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蕓,馬鈞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上海 201804)
?
我國汽車共享發展趨勢探討
陸蕓,馬鈞
(同濟大學汽車學院,上海 201804)
摘 要:汽車共享已成為全球發展趨勢,但在中國發展有其獨特的優勢與劣勢。文章總結了汽車共享的五種主流模式及其特點,分析了汽車共享在中國發展遇到的阻力與助力,提出了汽車共享在中國的發展趨勢,單向電動車分時租賃將有繁榮的發展,會有更多專為共享而制造的汽車加入汽車共享車隊,汽車共享市場將高度集中。
關鍵詞:單向電動車分時租賃;共享汽車制造;私家車營利政策
10.16638/j.cnki.1671-7988.2016.02.059
CLC NO.: U471.2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16)02-165-03
隨著交通、環境、能源問題與出行需求矛盾的日益尖銳,汽車共享作為一種新興的綠色交通方式,已成為全球趨勢。汽車共享最先興起于歐美等成熟汽車市場,如今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亞洲也開始大力發展汽車共享。根據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日前發布的報告,亞洲已有近200萬人成為汽車共享服務的會員,而中國汽車共享發展速度將高于全球水平,未來5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83%[1]。然而汽車共享目前在中國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仍存在許多制約因素在限制它的發展。本文將總結現在主流的汽車共享模式,并探討未來汽車共享在中國的發展趨勢,及如使才能使汽車共享真正成為中國交通出行方式的變革。
1.1 汽車共享概念
最原始的汽車共享本來只是一個簡單的概念:即多人共用一輛汽車,比如朋友或鄰居共用一輛車通勤、購物、接送孩子或郊游等[2]。早期的最嚴格的汽車共享是美國的FlightCar模式,拼車、實行會員制,在一定范圍內使用共享車型,即環保又便利。現在,汽車共享本質上是對于租車市場的進一步垂直細分,是一種更靈活便捷的、短時的汽車租賃,是介于私家車和公共交通之間的一種交通創新方式。且隨著移動互聯網和移動支付的迅速發展,汽車共享已經從網絡端轉向客戶端,基于位置和需求隨時隨地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快速便捷的出行服務。
1.2 汽車共享主流模式概況與分析
筆者概括了目前中國主流的五種汽車共享模式:單向分時租賃模式,非單向分時租賃模式,P2P模式,專車模式和拼車模式。
單向分時租賃指車輛以小時或分計費租給用戶,用戶可前往最近的站點取車,使用完畢后可以在最近的站點還車甚至停放在路邊;非單向分時租賃與單向分時租賃的區別在于,消費者需要將車還回取車點;P2P模式指平臺將閑置的私家車租給有用車需求的客戶,私家車主可收取一定費用;專車模式指平臺收到用戶的乘車需求后發布消息給最近的若干名司機,司機通過搶單的方式接到用戶并將其送至指定地點;拼車模式指在車主在出行時順路帶用戶以分攤車費或多名用戶有相似的出行路線,經匹配后乘坐同一輛車并分攤車費。
部分公司會將這幾種模式組合運營,如Uber既提供專車服務,又提供人民優步的拼車服務;部分公司只專攻一種模式,如滴嗒,專做拼車服務。這五種主流模式的區別如表1所示。

表1 汽車共享模式區別
2.1 汽車共享發展阻力
雖然這兩年汽車共享在中國的熱度很高,但其實它的發展仍然面臨很大的阻力。從表1可以看出,首當其沖的是法律問題。一方面是無運營資格的私家車營利問題,雖然今年10月交通部公布的法規承認了專車合法性,但是它提高了司機和私家車的要求:私家車輛需取得營運資格,司機需考從業資格證,任何企業和個人不得為乘客和未取得合法資質的車輛、駕駛員提供信息對接開展運營服務。如何繼續合法地以低成本擴充共享汽車的車隊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是保險問題,由于我國法律在這方面的空白,一旦汽車共享時出現事故,很有可能面臨保險公司拒賠的風險。
其次是陌生人間的信任和信用體系的問題,目前國內的汽車共享運營公司并未對汽車共享會員做嚴格的篩選,再加上我國確實也缺乏健全的個人信用標準,因此很難保證汽車共享的絕對安全,完全消除消費者汽車共享的顧慮。
最后是低價競爭問題,汽車共享一旦停止補貼,其價格相較出租車并無很大優勢,然而單靠補貼堆出的汽車共享是不會長久的。
