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豪 劉亞林
(武漢市公路勘察設計院 湖北武漢 430056)
初探山區公路路線設計與質量控制措施
陳 豪 劉亞林
(武漢市公路勘察設計院 湖北武漢 430056)
作為公路建設前期的工作重點,公路路線設計的合理性與科學性,能夠帶動地方經濟的增長,促進土地利用率的提高,能夠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的山區公路路線設計與質量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山區公路路線設計與質量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合理設計山區公路路線與控制其質量的建議與策略,期望能夠有效保障山區公路上的行車安全。
山區公路;路線設計;質量控制
前言:盡管我國經濟水平得到不斷提升,隨之我國的公路建設的發展也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山區公路的建設與山區經濟的發展關系緊密,但是由于山區道路的特殊條件,這對行車速度與行車安全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山區公路路線的設計需要得到積極的保證與合理的安排,還要加強對公路質量的控制。所以,本文主要針對這一問題進行研究,期望有助于我國山區公路的建設與發展。
當前,我國公路路線設計仍然借助傳統思維與方式,與現代公路發展要求不符。我國的經濟水平的日益增強,路面的行車安全就需要合理重視。尤其是山區特殊地段的行車安全,合理的公路路線設計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山區公路對行車安全非常重視。由于山區道路崎嶇、險陡,因此加強對山區公路的路線設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山區公路缺乏嚴格的控制標準,處理路面高程落差過程中不夠徹底,就會出現路面提出不夠,以及周圍環境被破壞等問題。所以,合理設計山區公路路線能夠積極預防山區交通事故的出現,使各種危險因素得以降低,促進山區行車安全性與穩定性的提高。其次,合理設計山區公路路線能夠為人們提供較好的行車環境[1]。對于山區公路的駕駛人員來說,一些惡劣環境是無法避免的,這些都會影響行車過程中的安全。因此,設計良好的山區公路路線是非常必要的,還要加強對危險地段,如彎道、坡度等特殊環境的處理,做好質量監控,能夠為駕駛員提供安全的行車環境。最后,合理設計山區公路路線,最終還能使交通運輸運行成本得到減少。由于在合理公路路線的保證下,能夠使質量水平得以提升,可以使車輛安全得到積極保證,也能使路線運行中的問題減少,以此能夠有效避免返工的出現,使交通運行成本得以減少,從而有效防止交通事故發生的出現。
(一)山區路線平面設計
首先,在設計山區公路路線的平面設計過程中,應該針對道路路線設計規范,其中對緩和曲線的設計具有一定的標準。因此,在設計過程中應該以此作為依據。而要想使車輛行駛的要求得到積極滿足,需要將設計的主要參數為道路設計規范的下限值,但是在實際情況下,設計人員忽視了超高問題。此外,還要針對山區地形,對超高加寬的過渡段的長度進行準確計算。其次,控制曲線間的最小長度。在設計山區公路路線過程中,重要的是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實施不同的設計方案。其中,比較科學的方式就是設計緩和曲線曲率的半徑,使之比超高半徑要低,能夠滿足6v設計。這種方式適宜高速路段的設計。最后,控制長直線末端的最小半徑。設計山區公路路線過程中,切勿將長直線末端與小半徑曲線對接。在對小半徑臨界值確定過程中,應該積極分析車輛的行駛速度,才能有效保證路線設計的合理[2]。
(二)山區路線縱面設計
首先,應該設計最大坡度。國內公路的縱坡設計,積極考慮到行車時的超載情況,而且對縱坡值也進行了合理考慮。此外,還規定了特殊地段的坡度等。例如,山區公路借助舊有路基,能夠使縱坡坡度提高1%左右。但是,針對海拔為3000m以下的省級公路來說,最大縱坡度應該小于8%。目前省內多數山區公路存在車流量較大、運行速度低、坡陡彎急、行車安全與舒適性差的特點。作為比較常見的山區公路路線設計,坡度太大會造成行車安全問題,嚴重的造成熄火、追尾以及剎車片溫度上升等。所以,在設計長陡坡過程中,應該積極考慮到平均縱坡的長度,還要針對具體情況積極分析車輛的車型、天氣因素以及車流量情況等。在設計長陡坡過程中,我國暫時缺乏相應的標準。因此,應該加強對山區路線設計的綜合考慮進行設計。除此以外,設計山區嶺區路段過程中,應該使長坡路段得以減少,并且在不同中設計方案的對比下,將最適合的設計方案選擇出來。比如,可以借助拐彎、繞行等方式,避開長坡路段,還要借助隧道、盤山公路形式,使坡度降低。但是在設計過程中不能對長陡坡路段進行避免,需要做好道路兩旁的安全防護工作。例如,對道路提示牌的增加,車輛減速帶的設置以及做好道路安全管理工作等等。
(一)對道路路線的科學選擇
首先,對山區道路路線的選擇過程中,應積極分析當地的氣候水文、地形地質以及交通等方面要素,綜合多種因素的基礎上,將最合適的路線選擇出來。針對一些設置立交橋的位置,還要對交通量與交通流向進行分析,使方案內容積極確定下來,對立交橋妥善布置。防止出現由于山體開挖、拆遷建筑物以及綠化等問題,造成工程建設投資的增加等[3]。
(二)注重對水土的保持
設計山區公路路線的過程中,應該對路線兩側的地形地貌、氣候、水文等條件進行全面了解,加強對植被種類、覆蓋情況的掌握,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科學運用工程舉措,并且在生物措施的協調下,重視沿線水土的保持工作,以此防止水土流失問題的產生。
(三)注重運行車速
在設計山區公路路線的過程中,需要對行車速度進行考慮與分析。在對行車速度的計算與分析過后,對路線設計指標進行合理確定。要想積極促進行車安全性的提升,需要控制相鄰路段運行速度差值在±10km/h之間,如果相鄰路段運行速度差值大于20km/h,需要運用一定的方式來優化路線,以此對行車安全給予一定的保證。
(四)全面設計路基
作為一個整體結構,路基與路面具有緊密的聯系。路面的基礎就是路基,密實、均勻又穩定的路基,能夠提供優質的路面結構環境。所以,應該綜合設計路基路面。在設計山嶺重丘路基的過程中,需要針對當地自然條件,尤其是工程地質條件等,挑選合適的路基橫斷面形式,以及適當的邊坡坡度等。針對陡峻的地形區,與條件較差的地段來說,應該積極保護天然植被,使山體維持平衡。再有,針對狹窄河谷地段來說,不要對河床進行侵占,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將其他結構物與防護工程進行設置。作為沿河路基廢方,需要對其進行積極處理,以此防止出現河床堵塞,河流沖毀農田、房屋以及河流改道等問題。
結論:總之,要想合理保證山區公路的質量,使行車安全得到積極的保障。設計合理、科學的公路路線,以及有效控制公路質量是非常重要的。而對于這項工作來說,具有長期性特點,應該在不斷地探索過程中,總結一定的經驗教訓,努力促進設計人員的綜合水平與素質,才能對山區路線的設計進行合理的控制與監督,以此能夠使山區公路路線設計水平得到明顯提升,積極保障山區人們的行車安全,促進山區經濟的持續發展。
[1]任寶行.簡析公路路線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J].民營科技,2015,(12):52-53.
[2]龍坤蓉,李仕順.山區公路路線設計中存在的問題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01):106-107.
[3]王峰娟.環保視角下的公路路線設計問題探討[J].交通科技,2014,(02):99-100.
U45
B
1007-6344(2016)03-005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