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瑩, 谷艷俠, 王麗江, 賈亞男, 陳素強, 齊麗平, 郝俊華, 夏小麗
(河北省邢臺市第三醫院, 河北 邢臺 054000)
?
出院隨訪關懷系統對冠脈介入治療術后患者復診率的影響
袁 瑩, 谷艷俠, 王麗江, 賈亞男, 陳素強, 齊麗平, 郝俊華, 夏小麗
(河北省邢臺市第三醫院, 河北 邢臺 054000)
【摘 要】目的:通過出院隨訪關懷系統的應用,與醫療HIS系統對接,將數字信息化和通訊技術進行良性結合,有效提高住院患者住院期間和出院后連續進行健康管理的可行性。方法:選擇765例河北省邢臺市第三醫院心內科2013年3月至12月的住院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389例和對照組376例,對照組出院患者進行常規門診隨訪,試驗組在此基礎上應用隨訪系統。結果:臨床應用后,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漏復診、復診不及時等問題。試驗組的出院后定期復診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 05)。結論:該系統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患者復診率。
【關鍵詞】隨訪關懷系統; 冠脈介入治療; 復診率
近年來,冠心病介入治療已經得到大范圍的普及[1]。醫院的醫生經常通過對介入患者進行復診來進行遠期治療。介入治療是一個特殊的治療手段,它的緩解率非常高,但這個優勢恰恰容易導致患者對于復發掉以輕心,從而增加患者再次發病發風險。而本文提到的出院關懷系統則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2]。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3月至12月經心內科門診收住院的定居在邢臺地區的患者765例,患者在住院期間行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手術;其中男性510例,女性255例。根據患者入住的不同科隨機分為兩組(心內1為試驗組,心內2為對照組),護士對介入手術患者進行申明,反復重點申明患者一定按時按質按量進行復診。389例患者被分入試驗組,其中259例為男性患者,130例為女性患者,年齡40~80歲,;253例介入手術患者為單根血管介入手術,經皮冠狀動脈腔多根血管內血管成形術134例,3例患者為冠狀動脈主干成形術。376例患者被分入對照組,251例為男性患者,125例為女性患者,年齡40~80歲;單根血管介入249例,多根血管介入手術125例,2例為冠狀動脈主干成形術。兩組患者的基線差異無統計意義(P>0. 05)。
1.2 方 法
1.2.1 隨訪系統的設計:由醫院信息科、回訪中心、證聯訊通公司負責設計,并反復探討、修改,解決隨訪系統數據窗口與醫院HIS系統不同數據庫接口的無縫接合問題[3~5],能夠保證自動提取所需信息,實現數據化管理。心內一科主任、護士長、具有介入治療手術資質的醫生、責任護士共同制定所需隨訪內容,隨訪頻次、時間與患者復診相協調。于2013年3月在醫院出院隨訪關懷系統應用的基礎上,設計出了冠心病介入治療術后隨訪系統,并正式開始運行。
1.2.2 隨訪系統的數據來源:隨訪系統數據信息來源于醫院HIS系統,通過設置篩選條件(如就診科室、疾病診斷、介入手術名稱和日期、患者住址)、隨訪時間,隨訪人員由系統自動生成,且隨訪系統手術日自動設定隨訪時間,每天下午五點,隨訪系統中的中控機會自動提取符合條件的信息。
1.2.3 干預方法:對照組患者在出院前進行出院教育;包括用藥及飲食指導,告之患者復診時間,做好介入治療術后觀察,在家期間有不適可隨時來院復診等事項。門診醫生除在門診患者就診登記本上做好記錄外,還要在冠心病介入治療術患者復診記錄本上做好相應記錄。實驗組患者出院前除常規指導外,責任護士把電話隨訪的主要內容向患者灌輸,并告知隨訪患者及時更新相應的病歷信息。冠心病介入治療術后隨訪系統會在專業人員操作時將需要隨訪患者列出,隨訪專業人員則會按照規定進行隨訪和宣教。如果患者需要咨詢臨床醫生,則與相應醫生進行聯系,及時給與指導。隨訪記錄情況以周為單位反饋至醫生。
1.3 統計學方法:統計分析應用SPSS軟件包。計量資料以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成組設計的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冠心病介入治療術后1個月復診率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患者在冠心病介入治療術后3個月和半年的復診率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冠脈介入治療術患者術后一個月、三個月、半年復診例數百分比的比較n(%)
試驗組,付費方式不同,患者的復診率的差異也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試驗組不同付費方式冠脈介入治療術患者術后1個月、三個月、半年復診例數百分比的比較n(%)
由于及時的復診對于介入術后患者極其重要,所以我們的出院隨訪系統就顯得舉足輕重[6]。它不僅可以時刻讓患者接受醫護人員的關心和指導,還可以提高醫院的患者滿意度,此外,患者也可以定時復診從而保證療效的持續性。對需要長期復診的患者,復診的提示非常重要,而這套出院隨訪系統就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本試驗對1個月、3個月、6個月復診冠心病介入治療術后患者進行調研發現[7],試驗組和對照組在出院后一個月,復診率并無太大差別,復診率相對較高;但出院3個月和半年月后,試驗組的患者復診的次數明顯多于對照組,兩組的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尤其是隨著出院時間的延長,患者對疾病重視程度與出院時間成負相關,從而降低復診的警惕性,而出院隨訪系統恰恰能夠扭轉這一負相關,提高復診率。三是不同角色的患者有著不同類型的醫保。通過對不同付費方式人員統計,顯示醫保患者復診率遠高于新農合患者,分析原因與醫保患者大多文化程度較高,健康意識強,重視生活質量有很直接關系。同時也提醒醫護人員,要加大對新農合患者這個群體健康教育的力度,將定期復診意義,作為在院、出院時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進行宣教,進一步提高患者的復診率。四是初步了解了患者在院外期間病情及用藥情況,可以對患者不良生活行為起到醒示作用。
【參考文獻】
[1] 石惠娟,孟憲紅,包海燕,等.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康復干預及效果研究[J].中國醫學裝備,2013,9:94~96.
[2] 俞桃英.電話隨訪出院患者現狀與進展[J].上海護理. 2009,9(1):75~76
[3] 田學勤.對出院患者進行電話隨訪的體會[J].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07.
[4] 張潔.介入治療心臟病致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的護理對策[J].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07.
[5] 張潔.介入治療心臟病致血管迷走神經反射的護理對策[J].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07.
[6] 張涵,楊薇.電話隨訪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疲乏癥狀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3,28(1):8~11
[7] 李俊,李小敏.冠心病冠狀動脈造影結果與中醫證型及血脂、脂蛋白關系的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00,(3):123 ~124.
【基金項目】河北省邢臺市科技計劃課題,(編號:2014ZC175)通訊作者:谷艷俠,Email:985722851@ qq.com
【文章編號】1006-6233(2016)03-0492-02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 j.issn.1006-6233.2016.0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