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岳小勇
“商+投”模式下創新驅動投資銀行業務
文‖岳小勇
商業銀行應從戰略上明確發展投行業務的高標定位,要實現商業銀行業務和投行業務的整合、聯動和協同
新時期下國內金融市場呈現深刻的變化,政策、環境諸多變化使商投互動模式下的投行業務創新成為值得探究的課題。商投互動衍生為廣義和狹義兩種模式。廣義的商投互動是由商業銀行自身信貸及投行業務與外界券商、基金合作形成的“商+投”模式;狹義的商投互動則是指商業銀行綜合化經營下內部資產信貸業務與投資銀行業務之間相互扶持形成的“商+投”模式。
回顧商業銀行投行發展,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如投行業務發展定位有待提升、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等。要打破我國投行的發展瓶頸,亟待通過對盈利模式、投資機制以及渠道管理等方面進行創新,從而真正促使投行業務轉型,成為商業銀行發展的強勁力量。
國外商業銀行開展投資銀行業務主要有兩種模式:美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和德國全能銀行模式。
美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典型代表是硅谷銀行。一般來說,由于傳統商業銀行體制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自身特點等原因,科技型中小企業較難在商業銀行獲得融資,極大地限制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然而在全球的商業銀行中,美國硅谷銀行金融集團卻成為了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投融資服務的最為成功的金融機構之一,關鍵就在于硅谷銀行正確地看待并處理了風險與收益的關系。一是加強與創投基金聯動,處理好風險的問題。硅谷銀行金融集團通過為創投基金提供開戶和基金托管等服務,直接投資或貸款給創投基金、創投基金投資的企業等方式,與創投基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形成戰略聯盟。銀行可以根據合作中獲得的企業信息,來基本判斷創業企業的管理團隊、商業模式和發展前景是否得到認可;二是發展可認股選擇權業務,處理好收益的問題。硅谷銀行金融集團每年除了能得到高于一般貸款的利息收入外, 還通過對企業行使期權、認股權或進行股權投資等獲得額外的投資收益來彌補業務的高風險;三是開發信貸風險審批系統,處理好風險與收益匹配的問題。硅谷銀行依托十多年的歷史數據,開發了信貸風險評級模型,進行資產組合和風險定價,以實現風險與收益的有機匹配。
德國全能銀行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德意志銀行。德意志銀行在全能銀行模式下投行業務取得了快速地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整體經營,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一是部門考核導向。德意志銀行的業務架構從強調地區責任向部門責任轉移,銀行設立公司與投資銀行部門,專門負責公司與機構客戶。從系統投行業務條線看,強調部門責任的業務架構能更好地將業務發展的政策措施、方向路徑等一以貫之,從而實現投行業務的最大發展;二是共享客戶資源。不同部門之間可以共享客戶資源,并且事先約定收入分享機制。當客戶經理在為客戶提供貸款時,如果發現客戶還有股權融資、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或者重組并購等需求時,再把客戶推薦給投資銀行部,可以實現客戶、投資銀行部和本部門三方收益的最大化;三是整體經營風險降低。通過全球化并購,德意志銀行的多項控股或收購交易,加強了其在保險、交易和資產管理方面的業務能力,收入來源多樣、結構調整,大大降低了銀行整體經營風險。
從上述兩種模式分析,可以得到三點啟示:一是團隊建設與盈利模式革新是提高商投互動模式下投行業務持續創新的必經之路;二是機制創新是商投互動模式下投行業務全面創新的有效手段,包括組織機制、激勵機制等;三是整合內外部資源是商投互動模式下投行業務開展開放式創新的有利抓手。
以投貸聯動為抓手,開創傳統信貸業務紅海中的藍海。
一是以財務顧問為主的“跟投”模式。商業銀行可以在全國范圍內,選擇品牌實力較強、專業水平較高的私募股權(PE)機構與其緊密合作,在商業銀行的優質信貸客戶中,篩選符合PE機構投資標準的企業推薦給PE機構進行投資。商業銀行以“財務顧問”的身份介入,不直接承擔資產風險,幫助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與融資人牽線搭橋,最終融資人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否能達成共識、建立合作,由雙方獨立決定,而銀行的角色是為搭建平臺以便雙方溝通、協商。此外, 商業銀行會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進行托管,以其他商業銀行服務助推被投資企業上市,從中分享股權溢價收益。
二是對PE機構授信的“跟貸”模式。
以顧問業務為核心,打造投行業務重點產品線。
一是股權融資業務產品線,包括夾層融資(回購型股權)業務和Pre-IPO基金業務。夾層融資是金融創新的一個新領域。夾層融資見效快,可以充分發揮商業銀行理財資金的優勢,商業銀行基層分支行有業務運作的動力。越來越多的PE機構開始轉型進入夾層融資領域。在開展Pre-IPO基金業務時,要選擇在股市行情不佳時開展,以較低價格投資,大量儲備擬上市項目,待資本市場復蘇時贏取高額回報。在價值導向上,要堅持以高成長企業為投資標的,借助PE機構的專業能力為其提供戰略規劃、稅務設計等增值服務,掙“成長”和“服務”的錢而不是簡單掙套利的錢。在合作機構選擇上,要選擇與管理能力優秀的PE機構合作,鞏固銀基關系,不斷探索業務空間。
二是并購重組業務產品線。打造并購重組業務產品線,要從簡單地提供并購貸款轉變為向企業提供并購前估值、并購中融資、并購后整合等全過程顧問服務。可將上市企業、擬上市企業和走出去企業作為三類重點客戶群。對于上市企業,一方面要密切關注大股東參與的定向增發,對于定向增發后持股比例超過30%的大股東,要積極為其提供并購貸款,支持其參與定增;另一方面要積極關注上市公司的并購項目,梳理具有超募資金的上市公司,圍繞其產業鏈上下游,為其提供并購顧問服務;在業務模式上,可采用“股票收益權+并購融資”模式,在符合相關政策、做好保障措施前提下,利用其母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權或其他股權,設立收益權信托并由商業銀行理財資金池對接,幫助客戶實現戰略擴張。對于擬上市企業,可采用“Pre-IPO基金+并購基金+并購貸款”等聯合并購體模式,由基石投資者、戰略投資者、財務投資者和銀行組成并購財團,為該企業收購其由于財務報表、法規限制等因素暫時不便持有的某些資產并進行培育,在企業上市后通過定向增發或現金并購將該資產裝入上市公司,解決企業的資本運作難題。對于“走出去”企業,可采用“并購顧問+境外融資”模式,充分利用大型商業銀行境內外聯動系統資源,由境內分行擔任并購顧問,境外分行提供境外并購貸款,境外投行對海外企業進行培育并保薦上市。
(本文原載于《中國銀行業》雜志)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上海分行
1992年8月28日,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國人民銀行批準設立,并于1999年成為首家規范上市(股票交易代碼:600000)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良好的業績、誠信的聲譽,使浦發銀行成為中國證券市場中備受關注的上市公司。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上海分行于2006年4月19日正式成立。目前下轄125家營業網點,數十家離行式自助銀行,上百臺散點式ATM、XDM機具,結合電話銀行、網上銀行,浦發銀行在全上海區域構筑了綜合客戶金融服務網絡,為廣大公司和個人客戶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現代化金融服務,為上海經濟建設不斷做出貢獻。
地址:上海浦東南路588號 郵編:200120
電話:68887000 傳真:6888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