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凱+++陳長寬+++卞紅春++楊凌++陳應江

摘要:研究了不同養殖模式(散養和籠養)及光照度對蛋雞產蛋率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籠養雞產蛋率 71.45%,高于散養雞群的57.05%,兩者差異極顯著(P<0.01);不同光照度(雞舍東側10.2 lx、西側9.5 lx)下,雞棚西側產蛋率73.10%,高于雞棚東側的71.52%,兩者差異顯著(P<0.05)。
關鍵詞:養殖模式;光照度;產蛋率;蛋雞
中圖分類號: S831.4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6)02-0254-02
收稿日期:2015-01-29
基金項目:國家級星火計劃(編號:2013GA690334);江蘇省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資金[編號:CX(13)3044];江蘇省農業三新工程(編號:sxgc[2014]201)。
作者簡介:時凱(1982—),男,江蘇鹽城人,研究實習員,從事畜牧獸醫的研究。E-mail:sk88248312@163.com。
通信作者:陳應江,副研究員,從事畜牧研究。E-mail:cyj-1111@163.com。隨著養雞業的發展,產蛋量的高低一直是養殖戶關心的問題[1]。蛋雞產蛋率不僅受到抗生素濫用的影響,還受自身因素和外界環境的影響[2]。實踐證明,不同的飼養方式對家禽生產性能和肉品質有著很大的影響[3-4]。光照可影響成熟卵黃的數量及排出的時間,光照時間和光照度可直接影響蛋雞生產性能的發揮[5]。目前,大量研究集中在不同養殖模式及光照度對蛋品質的影響上,而對蛋雞產蛋率的影響研究較少。鑒于此,本試驗采用2種不同飼養模式(籠養全價料飼喂和林下散養、放牧加適量補飼)和不同光照度(9.5、10.2 lx),探討對蛋雞產蛋率的影響,為蛋雞在今后的生產管理上提供科學性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和設置
選取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生態養殖基地1 200羽母雞,2014年3月3日出雛,群體經地面網上育雛平養至90日齡。取其中600羽隨機分成2組,分別進行常規籠養和林下散養,每組300羽,散養雞除林間采食自然飼料和自然光照,每天傍晚補充1次全價料及保證16 h/d光照;另600羽隨機分成2組,每組300羽,放入雞舍東西兩側,雞舍內走道上方安裝20個40 W的燈泡。用光照度測定儀測出雞舍東、西兩側的光照度為10.2、9.5 lx。
1.2試驗地點和設施
沿海林間建設鋼架大棚籠養和散養雞舍。雞舍為2層全階梯式籠養蛋雞舍,籠養雞舍長45 m、寬8 m、高3.5 m,一面留門,兩邊手動升降薄膜,供雞舍通風,采用自動料線和滴水乳頭。散養雞舍長40 m、寬8 m、高2.5 m,一面留門,兩邊手動升降薄膜,沿東西兩側設置產蛋窩,水桶吊在雞舍西側,雞舍周圍用漁網圍起長150 m、寬40 m的運動場所。
1.3數據記錄和處理
開產周齡后,每周記錄雞的產蛋率,根據數據建立產蛋率折線圖,試驗結果用t檢驗顯著性。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飼養模式對產蛋率的影響
籠養雞與散養雞每周的產蛋率變化結果見表1。
根據不同飼養模式下產蛋率變化建立產蛋率變化折線圖(圖1)。可以看出籠養雞產蛋率在開產后9周后達到 71.45%,產蛋率維持在60%以上的周數為10(開產后6~15周),在開產16周后產蛋率低于60%,開產5周后產蛋率持續維持在50%;散養雞產蛋率在開產8周左右達到57.05%,產蛋率維持在50%以上的周數為10(開產后6~15周),在開產16周后產蛋率低于50%。結果表明,不同飼養模式(籠養與散養)對雞產蛋率的影響有著極顯著差異(P<0.01)。
2.2不同光照度對產蛋率的影響
不同光照度(雞舍東側10.2 lx、西側9.5 lx)對產蛋率的影響結果見表2。
根據不同光照度下產蛋率的變化建立產蛋率變化折線圖(圖2),可以看出西側產蛋率開產9周左右達到 73.10%,產蛋率維持在60%以上的周數為10(開產后7~16周),在開產16周后產蛋率低于60%;東側產蛋率在開產8周左右達到71.52%,產蛋率維持在60%以上的周數為8(開產后7~10周,13~15周,18周),產蛋率在開產后17~18周低于50%。結果表明,不同光照度對雞產蛋率的影響有顯著的差異(P<0.05)。
3結論與討論
不同飼養模式下,雞群的活動量和溫度不同,造成雞產蛋
率差異極其顯著。散養雞的活動量強于籠養雞,散養雞舍晝夜溫差大,溫度低于籠養雞舍,機體消耗的能量高,造成產蛋率低。由此可見,散養雞產蛋率及產蛋持續時間低于籠養雞。
光照度對雞的產蛋率有明顯影響,過強過弱都不利于發揮雞的產蛋性能。由于籠養雞的籠位方位不同,使得在同一雞舍內所接受的光照度不同,導致雞產蛋率存在差異。由此可見,不同光照度下(雞舍東側10.2 lx、西側9.5 lx),雞棚西側雞產蛋率高于東側雞。
參考文獻:
[1]李世云. 提高蛋雞產蛋率的措施[J]. 湖北畜牧獸醫,2006,8(12):17-18.
[2]仇微紅,張盼鋒,石達友,等. 中藥提高蛋雞產蛋率及蛋品質的機理研究進展[J]. 中國家禽,2008,30(22):41-43.
[3]鄭云峰,高玉鵬,閔育娜. 不同飼養方式對肉雞胴體品質、脂肪代謝的影響[J]. 黑龍江畜牧獸醫,2005(11):30-31.
[4]肖小珺,陳國宏,王克華,等. 不同飼養方式對雞肉品質和屠宰性能的影響[J]. 中國畜牧雜志,2004(8):50-51.
[5]潘琦,周建強. 光照強度對籠養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J]. 當代畜牧,2001(5):5-6.田占偉,趙宗勝,林杉,等. 新疆哈薩克綿羊在乏情期和發情期生殖激素的變化規律[J]. 江蘇農業科學,2016,44(2):25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