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峰 王書慧
(中共海南省委黨校,湖南 海口 571100)
習近平反腐倡廉思想初探
黃峰 王書慧
(中共海南省委黨校,湖南 海口 571100)
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腐敗問題愈演愈烈的嚴峻形勢,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工作,提出既要旗幟鮮明的反對腐敗,又要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重在預防的科學反腐新思路。對腐敗保持了高壓態勢,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懲,呈現出了態度堅決、依靠法律和制度、強化監督、常抓不懈等反腐新格局,開創了新時期反腐倡廉工作的嶄新局面,彰顯了新的中央領導集體對從嚴治黨和反腐倡廉的信心和決心,在反腐倡廉思想上呈現了新的時代特點。
習近平;反腐;倡廉
腐敗是全球性的政治通病,被稱之為“政治之癌”。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面臨著拒腐防變的艱巨任務。因此,堅決反對腐敗,就成為我們黨十分緊迫的重大政治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工作,專門針對反腐敗問題多次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一系列反腐敗的新思想、新舉措,要求做到標本兼治、綜合反腐,形成了科學有效的反腐倡廉新體制、新機制。在反腐實踐上,無論從規模、層級、力度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實實在在的反腐成績提高了黨的威信,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也促進了整個政治風氣和社會風氣的明顯好轉。
腐敗,自古有之,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社會弊病。從狹義上泛指國家公職人員為其特殊利益而濫用權力的權利蛻變現象。腐敗不僅嚴重損壞了黨的肌體,造成了黨和人民群眾的離心現象,更對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破壞作用。作為新一屆黨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對腐敗的嚴重危害、嚴峻形勢有著更為清醒的認識,對反腐倡廉有著更為深刻的體悟和戰勝腐敗的必勝信心。
(一)反腐倡廉關乎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
1.中國歷史上的歷次王朝更替,最直接的誘因無不是腐敗
歷史是一面鏡子,不僅能夠揭示過去,更能夠啟迪未來。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導致歷次社會動蕩、王朝更替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歸根結底還是統治階級的貪腐所致。因貪腐導致不斷的王朝更替,似乎成了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因此,在1947年黃炎培到延安考察政治,談到政權“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現象,稱歷朝歷代都沒有能跳出興亡周期律。對此,毛澤東明確而自信地表示:“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律。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1]甚至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還把即將進京執政的中國共產黨稱之“趕考”,并要求年輕的中國共產黨爭取考出好成績,不做因進京貪腐而失敗的李自成。正如毛澤東所說,建國后的中國共產黨確實把民主和監督作為防止人亡政息的重要手段,保持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但是,改革開放實行市場經濟以來,由于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與之相配的法制建設卻不夠完善,貪腐的現象逐步滋生,并呈現愈演愈烈的趨勢,破壞了黨風、政風,引起了全黨的擔憂,更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不滿。所以,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黨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到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來認識,是深刻總結了古今中外的歷史教訓的。
2.國際共產主義的發展史同樣昭示我們:腐敗同樣是共產黨的天敵
以人民利益至上的共產黨,如果背離執政黨宗旨,黨內貪腐嚴重,也會被人們所拋棄,導致亡黨亡國的悲劇發生。前蘇聯共產黨就是最好的明證。前蘇共20萬黨員時奪取政權,200萬黨員取得反法西斯的勝利,2000萬黨員時卻因腐敗而“亡黨亡國”。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警告共產黨人不要走上貪污腐化的道路,提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2]在“三反”、“五反”運動中,依法處死了大貪污犯劉青山、張子善,極大地震懾了各種腐敗犯罪,也表明了在執政的條件下中國共產黨對腐敗的清醒和堅定。改革開放以后,針對腐敗問題,鄧小平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3]鄧小平強調要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抓腐敗問題,使反腐之劍始終在黨內高懸,推動我國的反腐倡廉建設不斷地走向法制化和制度化。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黨內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黨員干部中發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全黨必須警醒起來。”[4]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從嚴治黨、反腐倡廉”的決心。
(二)反腐倡廉關乎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的夢想,也是一代代共產黨人的不懈追求。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斗史,其實也是探索如何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創業史。從孫中山的“振興中華”到李大釗的“中華民族之復活”,多年來一直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他們為之去犧牲、去奮斗、去探索,使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離我們越來越近。正如習近平指出:“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5]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和其他中央領導同志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指出,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和前提。但是,當前黨內存在的腐敗問題會嚴重削弱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不利于形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社會合力。各級黨委要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三)目前黨內反腐敗形勢依然嚴峻
