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3+2+3”模式推進脫貧攻堅
今年以來,綿陽江油市人社局以落實全市十三個專項扶貧攻堅實施計劃為依托,緊盯“不愁吃、不愁穿”目標,創新“3+2+3”工作模式,大力搭建技能培訓平臺、就業平臺,著力落實人社幫扶政策,走出了一條脫貧攻堅新路子。
今年1—9月,江油市人社局共組織現場招聘會和網絡招聘會11場,提供就業崗位2萬個,達成用工協議4012人;開展各類技能技術培訓85期3354人,涉及職業培訓補貼近357萬元;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35萬人,覆蓋率達95.7%;成功為貧困地區招考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人員13人。
通過全市42個鄉鎮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分中心)調查摸底,建立了就業、培訓、養老三本臺賬。將77個貧困村、22265名貧困人口全部錄入四川省就業服務管理信息系統,全面實施貧困家庭勞動者實名制動態管理。目前,全市8277戶貧困家庭中,適齡勞動者共12281人,其中,有勞動能力者7486人,需納入就業幫扶899人;19個摘帽村中有培訓意愿2338人,涉及30個工種。
以提升競爭能力為重點,搭建培訓平臺。圍繞文農林旅深度融合發展,根據21個摘帽村的產業規劃開展各類種植、養殖技術培訓,在東興鄉開展了油牡丹種植培訓,培訓合格47人;在大康、六合、楓順等鄉村旅游發展較好的鄉鎮開展了中式烹調師、餐廳服務員等培訓3期118人;圍繞農村勞動力轉移,利用春節農民工外出返鄉之際在雁門、厚壩、馬角、戰旗、敬元、東安等鄉鎮重點做好鋼筋工、砌筑工、電工、焊工和家政服務方面的培訓12期500人。
以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為方向,搭建就業平臺。積極鼓勵貧困家庭勞動力到城鎮就業,通過空閑勞動力“走出去”帶動本地老百姓脫貧致富。充分挖掘本地企業空缺崗位,定期收集用工信息,及時在村、社區發布。
今年以來,舉辦“送崗位暖人心”“春風送崗位”“企業招聘周”等大型招聘會3場、提供就業崗位1.5萬個;通過鄉鎮中心發布就業崗位信息3120個;實現勞動輸出轉移22.8萬人。在厚壩鎮,聯合該市外派勞務平臺組織了“精準扶貧”專場勞務招聘,涵蓋阿爾及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余個國家海外勞務崗位,來自二郎廟、馬角、厚壩、雁門、小溪壩等鄉鎮貧困戶參加了招聘,95人成功報名。
落實制度保障。制定下發《關于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從就業創業扶貧、技能扶貧、社保扶貧、人才扶貧四個方面明確了18項具體幫扶舉措。出臺并嚴格落實《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鼓勵支持農民工和農民企業家返鄉創業的實施意見》等支持政策,扶持返鄉創業農民工及農民企業家、回鄉創業大學生、回鄉創業復員退伍軍人等群體創辦企業,并引導創業者積極吸收貧困人員就業,以先富帶后富。
2016上半年,新增返鄉農民工創業217人,實現產值4800余萬元,吸納就業3475人。
落實養老保障。加大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宣傳力度,積極推動城鄉居保由“制度全覆蓋”向“參保人員全覆蓋”轉變。1—9月,開展城鄉居保政策宣傳90余次,發放宣傳傳單3萬多份,努力推動實現低保戶、五保戶全部參保,一般貧困戶參保率達到100%。
落實服務保障。將貧困村基層平臺作為建設重點,加快全市42個鄉鎮服務中心(分中心)、439個基層就業和社保服務站建設,推進經辦服務向村(社區)延伸。目前,已實現社保經辦服務下延下移經辦服務項目8大類51項,延伸到鄉鎮中心(分中心)的經辦項目32項,延伸鄉鎮社區(村)的經辦項目19項,并開通貧困群眾參保綠色通道,確保參保群眾就地就近及時辦理社會保險手續。
江油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王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