少消費者會根據模特身上的服飾陳列暗示來購買,這讓我們店內的銷售額提升了30%多。”小李說。
關聯陳列法
在零售業內有一項著名的商品陳列法則——“啤酒+尿布”,這聽起來匪夷所思,但當這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撞到一起時,居然引發了高銷量的化學反應。
“啤酒+尿布”是一個經典案例,購買嬰兒尿布的大部分并不是媽媽,而是爸爸,爸爸們在購買完尿布后通常還會買啤酒,假如啤酒貨架距離嬰童用品太遠,那么有些爸爸就懶得購買啤酒了。而當啤酒直接陳列在尿布貨架邊上時,啤酒銷量就會大增。
陳列輔助手段
除了消費暗示和關聯陳列,商品的陳列還有很多輔助手段,而這也能提升商品銷量。色彩是非常主要的輔助陳列手段,來超市購物的大部分是女性客戶,她們對色彩敏感度非常高,有時候女性消費者會純粹為了一個喜歡的顏色而購買商品。
舉個例子,蔬菜有個特性就是顏色諸多,如果將一個大貨架變成一個木制格子,每個格子內放著一種不同的蔬菜,包括青椒、紅椒、黃椒、黃瓜、番茄等。將紅、黃、綠等各類艷麗的蔬菜用時尚的方式呈現出來,激發顧客很大的購買欲望。
與色彩相應的還有燈光輔助陳列法。有業者指出,屈臣氏對于不同貨品的區域燈光是不同的,有些需要光亮度的商品,其會集中打光,讓商品看起來十分具有誘惑力,雖然顧客買回家后所看到的效果可能并不一樣,但在商店內,其燈光陳列效果已經達到了。
還有些貨品則需要“裸露”陳列,比如一些果蔬類商品,以往都是包裝封起來,但如今顧客更多需要的是新鮮感,所以聯華等商家越來越多采取“拋售式”開放型“裸露”陳列,去除各種包裝后的果蔬直接被放在籮筐或麻袋中陳列,讓顧客仿佛置身于農家樂場所,這也表示這些果蔬非常新鮮,值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