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長林, 王利培, 喬 森, 孫瑞杰, 鞏 芬, 劉建剛, 李一春
(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 山東 濟寧 272011)
?
外科手術與急診內鏡手術治療AOSC患者的隨機雙盲對照研究
馬長林, 王利培, 喬 森, 孫瑞杰, 鞏 芬, 劉建剛, 李一春
(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 山東 濟寧 272011)
【摘 要】目的:隨機雙盲對照研究外科手術與急診內鏡手術治療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AOSC)患者的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6例AOSC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即研究組(n= 33)和對照組(n = 33)。給予對照組患者外科手術治療,給予研究組患者急診內鏡手術治療,然后對兩組患者的黃疸減輕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腹痛緩解時間、引流管拔除時間及住院時間、治愈、中轉及死亡情況、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研究組患者的黃疸減輕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腹痛緩解時間、引流管拔除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book=413,ebook=65組(P<0.05),治愈率97.0%(32/ 33)顯著高于對照組84.8%(28/ 33)(P<0.05),死亡率0顯著低于對照組15.2%(5/ 33)(P<0.05),術后并發癥發生率3.0%(1/ 33)顯著低于對照組12.1%(4/ 33)(P<0.05)。結論:急診內鏡手術治療AOSC患者的效果較外科手術好。
【關鍵詞】外科手術; 急診內鏡手術; AOSC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AOSC)屬于膽道外科一種常見疾病,具有較急的發病、較為嚴重的病情及較多的并發癥,極易導致患者死亡,臨床很難對其進行有效治療[1]。在老年AOSC的治療中應用外科手術治療具有較大的風險及較多的并發癥等,這是因為老年患者具有較差的體質、極易誘發各種并發癥等[2]。本研究對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6例AOSC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統計分析,隨機雙盲對照研究了外科手術與急診內鏡手術治療AOSC患者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6例AOSC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膽管炎的相關診斷標準[3],均知情同意。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即研究組(n=33)和對照組(n= 33)。研究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61~87歲,平均年齡為(72.4±10.3)歲;發病到就診時間1~ 7h,平均發病到就診時間為(3.4±1.1) h。在AOSC分級方面,24例患者為Ⅰ級,4例患者為Ⅱ級,3例患者為Ⅲ級,2例患者為Ⅳ級;在合并疾病方面,3例患者為高血壓,2例患者為糖尿病,1例患者為冠心病。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62~87歲,平均年齡為(73.5±10.2)歲;發病到就診時間2 ~ 7h,平均發病到就診時間為(3.6±1.0)h。在AOSC分級方面,22例患者為Ⅰ級,5例患者為Ⅱ級,4例患者為Ⅲ級,2例患者為Ⅳ級;在合并疾病方面,2例患者為高血壓,1例患者為糖尿病,1例患者為冠心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給予對照組患者外科手術治療,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給予其膽囊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引流術等;給予研究組患者急診內鏡手術治療,手術前將纖維或電子十二指腸治療鏡、乳頭切開刀、取石球囊等器械及監測、搶救藥品等準備好。治療過程中讓患者取俯臥位或屈膝左側臥位,對患者進行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檢查將結石部位明確,如果患者結石在1.0cm以下,則給予其乳頭括約肌球囊擴張后取石或乳頭括約肌切開(EST)取石;如果患者結石在1.0cm以上,則給予其EST取石,經球囊擴張或EST后如果患者結石在1.5cm以下,則直接取石,如果患者結石在1.5cm以上,則在取石前機械碎石;如果患者具有平穩的生命體征,則給予其急診取石;如果患者乳頭部結石嵌頓,則給予患者插管造影治療,治療過程中切開患者乳頭,切開過程中將針狀刀充分利用起來;如果患者情況較差,則首先將鼻膽管放置其中引流,待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緩解后給予患者內鏡取石治療;如果患者取石失敗或無法耐受,則轉手術治療。
1.3 觀察指標:將兩組患者的黃疸減輕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腹痛緩解時間、引流管拔除時間及住院時間詳細記錄下來。同時,對兩組患者的治愈、中轉及死亡情況進行認真的觀察和記錄,此外,對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認真觀察。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軟件SPSS20.0分析處理所有資料,組間比較用χ2和t檢驗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 0.05。
2.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黃疸減輕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腹痛緩解時間、引流管拔除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研究組患者的黃疸減輕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腹痛緩解時間、引流管拔除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 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術后情況比較(d,±s)

