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娜
(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同勵建筑設計院 200000)
融合城市環境的現代商業建筑設計
湯 娜
(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同勵建筑設計院 200000)
在城市環境優化的助力下,人們對商業消費也有了新的詮釋,作為商業消費的核心——商業建筑設計成為城市規劃的焦點。如何將富有朝氣的商業圈與優雅的城市環境完美的融合到一起,是現代商業建筑設計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現代商業建筑對城市歷史文化的延續作用,總結了建筑設計風格和城市生態的集成關系,提出了融合城市環境的現代商業建筑設計方法,力求將商業建筑打造成為現代城市環境的點睛之筆。
城市環境;現代商業;建筑設計
廣義上講商業建筑主要是為第三產業提供服務的,涉及的服務門類比較多,外延性比較強。當然商業建筑的落地還要回歸狹義的商業理念,商業建筑主要是為商品售賣提供交易場所,包括:商場、購物中心和商業中心等,這些場所都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是人流最密集的地方,公共服務意識也比較高。優秀的建筑設計不僅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有限資源的利用率,還能起到提升購買力的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對融合城市環境的現代商業建筑設計的研究。
城市文明的建設離不開城市歷史文化,當提及某個城市的時候,最先蹦出的是這個城市的古跡。城市發展的一個個縮影像一張張老照片在建筑群中展示出來,也許有殘缺,也許已模糊,但影子依舊,風采猶存。個性化的建筑風格與歷史文化的協同發展,雕琢出來的現代化都市更加特色鮮明,富有靈動性。遙想歐洲的市民廣場,近視中國的商城街區,都透著古樸又不失張揚。回望古跡,城市建筑群里哪一個不是集政治、宗教和商業活動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作為貼近民生的商業建筑更肩負著增進交流和文化傳承的重任,商業建筑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早在20世紀中期,歐美國家就萌生復興舊城區的想法,率先考慮的就是城市商業步行街,合理改造舊建筑,擴展商業公共空間,增加商業區的購物、休閑和社交客流量。僅僅圍繞以人為本的原則,將商業建筑和城市環境融為一體,既滿足了商業需求,又保護了地方歷史文化。將綜合購物中心植入到城市生存環境中來,推動新城市建設的階段性發展。商業建筑與城市文化的延續需要建筑設計師更多的付出,利用好現代化的筆,繪制出更美的圖。
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使傳統商業建筑環境變得復雜。 交通工具的更迭,使人們對商業圈的需求范圍擴大了,對商業建筑的要求也有了新的期許。當然,歷史的印記是寶貴的,保護文化遺產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一些具有傳統特色的街區依然散發著欣欣向榮的朝氣。因此,商業建筑與城市環境的融合不能糾結在歷史文化上,要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招牌,又要重視新認識的融入,優化原有建筑風格,搭建個性化與綜合化相結合的娛樂性商業活動圈。做好商業“裁剪”,又要不懼怕“打補丁”,挖掘城市特色的商業潛能,將城市動、靜態關系協調好。
城市意象是在經歷社會、經濟和技術變革過程中形成的,具有豐富的現代氣息、商業氣息和文明氣息。因此,現代建筑設計要將城市意象考慮其中,保留城市意象中的積極因素,拓展城市空間的識別性,優化設計形狀、聯系色彩分布,增加建筑設計的獨特魅力,豐富地區的城市意象。尤其在大型商業設計中要增加建筑設計的立體感和對特定商業需求的個性化把握。例如上海豫園商城就是采用群體構成,將區域內的老城隍廟和豫園等傳統環境,以及街道、廣場與騎樓等老上海商業街傳統意向和歷史文化元素組織到新商城的設計中。面對舊有城市環境的限制,對設計者來說既是挑戰,同時也是機遇,只要尋找出針對復雜矛盾的特殊或出色解決方法,反而會創造出優秀的作品來。
1、保持與城市環境靜態關系的連續性
城市生活的動靜交融,形成了與價值規律吻合度比較高的商業發展狀態。特色鮮明的城市商業核心區,商業建筑的風格會受附近街道和建筑體的影響,靜態的外部呈現,給商業建筑設計帶來了約束,因此,需要設計師慧眼捕捉建筑與城市的共同點,將現代設計藝術融入到商業設計實踐中,把握好城市環境脈絡走向,做好城市建筑的規劃師。
建筑設計中的具體措施:(1) 以整體視角審視城市環境布局,分析好原有城市建筑和街道分布特點,配合城市形態結構的基礎上展開新設計。(2)以建筑設計目標地為核心輻射周圍建筑環境,做好估測和細算,將改建商業建筑方式轉變到內部空間整合和商業布局上來,把握好商業契機,當然,對有必要重建的商業建筑要優化設計。(3)城市建筑要突出便民、優雅、環保和商業的特點,在把握城市和街道的連續性的同時,要在建筑細節上下功夫,增加建筑的商業元素,以提升商業建筑的經濟效益。傳承古典并不是要“拿來主義”,而是要“繼承和發揚”,別具一格又不失優雅才是商業建筑的王道。
2、提升商業建筑與城市環境動態關系的整體性
提到商業建筑,眼前總會浮現出人流涌動的畫面,人流驅動效益,已成為商業發展的共識。因此,建筑設計也更偏向于內部空間的擴展和商業項目的聚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給商業流動提供了便利,但卻縮小了商業內部覆蓋范圍,對商業建筑與城市環境的動態融合造成了障礙。提升商業建筑與城市環境動態關系的整體性要:
(1)提高商業建筑的開放性,引入步行街、露天廣場和室內中庭等公共空間,大大提高商業中心內外步行空間的連續性。經過改造后的北京西西工程,成功地運用公共步行系統將西單區域內的商場。(2)提供便利的停車設施,并與城市公共交通密切聯系,協調好汽車和步行者的關系,保持購物休閑活動與城市社會活動之間的便捷聯系。(3) 注重人流的引入和公共活動多樣性的設置。
打造融合城市環境的現代商業建筑體是順應商業發展需求,構建“多元化”商業圈的必然要求,是協調城市環境優化和城市商業中心矛盾的必然選擇。城市環境和商業建筑的有機統一,大大提升了城市商業建筑的經濟價值。社會需要新文明,新文明需要人文積淀,人文積淀需要經濟支撐,經濟繁榮需要優化商業建筑,讓商業建筑引領新時期的商業消費,為優化城市環境,豐富人們生活做出更大的貢獻。
[1]胡珂嘉.大型商業建筑的設計要點綜述[J].江西建筑,2011.
[2]姚慶軍.大型商業建筑中消防措施的優化和設計[J].建筑工程,2012.
TU7
B
1007-6344(2016)03-01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