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
經典語句摘錄
□李琳
摘抄: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之一是開展班級活動。沒有活動,就沒有教育。要建設班集體,經常開展班級活動是一項重要的舉措。
感悟:班級活動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可是我們卻常常因為怕麻煩而不組織班級活動,甚至以完成任務的心態對來對待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這也是教師對“育人”理解得偏狹和淺薄的一種體現。
摘抄:魏書生老師說:“在每一個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個小幫手!”我們班主任所要做的,便是發揮孩子內心的小幫手的作用,讓他們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而隨著孩子的成長,發揮小幫手的作用的有效形式應是尊重孩子的主人翁地位,讓他們正視自己成長中的問題,并討論、研究如何解決他們。讓集體的討論和集體形成的決定影響、引導孩子的行動,讓孩子“像大人那樣做事”。
感悟:班級出現問題時,正是體現老師育人智慧的時候。怎么解決問題呢?第一,嘗試把問題交給孩子,相信孩子能夠判斷是非對錯;第二,做好引導,及時糾正偏差;第三,每次班會課都要經過精心的預設和準備,才能保證良好的效果。
摘抄:在工作中,有些題材完全可以成為富有生命力的基本題材,如文明禮儀、學習習慣、理想、勵志、安全、環保、禁毒、友誼、紀律、集體生日、后進生轉換、感恩、節約、考前動員等。
感悟:原來,一切讓老師“頭疼”的問題,都可以設計出相應的班會課,通過喚起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來嘗試解決,而不僅僅依靠老師喋喋不休的說教。
摘抄:理想的教育是將良好的社會教育、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機協調而形成的教育合力。
感悟:在教育學生的道路上,老師永遠不要單打獨斗地前行,時刻不要忘了自己的得力助手——家長和社區教育資源,這些力量不僅樂于幫助老師,運用得當更能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
摘抄:創造學不神秘,其基本方法就是“加一加”、“減一減”、“移一移”。
感悟:只有形式新穎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應力求變化,力求創新,只要肯動腦子,總會有新點子。
摘抄:對中小學生而言,是否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他們的校園生活是否快樂、幸福,人際關系關系著他們的健康成長。那種不善于人際交往的學生是很難享受到成長的快樂的,他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落下來人格缺陷和心理隱疾的病根。
感悟:教育要為孩子的一生著想,因此,老師要考慮孩子校園生活的質量,以及對孩子終生造成的影響,而不應只關注孩子對于知識點的掌握與否。
(作者單位:河南省林州市市直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