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8歲的胡女士在體檢時主訴,近來有頭暈、頭痛等不適癥狀,測量血壓為155/92毫米汞柱,她既往無高血壓病史,也否認有高血壓家族史。主診醫師仔細詢問病史后,了解到胡女士長期服用避孕藥,考慮她為藥源性高血壓,建議停用口服避孕藥后復查血壓。
常見引起血壓升高的藥物有以下幾類:
一、激素類藥物激素類藥物如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強的松、強的松龍、醛固酮、去氧皮質酮、雌二醇、睪丸酮、苯丙酸諾龍、康力龍等可引起血壓升高。另外,常用中藥甘草的有效成分是甘草次酸,化學結構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生胃酮、胃復安的化學結構和醛固酮類似,也可導致血壓升高。
二、含鈉鹽的藥物含鈉藥物如大量或長期應用,可因鈉攝取過多,體內水鈉潴留而使血壓升高。此類藥物有青霉素鈉鹽、氯化鈉、碳酸氫鈉、頭孢哌酮、生理鹽水等。
三、解熱鎮痛藥特別是非甾體類抗炎藥,如消炎痛、炎痛喜康、布洛芬、萘普生等。這類藥物都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共同機制,使用后可導致擴張血管的前列腺素及其衍生物分泌減少,水和鈉潴留于體內,致使血壓升高。
四、抗菌藥物如紅霉素、利福平、丁胺卡那霉素、滅滴靈、吡喹酮以及痢特靈、優降靈、丙米嗪、苯環丙胺等。這類藥本身不會升壓,但和大量含酪胺食物,如紅葡萄酒、啤酒、臘肉、干魚、干乳酪、柑橘、菠蘿、香蕉等同時食用,就具有升壓作用,甚至會導致高血壓危象。
除上述藥物種類外,臨床上常見的還有治療肝炎的藥物強力寧,對血管平滑肌具有直接收縮作用的麥角新堿、普魯卡因、麻黃素、鼻眼凈以及大多數含有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藥等。
但也不是所有服用這些藥物者都會引起血壓增高,只有一些敏感的人群會出現。一般來說,肥胖、高脂血癥、糖尿病,或本身有妊娠高血壓、高血壓或心臟病家族史的人更易發生,尤其是有這些隱患的女性,如前面所述的胡女士,就是服用避孕藥引起血壓增高的。
預防藥源性高血壓主要是謹慎應用上述藥物。一般情況下,單純因藥物引起的高血壓,只要停藥后即可逐漸恢復正常,關鍵在于早發現,早停藥,不可麻痹大意。因此建議患者體檢或就診時主動向醫師介紹自己目前的服藥情況,以便醫師做出準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