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琳
(中鐵隧道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 廣州荔灣 510000)
對地鐵車站公共空間建筑設計的淺談
丁 琳
(中鐵隧道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 廣州荔灣 510000)
地鐵車站是一個擁擠的公共的場所,人來人往,是通勤者相對集中的地方,由于設計領域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對乘坐地鐵時的舒適度要求的提高,公共空間設計的要求變得越來越嚴格。如何設計出更能滿足公共區域空間要求、滿足人們心理特征的公共場所成為了設計師的追求目標。地鐵車站上有大面積的公共空間,出于空間利用最大化的要求,對公共空間的設計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地鐵車站;公共空間;建筑設計
引言:當下,人們對城市公共場所的環境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為了滿足老百姓的出行需要,各級地方政府也紛紛提出了建設宜居城市的口號。而地鐵作為當下比較常用的交通工具,提高地鐵車站的公共空間設計的空間利用率,則是老百姓對于公共環境設施最直觀的要求。并且,提高公共空間設計的合理性,在建設生態型園林城市和可持續發展城市方面正凸顯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1 安全性原則
在進行地鐵車站公共空間設計的時候,將安全性原則視為最為關鍵的原則,所有設備在性能指標中安全性應放在首位,可靠性必須予以高度重視。要求系統使用可靠的同時,還應符合公共空間設計有關的安全標準,并在正常使用的條件下有效工作。
1.2 系統性原則
在進行公共空間設計的時候,設計中的各項構成要素以及影響要素必須加以考慮和分析,設計應該與市民心理特點以及當地的社會文化要素相融合,還需要和地鐵車站整個設計氛圍相互掛鉤,這樣才能才能符合整體設計。整體系統應該通過公共區的總體規劃進行,正確處理好公共空間與周圍建筑物的關系,讓公共空間能夠有效地發揮這種系統性能,達到公共空間的連續性,讓市民能夠與系統性形成統一的整體。
1.3 均好性原則
均好性原則也就是將公共空間均勻地進行分配,使其能夠延展到每個市民的空間中,使得路過的市民都能夠享受到公共空間環境所帶來的各種舒適感。此外,均好性原則還可以按照公共空間地形特點,進行合理的規劃,使每片環境均能夠延展到市民心中。
2.1 以人為本
對于任何設計來說,最重要的是以實用為核心,舍棄那些華而不實的功能,主要考慮實用性、易用性和人性化。如果缺少了以人為本理念,則設計就失去了自身的意義所在。公共空間設計的人性化更是極為重要的,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路是指在空間設計中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使空間設計的中心始終圍繞市民的需求而展開,是根據人體工程學、環境心理學、審美心理學等學科,科學地了解市民的心理特點、行為心理和視覺感受等方面的特點,從而設計出充滿人性的空間設計。
以人為本是地鐵站設計最核心的部分,而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無障礙電梯的存在。在中國南京,每個地鐵站專門配備了很多無障礙設施,列入無障礙直上和直下電梯,這樣能夠方便殘疾人乘坐地鐵,而且在高峰期也能緩解自動扶梯的運載壓力。
2.2 創新化
創新作為所有課題的必要構成部分,也是設計師苦苦研究的課題。對于公共空間設計而言更是如此,在進行設計的時候必須緊緊抓住逆向思維,對于如何設計出更符合人類需求的公共空間,如何傳達出公共空間設計所帶來的功能與藝術理念,仍是需要設計者不斷運用創新方式去解決的。在遵循整個公共空間設計特定要求的同時,在設計手法上必須從常規和禁忌中突破出來,力求大膽創新和個性化,克服常規設計思維的刻板性、單一性和從眾性,通過設計的創新獲得豐富的藝術設計效果。通過當下的公共空間設計不難看出,大量創新手法的運用,體現了公共空間設計的時代發展。