現實證明,鄧小平提出的“在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6]絕非一句空話。盡管我們黨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注重開展反腐敗斗爭,逐步走上依法和制度反腐的道路,也取得了一些實實在在的效果。但時至今日,腐敗問題依然是全黨和全國人民最關心的問題。十八大以后,新的黨中央和習近平同志沒有回避問題,對腐敗問題做出了實事求是的評價,總體認為反腐敗斗爭的形勢是“依然嚴峻復雜”。貪腐的層級上至“國家級”官員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下至基層存在的“小官巨貪”問題,貪腐的金額動輒百萬、千萬甚至上億元。
腐敗與中國共產黨水火不容,是共產黨的大敵,也是人民的大敵。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強調:“反腐倡廉、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同時,他還強調:“我們要以頑強的意志品質,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不變,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懲,讓腐敗分子在黨內沒有任何藏身之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充分表明了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堅決懲治腐敗的堅強政治決心和堅定政治立場,為開展反腐敗斗爭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
(一)從嚴治黨,改進作風
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會影響到政風和社會風氣。習近平指出:“我們的責任就是同全黨同志一道,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使我們的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從主流上看,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踐行了黨的宗旨,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普遍認可。但是,黨內也還存在各種不正之風引起的貪污腐敗現象,引起了全黨和人民群眾的深深的憂慮。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對黨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不能視而不見,不能回避,不能文過飾非,必須下大氣力加以解決。十八大后,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作出的第一個重大決策就是出臺了改進作風的八項規定。八項規定對于全黨、全軍乃至全國的加強作風建設起到了有效引領作用。為了防止“一陣風”和“走過場”,能夠真正地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黨中央決定用一年時間在全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點解決突出的、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問題。通過中央的帶頭和全黨的努力,八項規定得到認真貫徹落實,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剎住了許多人認為不可能剎住的歪風邪氣,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這促進了廣大黨員干部的公私觀、是非觀、義利觀進一步端正,黨風政風為之一新,黨心民心為之一振。
(二)全面反腐,不留死角
十八大以來,按照黨中央對當前我國反腐敗形勢的正確判斷,全黨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2014年1月14日,習近平在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指出:“全黨同志要深刻認識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反腐敗的廣度、深度、密度和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表明了我們黨懲治腐敗的堅強決心和鮮明態度————堅持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不管涉及誰,都要一查到底。據中央紀委監察官方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有100余名省部級及以上領導干部接受組織調查。2013年以來,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3萬余起,處理17萬余人。僅2015年,全國共立案33萬件,處分33.6萬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1.4萬人。涉嫌違紀的中管干部結案處理和正在立案審查的90人,其中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42人。十八大以來查處的中管干部覆蓋了31個省區市。狠抓國際追逃追贓,追回外逃人員1023人,屬于“百名紅通人員”的18人,首次實現追回人數超過新增外逃人數。如今的情況是,反腐敗高壓態勢已經形成并趨于常態化。通過對腐敗進行全方位的查處,中央懲治腐敗的決心得以彰顯,腐敗蔓延的勢頭得以有效遏制,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三)建規立章,制度反腐