2.2 汽車共享發展助力
汽車共享在中國也擁有很大的助力。
(1)剛性需求旺盛。中國公安部交管局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中國私家車保有量1.05億輛,持有駕照人數約為3.28億人,也就是說有2億的駕照持有人有自駕需求卻沒有車開,再加上多個城市限牌限購政策的影響,這個數據未來還將大幅增加,汽車的供需差距將會持續加大。
(2)消費者觀念轉型。零點研究2015年針對有閑置汽車的受眾進行調查,結果顯示55.5%的受訪者愿意通過網絡平臺將閑車出租,80后的出租意愿高達66.7%,其次是90后和70后,并且學歷和收入越高,出租分享的意愿就越高。
(3)政府支持合法的汽車共享,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和小排量汽車。今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明確指出“發展分享經濟”,標志著分享經濟正式列入黨和國家的戰略規劃,汽車共享作為分享經濟的一種勢必會獲得支持。且今年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針對新能源汽車和小排量汽車發展的議題,明確鼓勵“創新分時租賃、汽車共享等運營模式”。
在明確了汽車共享的模式和在中國發展的阻力與助力后,筆者提出了未來有可能出現的汽車共享發展趨勢。
3.1 電動車單向分時租賃將蓬勃發展
首先,在政府的支持補貼和消費者的用車便捷性需求的推動下,電動車單向分時租賃模式將大行其道。其實現在以小型電動車為主的汽車共享、分時租賃在歐洲非常流行,主要項目包括采用Smart車型的Car2go模式、采用菲亞特500 的Enjoy模式、采用大眾UP的Twist模式。其中Car2go已在全球8個國家,30個城市成功運營了,并在2015年初進駐重慶,提供單向分時租賃服務。在中國政府對電動車的大力補貼和推動下,充電樁布局更加完善后,既無法律的后顧之憂又充分滿足消費者便捷性需求的電動車單向租賃模式必會蓬勃發展。
3.2 更多專為共享而制造的汽車投入車隊
其次,將會有更多專為汽車共享而制造的汽車投入共享服務。汽車共享不可能完全使用已制造的車輛作為車源,必定涉及一定數量的新車投入。而汽車共享對共享車源的數量要求較高,若以新車作為共享車源,企業將面臨巨額的投資。且若購置普通的車輛,仍需對車輛進行車門、計費系統的改造才能投入使用。因此,專為共享服務而制造的較低造價的汽車是有市場需求的,這樣不僅能夠定位更加準確,還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共享體驗。國內,已有公司做出這樣的嘗試。易到用車聯合奇瑞汽車、博泰集團,共同出資成立全新公司“易奇泰行”,計劃在未來2年內推出首款專為共享而生的“互聯網智能共享電動汽車”。初創公司飛馳鎂物也通過與開源汽車制造公司合作定制汽車的方法,實現專為共享理念而生的Soda汽車,成本在4萬元人民幣左右。每一輛共享車均為鏈接飛馳鎂物云端平臺的智能汽車,可實現“虛擬鑰匙”的功能,即用戶無需實體鑰匙,只需打開手機端APP,就可以進行選取車輛、開關控制、支付費用等指令操作。隨著汽車共享市場的不斷擴大,為共享而生的車也將不斷增多。
3.3 汽車共享市場將高度集中
第三,汽車共享市場集中度將會變大,不具規模的小企業易被淘汰。無論哪一種汽車共享模式,核心都是增量。只有有足夠的可用車源,才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共享需求,獲取更多客戶,并使他們保持忠誠度。類比汽車租賃行業,2010年美國、日本、德國的前五大汽車企業業務量占全國汽車租賃市場的份額分別達到了94%,72%,70%[3]。汽車共享本質上就是更便捷的汽車租賃,可想而知,汽車共享市場會面臨激烈的公司收購、合并,而無良好營利模式或無足夠資金支撐的企業將會倒下。
若能夠實現大規模的汽車共享服務,城市的交通、環境和能源壓力都能得到緩解,人們的出行也將變得更加便捷。但是汽車共享的繁榮仍需多方努力才能為其發展提供更好的土壤和養料。
對于政府來說,應當適度放開非營運車輛的網絡約租服務。因為,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已經動搖了禁止非營運車輛參與營運的正當基礎;全面禁止非營運車輛有償服務,與經濟、社會和技術發展以及民眾對“共享交通”的需求相背離,既不合理,也不可行。其次政府應進一步完善汽車共享可能涉及的保險法律法規及個人信用體系,使消費者使用汽車共享服務時無后顧之憂。此外,還應加快住宅地、辦公地、商業區的充電樁建設,推進電動車和樁的標準統一,促進行業規范監管,使電動車共享有更好的發展。
