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桂華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 河北 承德 067000)
?
優質護理干預對無創呼吸機治療肺心病患者臨床效果的作用
唐桂華
(河北省承德市中心醫院呼吸內科, 河北 承德 067000)
【摘 要】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干預對無創呼吸機治療肺心病患者臨床效果的作用。方法:選擇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應用無創呼吸機的肺心病患者共81例,分為傳統的護理和優質的護理干預組,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的心率、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血氧分壓、腦鈉肽、治療有效率、住院天數等指標。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心率、呼吸頻率降低,血氧飽和度、血氧分壓、腦鈉肽、治療有效率升高,住院天數縮短,差異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優質護理干預顯著提高無創呼吸機治療肺心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關鍵詞】優質護理干預; 肺心病; 無創呼吸機; 臨床效果
本文對81例應用無創呼吸機肺心病患者隨機分組,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和優質護理干預,觀察分析表明,優質護理干預明顯增加無創呼吸機治療肺心病患者臨床效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應用無創呼吸機的肺心病患者共81例,男53例,女28例。年齡50~83歲(66.89±8.92)歲,住院日11.25±3.27d。肺心病的診斷均符合2007年制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指南≥診斷標準[1]。排除標準:氣胸、嚴重心律失常、左心功能不全、重度呼吸衰竭、嚴重面部畸形等無創通氣的禁忌證。隨機將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分別為39例和42例。其中,對照組男20例,女19例,年齡50 ~ 81歲,平均年齡65.20歲;觀察組男22例,女20例,年齡50~81歲,平均年齡68.64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住院日、病情等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0.05)。研究對象對本次研究有所了解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護理干預,包括協助更換體位、排痰等基本護理方式,同時進行肺心病的常規治療方法,包括抗感染、袪痰、止咳、平喘、強心利尿、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等措施,同時應用無創呼吸機,呼吸機參數設置模式:口鼻面罩連接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呼吸機進行無創機械通氣(NIPPV),呼吸平率為16~20次/ min,吸入氧濃度為30%左右,吸氣壓力為8cmH2O,呼氣壓力為4cmH2O,依據病人的呼吸狀況對呼吸機參數進行調節,維持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45~60mmHg,血氧壓(PaO2)>65mmHg,血氧飽和度在90%以上,以達到緩解氣促、呼吸困難,增加潮氣量和理想的人機同步性為目標。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建立并強化護患信任:護士針對患者的不同年齡段給予尊稱,讓患者體會到被尊重感,護理患者過程中,仔細詢問患者的困惑,并及時給予解答;②加強患者對無創呼吸機的認識并克服恐懼心理等心理干預:采用小課堂講課的形式,并安排??漆t生向患者詳細講解無創呼吸機的工作原理、減輕患者呼吸困難不適等益處以及其他優點,同時,可允許待應用無創呼吸機的患者向從無創呼吸機中受益的患者進行交流,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③降低或解除因無創呼吸機的應用而引起的不舒適:保持無創呼吸機正常的溫度和濕度、減少面罩漏氣,選擇適合患者的口鼻面罩、頭帶、通氣指標、并指導患者進行正確呼吸,減輕患者因應用無創呼吸機而帶來的緊張情緒;④治療過程中隨時聽取患者的主訴,嚴密觀察有無并發癥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臨床效果評估:①有效:治療后24 ~ 48h內,患者靜息或活動后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癥狀出現好轉,心率、呼吸頻率開始降低,PaO2≥60mmHg;②無效:治療后24~48h內,患者上述癥狀無改善,甚至進一步惡化。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率、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血氧分壓、腦鈉肽、治療有效率、住院天數。
1.4 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實驗數據以均值±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為差異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和對照組心率、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血氧分壓、腦鈉肽等指標情況:經過優質護理干預,觀察組的心率低于對照組的心率,差異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73.85±3.75)次/ min vs (83.13±6.68)次/ min (P< 0.01);觀察組的呼吸頻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呼吸頻率,差異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19.86±3.71)次/ min vs (27.67±5.82)次/ min (P<0.01);觀察組的血氧飽和度高于對照組的血氧飽和度,差異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 (92.14±4.95)% vs (75.03±9.52)% (P<0.01);觀察組的血氧分壓高于對照組的血氧分壓,差異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96.60±3.01)mmHg vs (75.21±6.62)mmHg (P<0.01);觀察組的腦鈉肽水平低于對照組的腦鈉肽水平,差異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126.21±33.25) pg/ mL vs (271.13±44.72) pg/ mL (P<0.01),(見表1,圖1)。
2.2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的情況:經優質護理干預,觀察組肺心病治療有效率(85.7%)高于對照組治療有效率(46.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1 81例無創呼吸機治療肺心病患者優質護理干預后心率、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血氧分壓、腦鈉肽等指標評價(±s)

