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中共重慶市萬州區委黨校,重慶 萬州 404000)
踐行“黨校教師姓黨”應做“三個表率”
楊柳
(中共重慶市萬州區委黨校,重慶萬州404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強調,必須堅持黨校姓黨的根本原則,要更加重視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作為黨校姓黨、黨校教師姓黨的踐行者,黨校教師應當做“三個表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學員不斷進步。第一,做理想信念堅定、政治素質過硬的表率;第二,做專業扎實、理論聯系實際的表率;第三,做注重學員需求、創新教學方式的表率。
黨校姓黨;黨校教師;表率
黨校是對黨政領導干部進行培訓、教育的主要機構,其培訓的目的是結合當前形勢,提高學員的政治思想觀念和科學文化水平,增強黨性,進一步發揮黨員領導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黨校教師作為黨校教育培訓工作的主要師資力量,直接面對的就是我們的黨政領導干部,是我們黨的“布道人”。黨校教師的政治立場、道德素養、專業水平直接影響著黨校教育培訓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強調,黨校承擔著為領導干部補鈣壯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務,必須堅持黨校姓黨的根本原則,要更加重視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因此,作為黨校姓黨、黨校教師姓黨的踐行者,黨校教師應當做“三個表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學員不斷進步。
黨校因黨而立、因黨而辦、因黨而興、因黨而強,其性質決定了黨校教師不同于普通高校老師,除了要有較強的專業素養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明確的政治方向、堅定的政治信仰、敏銳的政治覺悟,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
首先,黨校教師要有明確的政治方向。要帶頭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觀點,深刻領會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從理論和實踐、歷史和邏輯的統一上加深理解,系統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內涵,深入學習和貫徹好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的精神,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由此才能保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其次,黨校教師要有堅定的政治信仰。鄧小平同志在總結中國歷史經驗時曾深刻地指出:“我們過去幾十年艱苦奮斗,就是靠用堅定的信念把人民團結起來,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奮斗。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凝聚力。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一切。”堅定的政治信仰是我們黨克服各種困難的勝利之本,作為黨校教師更應該有堅定的政治信仰,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信念,做到對黨絕對忠誠,堅決擁護黨的領導,維護黨的形象,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熱愛黨校教育培訓事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做一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忠誠布道者。
再次,黨校教師要有敏銳的政治覺悟。在“互聯網+”、“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信息資源鋪天蓋地,思想觀點呈多元化發展,黨校教師更應該比普通群眾站得高、看得遠、看得透,把握當前政治形勢,注意社會思想動態,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去分析問題、鑒別是非,決不能信口開河、人云亦云。必須始終保持理論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堅定,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敢于和一切詆毀黨的形象、抹殺黨的功績、損害黨的榮譽的行為作斗爭,自覺維護黨的權威和公信力。
黨校的學員是廣大的黨員干部,他們大多數來自改革開放第一線,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能,要與他們如切如磋,實現教學共長,黨校教師必須具有更高的專業理論水平,才能做到學高為師、行為世范。那么,長期的知識積淀,扎實的專業功底,淵博的綜合知識是黨校教師必須練好的“基本功”,是其傳道、授業、解惑所必須具備的內在要求。因此黨校教師必須做好與知識終生相伴的準備,不斷的鞭策自己努力學習、刻苦專研,找準自己的專業研究方向,博采眾長,兼容并包,形成自己的專業理論體系,煉就深厚的專業理論功底;與此同時,因為往往面對的是實踐中亟需解決的社會問題,其綜合性較強,覆蓋學科較廣,所以黨校教師必須拓寬知識面,擴大信息量,學會跨學科研究問題,始終保持對前沿性、創新性的綜合知識的追蹤了解,由此才有可能在教學、科研、資政中提出有建設性意義的綜合性觀點和建議。
黨校教育培訓工作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黨員干部在黨校集中學習,就是為了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那么,對于黨校教師來說,除了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外,還要善于理論聯系實際,把理論知識學活、教活、用活,引導廣大學員在工作中去運用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分析、解決現實中的實際問題。黨校教師練好專業“基本功”外,還必須深入基層,了解基層,勇于實踐。尤其是我們的年輕黨校教師,更應該利用黨校的資源優勢,深入部門、鄉鎮街道,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或者到經濟發達的地區掛職鍛煉,參觀考查,積累實踐經驗,形成知識的良性循環,把高等教育學得的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又用實踐鍛煉積累的寶貴經驗反過來促進理論知識的提高。唯有如此,我們黨校教師才能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將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引導學員們到現實中找“活”例子,在理論中總結“新”觀點,從而讓黨校的教育培訓深入淺出,達到較好的培訓效果。
黨校教育培訓,絕對不可能是簡單的知識灌輸,因為學員們有其獨特的實踐經驗和成型的價值體系,其聽課學習具有很強的選擇性、目的性和實踐性。黨校教學往往以專題教學為主,而且題目相對來說都比較宏觀,在課堂有限的時間里要把所授課程的方方面面都講得鞭辟入里是不可能的。因此,黨校教師必須與廣大的黨員干部多交流、多溝通,深入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需。在教育培訓前,要主動了解學員們的學習需求和思想動態,從而更好的把握教學的主次輕重;在教育培訓中,主要分析與理論體系直接相關的內容、與學員工作生活密切聯系的焦點話題、疑難問題以及實踐中存在較大分歧的社會問題等;在教育培訓結束后,要進行科學的教學評估,及時的跟蹤回訪,聽取學員們的教學意見和建議。通過這種方式,黨校教師才能夠用自己儲備的專業知識去真正的啟發學員,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把其需要的專業知識、多維的思維方式、不同視角的實用觀點傳遞給學員們,從而引起學員們的思考和共鳴,主動的將培訓內容轉化為今后完善工作的前進動力、部署工作的大體思路和破解難題的運行能力。
在清楚培訓內容的主次取舍后,黨校教師還應當注重教學方式的改進和創新。黨校教育培訓的學員往往思維敏捷、思想活躍、參與意識較強,普通高校里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黨校學員的需求。黨校教師在教學時應當根據具體授課內容的需要,精心的設計教學流程,豐富教學的方式方法,比如采用研討式教學、案例式教學、現場教學等等,或者利用先進的教學設備、結合教學內容,開展情景模擬教學、角色互換教學、桌面推演教學等等,從而加深學員的培訓印象,活躍黨校課堂氣氛,帶動學員參與互動,啟發學員積極思考,使其認識得到深化,思想得到升華。
總之,作為黨校姓黨、黨校教師姓黨的踐行者,黨校教師只有做到“三個表率”,為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才能無愧于黨校教師的光榮身份,才能無愧于黨和國家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
責任編輯:徐芳
D261.41
A
1674-1676(2016)04-0105-02
楊柳(1985-),女,重慶萬州人,中共重慶市萬州區委黨校法學教研部副主任,講師,法學碩士,研究方向為應用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