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洋子 田皓奕
?
如何講好經濟新常態下的河北故事
□景洋子田皓奕
摘要: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發展階段,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河北媒體要從地區實際出發,研究新問題、適應新形勢、拿出新舉措,講好經濟新常態下的河北故事,為河北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河北媒體;京津冀一體化;創新創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的行程中第一次提及“新常態”。為了幫助社會更好地認識、理解與適應經濟新常態,主流媒體需要對新常態的內涵作出準確而深刻的解析與引導。這要求新聞報道及時傳遞黨中央、省委省政府決策精神,對其進行全面而詳細的解讀。
2015年初,《河北日報》發表的社論《同商創新發展大計實現河北綠色崛起——熱烈祝賀省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開幕》指出,對河北而言,轉入新常態后的趨勢性變化更為明顯,要把創新發展作為貫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條主線?!逗颖比請蟆房l的《增量調整:蓄積發展“新勢力”——新常態下我省加快創新發展推動綠色崛起述評》,通過評述河北省產能攻堅戰的新產業、新產品、新主體、新空間,深刻反映全省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大趨勢,該述評有力地振奮了全省創新發展、綠色崛起的精神勁頭,增強了干部群眾適應經濟新常態的信心。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是河北面臨的最寶貴的歷史機遇,它將對河北省“十三五”乃至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全方位歷史性的推動作用和積極影響,把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工作主線,是新常態下河北經濟社會發展的應有之義。
2015年9月7日《河北日報》開設“搶抓新機遇建設新河北”專欄,大力宣傳全省努力保持政治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的新進展、新成效,引導全省干部群眾把思想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把心思集中到發展上來,把力量凝聚到發展上來,為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開創河北工作新局面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9月12日推出“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奮發作為、協同發展”專欄,圍繞省委中心組學習會作出的一系列新決策、新部署、新要求,及時反映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省委中心組學習會精神的新進展、新成效和河北省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思路、新探索,努力在全省營造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濃厚氛圍。經過10年的科技攻關,河北歐獅頓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成功研發出傳統潤滑油替代產品——水基金屬加工液,攻克了特種機械潤滑油不能長時間使用的難題,《滄州:全力建設“創新之城”》就報道了這一生動例證?!督ㄔO教育園區拉動縣城“長大”》則講述了寬城滿族自治縣縣城教產城三化實現一體發展的過程,在寬城,農村孩子享受到了同城里孩子一樣的優質教育資源。百姓通過這些報道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新河北,愈發感受到京津冀一體化帶來的益處。
在當前大背景下,河北省鋼鐵、建材等“吃飯”產業以規模擴張為主的發展模式不可繼續,其對全省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明顯減弱。依靠創新驅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形成新的增長點,成為河北省經濟穩中有進、縮小與京津發展差距的最緊迫任務。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經成為新常態下經濟增效產業升級的有力引擎,這將極大地推動經濟轉型、釋放社會活力。河北媒體要立足本土特征,注意從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模式創新、協同創新、業態創新、機制創新等方面,報道河北省涌現出的典型做法和先進經驗,從而引導各地各部門從實際出發,確定產業創新的突破口,努力形成新的增長點。《河北日報》于2015年3月28日起推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專欄,通過《石家莊高新區:謀劃設立河北首家科技銀行》《追夢路上,有幾多期盼——感受省會廣安大街的“創時代”脈動(下)》等多篇報道,反映全省各地創業創新的思路舉措及典型經驗和典型人物,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濃厚氛圍,使創業創新真正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另有《新常態新作為·各市項目建設新亮點》系列報道的《京北崛起“智慧物流園”——承德國際商貿物流園區快速融入“互聯網+”》講述了五年間拔地而起的承德國際商貿物流園區緊跟“互聯網+”形勢,整合平臺,簽約電商的故事。《“協同創新”孵化高端產業集群——保定引來中關村京外首家創新中心》報道了保定和中關村雙方攜手共建京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共建跨區域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的事跡。該系列探訪各市抓好項目、抓大項目的好做法、新亮點,文章例證雖分布各市,但所反映的特點與情況帶有普遍性。
