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宇波
(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浙江杭州 311231)
以施工項目為載體的《計算機輔助施工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竹宇波
(浙江同濟科技職業學院,浙江杭州 311231)
分析當前施工單位在項目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研究計算機輔助施工管理在施工項目中應用;在教學過程中模擬實際的項目管理的工作環境,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計算機輔助施工管理軟件;帶領學生們實地考察企業,讓他們切身實地感受施工管理軟件在項目中的運用。
施工項目;課程教學改革;軟件;應用
進入新世紀以來,伴隨著經濟產業的快速發展,建筑市場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一方面,由于建筑施工企業數量的迅猛增加,競爭加劇造成利潤縮水;另一方面,甲方企業對施工質量以及工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施工單位如何在條件苛刻的情況下取得比較理想的收益并且較高質量的完成工程任務,這就要求施工方在項目管理中下功夫,在施工項目管理中做到精細化以及規范化。
在現代管理技術和計算機信息化如此發達的今天,計算機輔助施工管理給我們帶來了契機,計算機管理系統具備存儲量大、資源豐富、速度快、網絡通信便捷等優點,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管理施工項目,能更好地幫助施工單位解決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其實,計算機輔助管理在國外起步較早,美國 Symantee Corporation 公司1984年開發了TIME LINE軟件;Microsoft公司也開發了Microsoft Project系列軟件。相比較而言,國內在計算機輔助施工管理方面的研究開發以及應用相對較晚,但是隨著軟件開發水平的不斷提高,目前國內計算機輔助管理系統逐步應用在公路工程,水利工程以及多高層建筑等施工管理過程中。
隨著計算機輔助施工管理在施工項目中的逐步應用,大量技能型、技術應用型的人才,特別是高職院校中能熟練操作計算機輔助施工管理軟件的學生將被廣泛需求。近幾年來,高職院校招生人數不斷擴大,但是學生的學業水平參差不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比較薄弱,另外,多數高職院校還依然沿用著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教、學、做”不能有機結合,學生理論與實踐脫節、動手能力差,導致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水平較低,學生到施工現場之后顯得無所適從。特別是當今社會,在互聯網大背景的前提下,傳統的建筑發展模式必將進行改革,各類施工管理軟件的興起更要求學生們在操作環節具有較高的水準
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滿足社會對于高技能人才的培養要求,迫切需要各高職院校不斷的進行課程教學改革,以提高計算機輔助施工管理課程的教學效果,來滿足社會對于這方面人才的需求。
3.1 學習國外先進的教學改革方式
面對新科技革命的挑戰,以及培養高技能性的人才,世界各國對于教學改革的措施也在不斷發展。德國高校的各類實訓項目,都是由教師精心設計,意在為學生創造出一個良好的模擬工作環境,為今后畢業迅速接軌實際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香港,高科技技術便用于施工現場中,利用數碼相機技術對工地現場進行適時動態管理,這樣便方便教師在課堂上直接對實際項目進行教學分析;在澳大利亞,教師在課堂上提倡開放思維,運用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的思維模式不會受到約束。由以上幾個國家的情況可以看出,各國高職實踐教學模式各有不同,但是都體現了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理念,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重視實踐教育的過程。
3.2 創設真實的項目管理工作情境
乏味枯燥的理論學習提高不了學生的興趣,高效的學習效率離不開真實的工作情境。在《計算機輔助施工管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真實的場景,例如在進行技術標學習的階段,模擬實際的招標過程,發給學生們一份完整的實際工程的招標文件,首先仔細閱讀該招標文件的具體要求,然后明確技術標所包含的內容,通過計算機輔助施工管理標書編制軟件來制作完成一份完整的技術標。之后,將學生們所完成技術標文檔發給校企合作單位(招投標代理公司)進行評價,最后將得到的反饋意見告知學生。在這樣的場景過程中,學生們會將自己放在投標方的位置,認真仔細地完成標書的制作,同時由于反饋的信息來自于專業的招投標公司,因為會十分重視他們的意見并加以改進。
3.3 課程考核方式調整
課程考核作為教學過程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它是直接對教學信息反饋的一個重要途徑,考核的結果可以檢查教學效果、改進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以及促進教育目標的實現。以往的課程考核方式都是以個人為主,在國外的大學很提倡團隊合作以及答辯的概念,因此我們最后的課程考核將分組進行,成績由兩部分組成:作業成果成績+答辯成績,鼓勵學生們以公開答辯的方式來匯報自己的成果。其實對于《計算機輔助施工管理》這門以動手操作為主的課程來說,在平常的操作過程中操作較多,溝通較少,那么學生們是如何作為一個團隊來進行交流溝通,解決難題的,還只是大家各做各的,比較分散,這是在學生答辯過程中,老師可以提問的切入點;另外,團隊合作講究合理分工,提倡效率,此時團隊隊長的領導能力也將得到鍛煉。
3.4 實地考察企業,了解施工管理軟件的實際運用
在學校里學習知識往往會比較理論與抽象,很多學生往往在畢業之后,才后悔為什么我當時沒有好好學習某一些方面的知識,這是因為他們對于這些知識的實際用途不夠了解,往往難以加深印象。在《計算機輔助施工管理》課程中,先教會學生們相關軟件的使用,并加以布置較為簡單的工作任務,讓他們先上上手;其次,帶領學生們下企業參觀,讓他們切身實地地感受某一軟件在實際工程中的運用,因為已經有了一定的實際基礎,在參觀的過程中,可以向企業的技術人員及時提問探討有關問題;然后,由企業的技術人員為同學們布置任務,回學校后進行完成,期間有遇到的難點向老師提問,也可以詢問企業的技術人員;在最后的作品成果展示以及公開答辯的過程中,同時也邀請企業的技術人員參加,進行打分和評價。
現階段,國內的教學模式與國外的各種職業教育模式具有相同的內涵,都是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對于高職高專的學生來說,基本的專業理論水平固然重要,但是較高的動手能力水平更加實用。當前一些高職院校通過完成項目任務來傳授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改變了以往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以項目引導為主線,將所學的新知識設計為工作任務,學生在分析問題中學習知識,在老師的幫助下解決問題,對于《計算機輔助施工管理》課程同樣適用,而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實際施工管理軟件的操作,真正體會到實際工作過程,并且畢業后直接進入企業進行操作,做到零磨合的狀態,是我們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
[1] 曲志.《建筑結構設計軟件》課程改革的探討[J].新西部,2014(03).
[2] 李連峰.《常用工具軟件》課程改革[J].現代企業教育,2014(10).
[3]馬曉豐.淺談計算機輔助項目管理在施工管理中的作用[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3(06).
[4]蘇成林,李運勝,魏亞,羅毅,吳喚群,金宴.公路工程施工計算機輔助管理系統[J].公路交通科技,2001(08).
TU723
B
1007-6344(2016)03-015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