表1 81例無創呼吸機治療肺心病患者優質護理干預后心率、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血氧分壓、腦鈉肽等指標評價(±s)
*與對照組相比較,P<0.01
組別 例數 心率(次/ min)呼吸頻率(次/ min)血氧飽和度(%)血氧分壓(mmHg)腦鈉肽(pg/ mL)對照組 39 83.13±6.68 27.67±5.82 75.03±9.52 75.21±6.62 271.13±44.72觀察組 42 73.85±3.75* 19.86±3.71* 92.14±4.95* 96.60±3.01* 126.21±33.25* Z值 5.977 5.976 6.730 7.760 7.574 P <0.01 <0.01 <0.01 <0.01 <0.01

表2 81例無創呼吸機治療肺心病患者優質護理干預后有效率比較n(%)
表3 81例無創呼吸機治療肺心病患者優質護理干預后住院天數比較(±s)

表3 81例無創呼吸機治療肺心病患者優質護理干預后住院天數比較(±s)
*與對照組相比較,P<0.01
組別 例數 住院天數(d)對照組 39 13.18±3.01觀察組 42 9.48±2.38* Z值 5.23 P <0.01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至203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將成為全球疾病死因的第三位[2]。而肺心病的主要病因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發病率不斷增加,已是我國常見的多發病之一。
由于肺泡通氣嚴重不足,導致通氣/血流比例失調,肺心病患者長期低氧血癥。肺心病治療的主旨是控制癥狀、減輕患者的不適,延緩疾病的進展,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肺心病的基礎治療包括氧療、暢通呼吸道改善通氣、控制感染及對癥支持治療等,部分患者仍存在呼吸困難等不適,近幾年,無創呼吸機的應用明顯緩解患者的癥狀[3]。無創正壓通氣不僅促使氣體有效的進入肺泡內,改善肺泡內氣體分布情況,從而糾正肺內通氣/血流比例失調,而且增加氣道和肺泡內的壓力,促進肺內間質滲液的吸收,最終糾正患者的低氧血癥,延緩病情的進展[4]。
有研究表明,患者的心理因素影響無創呼吸機的應用,進而明顯影響治療效果[5]。無創呼吸機治療中,優質的護理在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降低患者對該操作的恐懼心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繼而使患者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有助于疾病的恢復。本研究表明,肺心病患者應用無創呼吸機過程中,給予優質護理干預后,患者的心率降低,減輕了心臟負擔,同時腦鈉肽降低,可能與心臟功能改善有關;呼吸頻率降低,緩解了呼吸肌的疲勞;血氧飽和度和血氧分壓明顯升高,有效的糾正了低氧血癥,改善了患者的缺氧;增加了呼吸肌治療肺心病的有效率,提高了無創呼吸機的應用價值;此外,明顯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提高生活質量,減少住院次數,減輕家庭和社會的經濟負擔。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17.
[2] 鄭普春,汪玉玲.BiPAP呼吸機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0,8(5):1155~ 1156.
[3] 卜祥振,姚玉川.無創正壓機械通氣的國內應用現狀[J].實用醫藥雜志,2010,27(1):76~78.
[4] 張靜,鄒俊.無創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鼻腔護理研究[J].護理研究,2013,27(4A):914~ 915.
[5] 李冉.心理護理對應用無創呼吸機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外醫療,2011,15:172.
【基金項目】河北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編號:2015第39號)
【文章編號】1006-6233(2016)03-0512-03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 j.issn.1006-6233.2016.0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