河北媒體要準確研判把握河北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各種約束條件和結構性矛盾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和影響,以及轉型過程中的深層次矛盾等,聚焦短板,突出在薄弱環節上加勁發力,報道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精準把握新聞報道的方向和重點,努力增強河北省發展的協調性、平衡性。
河北省生態系統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尤其是以PM2.5為主的大氣污染不僅嚴重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而且給河北形象帶來了負面效應,對招商引資、新上項目帶來較大影響。生態環境問題集中凸現,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大瓶頸。同時,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綜合指數排在全國第21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居民收入水平與全國相比,處于中下游水平,城鄉收入差距仍然較大。治理環境、改善民生、扶貧脫貧是河北省在新常態下的難題與短板。媒體應大力宣傳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關系的新經驗、新做法,報道著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改革成果,對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予以足夠關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提出破解新思路。《河北經濟日報》2015年12月2日的報道《我省多舉措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指出,省委、省政府從能耗總量大、煤炭占比高的實際出發,把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與節能減排、大氣污染治理、生態保護修復相結合,強力推動低碳型產業體系建設,積極構建低碳型生產方式,加快低碳型能源發展,并通過大力植樹造林,從吸收儲存上增加二氧化碳蓄積?!笆濉鼻八哪?,全省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21%,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二五”目標任務?!逗颖比請蟆?015年6月8日《綠水青山富太行——“溝域經濟”啟示錄》講述了經濟步入新常態背景下,河北省委省政府引導山區農民擺脫貧困,讓太行荒山披上綠裝實現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雙贏的故事。12月3日的《鄉村旅游成我省扶貧攻堅重要抓手》,報道了河北省出臺美麗鄉村旅游示范區標準、開展旅游規劃扶貧公益行動、省級旅游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扶持等一系列做法,充分利用旅游業適用性強、產業鏈長、帶動力大、富民增收效果明顯、剩余勞動力轉移便捷等特性,將鄉村旅游作為扶貧攻堅、富民增收的重要產業來抓。
新常態呈現一種趨勢性、不可逆的發展狀態,是不同以往的、相對穩定的狀態。中國經濟進入新階段,新聞報道也在不斷調整與進步,努力適應新常態。在做好經濟新常態報道的同時,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
報道之“新”。新常態內涵不斷深化,報道也要與時俱進。媒體應深刻學習中央、省委出臺的各項政策,認識河北省經濟發展的特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改變新聞報道思維定勢,探索創新報道模式。在經濟新常態的宣傳中,新聞媒體必須深刻理解新常態的內涵和外延,不要泛泛地把其他領域的問題貼上新常態的標簽,避免給社會大眾帶來困惑和誤導。在尋找新素材的同時,切忌將以往已經存在的舊問題套入新常態的報道模式中,冠之新帽。
報道之“常態”。新常態意味著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下一個與過去30多年高速增長期不同的新階段,除了“新”,它更是一種“常態”。因此,新聞報道應符合階段發展狀態,將新常態文章做長、做久,并逐漸形成符合自身特點的報道模式,不搞“一陣風”,做到久久為功。在具體的報道內容上,不要將一些暫時、單一、偶然的變化和問題也當作新常態加以宣傳。
報道“新常態”。由于web2.0時代的到來,媒介融合發展也成為新聞報道領域的一種常態,“互聯網+”行動計劃更是為傳媒的成長發展添磚加瓦。傳媒人只有努力做到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優勢互補、傳統媒體之間強強聯合,“兩微一端”、數據新聞、線上線下互動等等多種平臺與形式的報道,多方“大合唱”,才能講好河北故事,共同奏響經濟新常態的華美樂章。
(作者均系河北經貿大學人文學院碩士生)
基金項目:2015-2016年度河北經貿大學研究生創新計劃項目校級一般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