對于企業而言,應汲取國外汽車共享運營的成功經驗,結合中國的具體情況做出探索,制定符合中國不同城市、不同消費者的汽車共享運營策略。并與政府積極溝通,一方面解決法律問題,一方面根據政府的最新政策調整自己的產品策略,降低成本。同時,也可向政府推廣汽車共享,鼓勵他們采用汽車共享模式的平臺。
對于消費者而言,應增強環保意識,轉變觀念,進一步提高對汽車共享的認可。到2013年初,德國汽車共享會員已達到45萬,占世界1/5左右;在加拿大有25%的汽車共享會員賣了私家車,58%的放棄了買車的打算[4]。同時,消費者應多參與政府或企業主導的汽車共享推廣項目,嘗試新的交通方式,并給予反饋和建議,使汽車共享服務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汽車共享服務在歐美地區已經有較成熟的發展,在中國雖然起步較晚,但是蘊藏著巨大的市場。目前主流的5種汽車共享運營模式各自尤其優勢和局限性,在此基礎上會演變出更多的方式來滿足消費者的出行需求。本文認為未來單向電動車分時租賃模式會有更好的發展,且越來越多專為共享而制造的汽車將投入汽車共享服務,整個汽車共享市場將逐漸變向集中化。汽車共享最終可能會改變汽車社會成為移動出行交通方式的變革,而這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
參考文獻
[1] 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 中國汽車共享市場增長率將達80%[N].機電商報,2014-06-30A02.
[2] 張凡. 共享用車理念催動本土產業[N]. 中國交通報,2015-01-21006.
[3] 董偉棟,霍潞露.發達國家汽車租賃業對我國的啟示[J]. 汽車與配件,2013,07:44-47.
[4] 江遠強,周溪召. 國外汽車共享發展對我國的啟示[J]. 交通企業管理,2014,09:72-74.
[5] 周溪召,江遠強,曾劍明. 我國汽車共享運營模式的可持續發展研究[J]. 商業經濟研究,2015,05:48-49.
[6] 薛躍,楊同宇,溫素彬. 汽車共享消費的發展模式及社會經濟特性分析[J].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8,01:54-58.
[7] 殷旅江,王曉丹,熊自權. 關于汽車共享服務的研究綜述[J]. 科技創業月刊,2010,10:98-100.
Discussion on Car Sharing Development Trend in China
Lu Yun, Ma Jun
( School of Automotive Studies,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804 )
Abstract:Car sharing has become a global trend, while it has special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China. In this paper, five main car sharing mode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re concluded, resistances and assistances of car sharing development in China are analyzed, and car sharing development trend in China are discussed. In future, on-way electric vehicle rental by hour/minute would boom, more vehicles specially designed and produced for sharing would join the car sharing fleet, and car sharing market would be highly concentrated.
Keywords:One-way EV time-share rental; Car produced for sharing; Policy about private car for profit
作者簡介:陸蕓,就讀于同濟大學汽車學院。
中圖分類號:U4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7988(2016)02-1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