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辛妙(芬蘭)
?
讓孩子在大自然中實現(xiàn)"不可能"
文|唐辛妙(芬蘭)
大自然造就了很多神奇的景觀,也能讓孩子發(fā)生奇妙的改變,比如從柔弱變得堅強,從膽怯變得勇敢。因為在孩子與大自然的互動中,可以汲取到自然生命成長的能量,同時也將調(diào)動出他自己最大的潛能去適應它。
兒子Mikko是個特別愛生病的小家伙,從出生到3歲,幾乎每個月都要生病,到秋冬的時候就更是反復感冒,我都要被折磨瘋了。
我老公是芬蘭人,外派到中國工作,其實他非常熱愛中國文化,也喜歡中國美食,但隨著Mikko年齡增長,他歸心似箭。原因是我家附近都沒有一塊可以供他和兒子痛快踢球的草地,也沒有能撒歡奔跑的樹林,他很郁悶。對于去芬蘭生活,我則非常擔憂:那邊冬天天氣寒冷,兒子會不會更容易生病?但是,芬蘭教育水平全球第一又是有目共睹,既然有這樣的條件,我當然不想放棄。而且說實話,因為愛生病,Mikko很少有戶外活動,不僅看起來柔柔弱弱,也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有點兒孤僻。我希望換個環(huán)境,能讓他的性格也有些改變。
我們到芬蘭后沒多久,就選擇把Mikko送進幼兒園,希望他盡快適應生活,過語言關(guān),我也要每天去上半天的語言課。Mikko的幼兒園就在我們居住的小鎮(zhèn)的最外側(cè),幼兒園的后面是一座小山。當時我聽說幼兒園經(jīng)常會組織小朋友們徒步登山,并沒有太在意,因為我想Mikko的體質(zhì)肯定也“不可能”參加這樣的活動。
但是很快我就發(fā)現(xiàn)我錯了,首先是Mikko的幼兒園不是像我們國內(nèi)的學校只有春游或秋游的時候才去登山,而是每天下午都去徒步登山!只是根據(jù)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設定了不同的線路。Mikko所在的小班走的是幾條平緩的山路,但是距離也有3~5公里!不過在整個過程中,孩子們會被組織做很多游戲,比如撿樹葉,找老師藏在樹叢中的禮物,尋找小松鼠或者野兔的痕跡,在小湖邊扔石頭。所以,幾乎每天下午,孩子都是在戶外度過的。其次,是Mikko適應得很好,完全突破了我預料的那些“不可能”,他完全能跟上團隊徒步的速度和節(jié)奏,語言關(guān)也過得比我要快得多。最重要的是,整個夏天他沒生病,我們都很開心。與大自然天天親密接觸的他,也變得開朗和樂觀,因為大自然的很多話題,幫他交了不少好朋友。有時候,周末孩子們會約著讓我們帶他們?nèi)ド鐓^(qū)圖書館,在書里或PAD上找關(guān)于某些植物或動物的資料,準備周一徒步時再去驗證。
秋冬,芬蘭進入相當寒冷的季節(jié),每天的最高氣溫也只有0℃左右,幼兒園的戶外活動在我看來又成為“不可能”。可誰知道,整個冬天,幼兒園依然保持著每天下午外出的慣例,雪季之后,還把戶外課改為組織孩子去附近的滑冰場或滑雪場滑冰、滑雪、打冰球、玩雪橇。每件事都一次次地挑戰(zhàn)著我的“不可能”限度,還好,老公總是淡定地告訴我他就是這么長大的。更神奇的是,Mikko居然也沒生病。最多就是早晨起床時打幾個噴嚏,傍晚接回家時依然活蹦亂跳,喋喋不休講述著當天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有趣的事:知道了如何辨別蘑菇,學會了判斷風向,學會了倒著滑冰……
度過了芬蘭的冬天,我發(fā)現(xiàn)Mikko明顯變了,不再是那個愛生病的柔軟的小男孩,而成了一個健康、活潑、樂觀的孩子。而且,他的性格也變得更像芬蘭的冬天,非常堅毅而自信,從不畏懼任何挑戰(zhàn)。很多被我自然歸入“不可能”模式的事,在他看來都不是問題。“我相信我能做到”成了他的口頭語,無論是徒步穿越15公里的野生森林,還是參加制作中國菜展示。
芬蘭教育的優(yōu)秀,教師素養(yǎng)功不可沒,但在我看來,更是它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所致。嚴酷的大自然讓孩子有機會在其懷抱中發(fā)揮出自己的潛力,極度的寒冷給了孩子堅韌的個性和耐力。
讓大自然成就每一個孩子嚴寒、酷暑都不應該是我們疏離大自然的理由,只要做好提前的細致呵護,反而是很多嚴酷的自然狀態(tài)更能讓孩子發(fā)揮出內(nèi)在的潛能,成為更好的他自己!
大自然當然不會總是“和顏悅色”,但是,看起來不那么美好的大自然卻有著非常大的魔力,不僅能讓孩子的身體變得強健,也會更具備適應力。人類從來都不是完全屈服于自然,反而是能夠在不同的自然狀態(tài)中發(fā)揮出平時并不一定有機會展現(xiàn)的潛能,孩子也一樣。
孩子的自信心是在不斷完成挑戰(zhàn)自我的基礎上培養(yǎng)出來的,而大自然特別喜歡給孩子這樣的機會。登上山頂,學會了辨認某種植物,戰(zhàn)勝嚴寒……當孩子處在大自然中,總是面對360°全新挑戰(zhàn),每一次發(fā)現(xiàn)新事物,每一次探索都是完勝。在這樣不經(jīng)意的挑戰(zhàn)—勝利—更多挑戰(zhàn)的循環(huán)中,孩子收獲了自信心,也變得更加樂觀。
在教育中,我們往往掌握不好鍛煉孩子堅毅品質(zhì)的度,輕了是縱容,重了是壓制。而看起來不那么可愛時的大自然卻可以成為鍛煉孩子的最好“嚴師”,在嚴厲中不失有趣,在冷峻中不失希望。比如漫天飛雪的天氣雖然嚴寒,卻好看、好玩;狂風呼嘯時,卻會是陽光普照。張弛有度的大自然會讓孩子感受到“風雨后有彩虹”的美好,體驗到因堅毅信念而收獲的成功與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