表2 兩組患者術后情況比較(d,±s)
組別 例數 黃疸減輕時間 胃腸功能恢復時間 腹痛緩解時間 引流管拔除時間 住院時間研究組 33 3.10±0.97* 4.79±1.63* 3.29±0.86* 6.58±1.16* 16.82±3.05*對照組 33 4.56±1.35 6.07±1.88 6.12±1.89 14.95±3.52 25.61±5.67
2.3 兩組患者的治愈、中轉及死亡情況比較:研究組患者的治愈率97.0%(32/33)顯著高于對照組84.8% (28/33)(P<0.05),死亡率0顯著低于對照組15.2% (5/33)(P<0.05),但兩組患者的中轉率3.0%(1/33)、0之間的差異不顯著(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研究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3.0%(1/33)顯著低于對照組12. 1%(4/33)(P<0.05),見表4。

表3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比較n(%)

表4 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通常情況下,AOSC繼發于膽道蛔蟲癥及膽管結石,但是在一些情況下也會繼發于膽管狹窄及膽管腫瘤等病變。發生這一現象的原因為膽管蛔蟲癥、膽管腫瘤等會阻塞膽管,郁積膽汁,膽管內壓力以較快的速度提升并繼發細菌感染。腸道幾乎是所有致病菌的來源,向膽道逆行進入的途徑為經膽腸吻合口等通道。在我國,該病極易引發膽石病患者死亡,這是因為其具有較為急劇兇險的起病[4]。將膽管梗阻及時解除掉,為膽管減壓并為膽道引流是臨床治療該病過程中始終堅持的原則[5]。如果患者具有較為緩和的病情,那么早期可以給予其急救保守治療,如將其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有效糾正過來,對休克及感染進行積極的抵抗,讓患者應用糖皮質激素,對心腎肺功能進行切實有效的保護等;患者具有較為危急的病情,特別是如果患者高齡,由于其具有較快的疾病變化及進展速度等,因此臨床應該及時將其梗阻病灶有效解除。
外科手術治療是臨床通常采用的傳統治療方法,包括膽囊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引流術等,大部分患者的病情能夠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一些老年患者由于具有較差的體質等,同時受到手術創傷,因此極易合并其他疾病。和傳統手術相比,微創手術具有較小的創傷、較少的并發癥及較快的術后恢復速度等。給予老年AOSC患者急診內鏡手術治療能夠為引流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有效為患者的膽道減壓,以較快的速度接觸膿毒癥[6]。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的黃疸減輕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腹痛緩解時間、引流管拔除時間及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治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死亡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 05),充分說明了急診內鏡手術治療AOSC患者較外科手術更能有效縮短患者的黃疸減輕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腹痛緩解時間、引流管拔除時間及住院時間,提高對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安全有效,具有無比的優越性。
【參考文獻】
[1] 季成春,劉金,陳海龍.清膽湯聯合膽道減壓內引流對急性重癥膽管炎大鼠肝功能和炎癥因子的影響[J].中醫雜志,2013,54(6):512~515.
[2] 冉啟華,李莉潔,廖小強,等.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合并糖尿病引發嚴重腹腔感染的治療[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14,13(7):582~583.
[3] 佚名.炎癥因子對膽囊結石形成的影響[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1,20(2):191~193.
[4] 周利民,童裳越,方敏,等.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內外引流治療巨大膽總管結石所致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療效比較[J].中國鄉村醫藥,2013,20(17):7~8.
[5] 王小鵬,蔡逢春,令狐恩強,等.急性梗阻化膿性膽管炎的早期內鏡介入與外科手術治療的比較[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2,20(10):866~869.
[6] 劉繼東,閻玉礦,戴璟瑜,等.腹腔鏡和膽道鏡及十二指腸鏡聯合治療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的臨床分析[J].廣西醫學,2014,36(7):969~971.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tudy of Surgery and Emergency End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AOSC
MA Changlin, WANG Lipei, QIAO Sen, et al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Jining Shandong 27201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urgery and emergency end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AOSC by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study. Method: 66 cases with AOSC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2 to August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 in the study.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udy group (n = 33) and control group (n = 33).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surgical treatment,while the study group were given emergency endoscopic surgery. And then,the reduce time of jaundice,the recovery time,pain relief time of abdominal pain,the removal drainage tube time and the time of hospital stay,the conditions of healing,transit and mortality,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analyzed in the two groups and compared. Result: The reduce the time of jaundice,the recovery time of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the relief time of abdominal pain,the removal time of drainage tube and the time of hospital stay in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in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cure rate in study group was 97.0% (32/33),much higher than 84.8% (28/33) in control group (P <0. 05). The mortality rate was 0,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15.2% (5/33) in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was 3.0% (1/33),lower than 12.1% (4/33) in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emergency endoscopic surgery was better than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AOSC.
【Key words】Surgery; Emergency endoscopic surgery; AOSC
【文章編號】1006-6233(2016)03-0412-04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 j.issn.1006-6233.2016.03.022
【基金項目】山東省衛生廳基金資助項目,(編號:2014HZ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