對于創新這方面,在美國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就全美而言,華盛頓地鐵系統僅次于紐約,它擁有86個地鐵站,部分地鐵站建筑設計出自美國設計師哈利維斯之手。這些地鐵站頗具野獸派建筑風格,大都采用露石混凝土結構,并不斷重復相同元素,感覺十分大氣。
2.3 藝術化
當下,藝術是一個常談的話題,任何設計的產生或多或少都會摻雜藝術元素,而少了藝術元素則意味著落后和陳舊。對于公共空間設計而言,其藝術性的打造更為重要。一個優秀的設計不只是應該滿足功能方面的需求,藝術元素的注入能夠讓整個貌似已經失去利用價值的小空間,瞬間變得豁然開朗,甚至是意境融融。現代的一些空間設計的產生證明了藝術形式的運用不但能夠給公共空間設計帶來美感,而且還能夠讓市民優先選用地鐵作為出行交通工具。
蒙特利爾地鐵站系統位居加拿大首位,共擁有68個站點,它的設計靈感來自巴黎地鐵站,充滿獨特裝飾和藝術展品,頗具人文特色。與其他城市的統一風格不同,蒙特利爾地鐵站設計征集了眾多設計師的靈感創意精華,站點之間各具特色,風格不一。但總體來說,蒙特利爾地鐵站十分重視公共藝術宣傳、展示,配有眾多雕刻、彩色玻璃工藝品,以及不少精美壁畫,藝術氣息十分濃厚。
2.4 理念化
設計需要理念,而只有理念的支撐方可將設計表達出來,公共空間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要充分尊重理念化,在表達一個方面的設計時要將理念作為基礎,在理念的基礎上進行設計,才能設計出充滿理念化的作品。
意大利沿海城市熱那亞擁有一套獨特的地鐵系統,除了風格奇異,其理念精神也是相當值得稱道。設計師采用穿孔弧形鋼梁和玻璃擋板來保證空氣流通,這就體現了熱那亞地鐵站設計師綠色低碳的設計理念。
2.5 個性化
個性化對于整個車站里的公共空間來說,有三大基本要素:1.視覺要素,視覺效果是一種非語言性的藝術,其主要的要求就是需要將設計過程中將所有的公共要素有效地、巧妙地、協調地組織起來,它的主要目的性在于對空間設計進行生動形象的統一和整合。這樣能夠保證工作場所能夠達到一定的視覺秩序,空間視覺環境能產生自己的審美舒適度視覺效果,反映出場所內部的的特色內涵和審美價值觀的取向。2.精神要素,基于現代都市的繁忙以及人們的工作壓力造成了快節奏生活,人們渴望有一個精神寄托的空間,而公共空間無疑是他們的精神寄托一方面,在公共空間引入各種人文景觀以及綠色植物,不僅能夠緩解工作的視覺疲勞,而且還能夠保證人們工作的精神狀態。3.藝術要素,藝術是在設計中滋生的,而設計又為藝術而服務,因此設計將藝術要素表達得更加逼真、更加具有魅力,從而彰顯了設計領域的無限潛力。造型柱、格擋、雅座區、休閑區等設計多姿多彩的藝術化處理,使通勤者置身于這種藝術要素中,更能夠激發出他們的無限遐想。
溫哥華自1985年以來,便有一套高架輕軌網絡服務于大眾,干線上的47個站點為市中心和市郊居民提供便利的出行服務。其中的高架輕軌站點設計與其他地鐵系統截然不同,它采用了木料,金屬和玻璃,塑造了站點的圓潤外形,中部留有過街天橋,地步還保留了高速公路通道,幾個交通系統互不干擾,而通透的外部框架設計讓乘客能在站內一覽美麗的都市景象。
通過地鐵車站公共空間設計的發展趨勢不難看出時代在發展,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進步,這種發展進步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公共空間是人們除了工作學習之外的第二個娛樂場所,在設計的時候必須根據設計的相關原則嚴格進行設計,使得空間設計能夠在保證安全、有效的同時,使人們能夠最大限度地感受到愜意感。車站公共空間設計的發展所趨是時代的見證,也是人類精神文明程度提高的象征。設計對人的關懷往往體現在近人的細致尺度上,可謂于細微之處見匠心。相信設計師在不斷的努力和探索中,能使今后地鐵車站的公共發展空間更加寬闊,各種設計元素更加的創新化和藝術化。
[1]楊錫榮.現代景觀設計的方法論初探[D].南寧:廣西大學.2004.2.
[2]袁逸倩,李蕾.新型混合社區——適應老年人心理需求的居住模式[J]. 城市建筑. 2011(01)
TU7
B
1007-6344(2016)03-009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