歷史的經驗一再證明,不受監督的權力必然走向腐敗。只有“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權力才不會肆無忌憚。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善于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對腐敗,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加強反腐倡廉黨內法規制度建設,讓法律制度剛性運行。他還提出,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從而使制度更好的體現在反腐過程中的根本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在制度、體制機制層面不斷推陳出新,進一步來規范、約束和監督權力,先后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比如,為了推動了紀委更好地履行監督職責,中央審議通過了《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推進紀委雙重領導體制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建立巡視制度,發揮“利劍”作用;深化派駐機構改革,實現統一名稱和管理,等等。與此同時,針對容易引發腐敗的具體問題,又制定了一系列相關制度,比如《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規定》、《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關于黨政機關停止新建樓堂館所和清理辦公用房的通知》、《中央和國家機關會議費管理辦法》、《關于嚴禁公款購買印制寄送賀年卡等物品的通知》、《關于嚴禁元旦春節期間公款購買贈送煙花爆竹等年貨節禮的通知》等等。這些規章制度的出臺有力地推動了反腐敗斗爭的不斷深入,收到了顯著的效果,得到了全社會的普遍認可。
(四)思想教育,筑牢防線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習近平同志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7]現實生活中,一些領導干部或黨員的蛻化墮落,往往是從思想上動搖、蛻化變質開始的。所以,反腐倡廉首先要堅持思想教育,把理想信念建設擺在首位,大力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解決好他們的“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牢固構筑領導干部和黨員拒腐防變的思想長城。習近平同志形象地比喻,“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有可能導致政治上變質、精神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8]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寬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在勝利和順境時不驕傲不急躁,在困難和逆境時不消沉不動搖,經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挑戰,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而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之所以會出這樣那樣的腐敗問題,歸根到底還是因為理想信念動搖、精神迷失所致。有的不信馬列信鬼神,有的信仰西方的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念等等。事實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為此,按照黨中央的部署,各級黨組織要毫不放松對黨員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他們的頭腦,不斷培養他們的精神家園。使領導干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建立在對歷史規律的正確認識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不斷筑牢理想信念,讓理想信念的明燈永遠在心中閃亮。
(五)反腐倡廉,永不止步
腐敗是全世界的頑疾,消除腐敗不可能一蹴而就,反腐敗是一場持久的戰斗。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要永遠在路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任務。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關鍵就在“常”、“長”二字,一個是要經常抓,一個是要長期抓。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馬上治,發現問題就及時處理。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去抓,善始善終、善做善成,防止虎頭蛇尾。”對于各種腐敗現象要“實”抓,要持之以恒,彰顯反腐真心。對腐敗“保持高壓態勢不放松,查處腐敗問題,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不變、猛藥去疴的決心不減、刮骨療毒的勇氣不泄、嚴厲懲處的尺度不松,把反腐利劍舉起來,形成強大震懾。”[9]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發現多少查處多少。充分相信群眾,做到有群眾舉報的及時處理,有具體線索的認真核實,有違反黨紀國法的嚴肅處理。既要突出重點,查處大案要案,又要狠剎歪風、整肅紀律、清理特權,防微杜漸,不斷清除腐敗滋生的土壤,以實實在在的反腐成績和實效來取信于民。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使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得到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正如習近平指出:“全黨同志對黨中央在反腐敗斗爭上的決心要有足夠自信,對反腐敗斗爭取得的成績要有足夠自信,對反腐敗斗爭帶來的的正能量要有足夠自信,對反腐敗斗爭帶來的的光明前景要有足夠自信。”
[1]黃炎培.八十年來[M].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2:148.
[2]毛澤東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1439.
[3]鄧小平文選:第8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9.
[4]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70.
[5]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6:7.
[6]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9.
[7][8]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6:107,106.
[9]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6:123.
責任編輯:郭麗娟
D630.9
A
1674-1676(2016)06-0009-04
黃峰(1975-),男,河南信陽人,中共中央黨校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所政治學博士后,研究方向為執政黨建設的理論和實踐、政治理論和比較政治。王書慧(1981-),女,河南鄭州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外國哲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法國哲學、政治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