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倫稱英語不達標
移民或被驅逐出英國
卡梅倫在《泰晤士報》上的一篇文章中寫道:“長期以來,人們可以只有非常基礎的英語水平就遷移至此,而且不被要求提高。我們將改變這一做法。我們現(xiàn)在要說:如果你不提高英語口語的流利水平,那可能影響你留在英國。”
卡梅倫說,雖然英語語言技能差與極端主義之間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但是那些無法融入英國社會的人更容易受到極端思想的操控。他還提出,差勁的英語水平可能使人們“更容易”受“伊斯蘭國”這類組織的蠱惑。
報道稱,卡梅倫說這番話的時候,他領導的中右翼保守黨啟動了一項耗資2000萬英鎊(約合2850萬美元)的語言基金,幫助身處隔絕社群的女性,這是英國政府為推進社會融合采取的行動之一,移民法規(guī)已經強迫移民在進入英國與配偶共同生活之前學會說英語。
但是,卡梅倫說,這些人在英國生活了兩年半以后可能面臨進一步的測試,以確保其語言能力在提高。
他對英國廣播公司電臺說:“你如果不提高語言水平,那就不能確保繼續(xù)留在英國。人們來到我們的國家,他們有相應的義務。”
聯(lián)合國起草自動駕駛安全標準
日內瓦與談判相關的消息人士1月18日表示,在日本和德國提出建議之后,聯(lián)合國負責車輛管理的機構已經開始起草一套新的國際安全法規(guī),對自動駕駛汽車技術進行規(guī)范管理。
新法規(guī)的出臺很可能給這個全球汽車生產商近年來都在下大力氣研發(fā)的領域帶來商業(yè)可行性。
聯(lián)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框架下的一個部門——世界車輛法規(guī)協(xié)調論壇正在為包括日本、歐盟成員國和美國在內的50多個國家制定車輛安全標準。
據悉,公路駕駛相關規(guī)定最快將于明年3月被采用。
日本汽車制造商計劃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召開之時,讓自動駕駛汽車成為日本高速公路上的常見交通工具。這些新法規(guī)的出臺將會助它們一臂之力。
消息人士稱,迄今為止,日本一直都在世界車輛法規(guī)協(xié)調論壇上推動關于安全標準的討論。這就意味著,日本公司很可能最終引領全球自動駕駛技術的發(fā)展。
日本外務省欲“修改”美國教科書遭拒
美國媒體1月15日報道,日本外務省去年年底曾要求美國一家主流出版商對其出版的美國學校教科書中有關“慰安婦”內容作出修改,理由是有關說法與日本政府的立場“有出入”。出版商給出的答復是,教科書中有關“慰安婦”的內容是歷史事實,出版社堅定不移地支持既定說法。
美國《華爾街日報》1月15日刊登日本外務省的一份聲明,證實日本政府去年12月中旬通過日本駐美外交機構對美國麥格勞-希爾公司提出交涉,希望這家主流出版商的管理層就出版的歷史教科書《傳統(tǒng)與遭遇:環(huán)球視角看過去》作出“修改”。
按照日本外務省的說法,書中關于“慰安婦”的說法存在“嚴重錯誤”,“有關描述與我們國家(日本)在‘慰安婦問題上的立場有出入”,因而要求對方修改書中章節(jié)內容。
接受《華爾街日報》求證時,麥格勞-希爾公司證實了日本外務省的交涉要求,稱日本政府的代表主動聯(lián)系出版社,“要求公司對其中一個出版物有關‘慰安婦的描述作修改”。
不過,麥格勞-希爾公司并未答應日方要求。“(我們的)專家學者都堅定支持‘慰安婦這一歷史事實,”出版商高層表示,“我們毫不猶豫地支持(出版物)作者的研究、陳述以及有關說法。”
法新社報道,日本政府近年來謀求在海外粉飾日本在二戰(zhàn)中的不光彩歷史,但就有關歷史向一個外國出版商提出交涉的舉動頗為罕見。
“星球防御”
成防務市場新熱點
如果有什么東西比國防更重要,那就是星球防御。
太空中有一些物體可以將人類徹底毀滅。它們是小行星和彗星。一個比平均尺寸大一些的小行星或彗星如果撞擊地球,其威力將相當于美國、俄羅斯、中國和地球上的其他核國家同時引爆它們所有的核武器。
今年1月,美國航天局相當?shù)驼{地啟動了它的星球防御協(xié)調辦公室。它受命找到那些可能朝地球飛來的天體,并在可能的情況下阻止這些天體撞上地球。
最近通過的2016年預算就為星球防御協(xié)調辦公室劃撥了5000萬美元的資金。這筆錢是過去用于發(fā)現(xiàn)“近地”天體并減輕它們可能造成的災難所撥款項的5倍。
大型國防承包商——尤其像波音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雷神公司和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等有太空業(yè)務的企業(yè)——將最可能在這個新興的防務市場競爭合同。
迄今為止,人們已經發(fā)現(xiàn)了13500多顆不同大小的近地天體。美國航天局的一份新聞稿說,這還沒有算上尚未被發(fā)現(xiàn)的近地天體。
人類首次成功實現(xiàn)“二手火箭”發(fā)射再著陸回收
由美國亞馬遜公司創(chuàng)始人、億萬富翁杰夫·貝索斯創(chuàng)建的藍色起源公司發(fā)表的聲明說,該公司當天從位于美國南部的西得克薩斯基地,用“新謝潑德”火箭將其攜帶的無人載人艙發(fā)射至距地面101.7公里的高處,剛好超過所謂的卡門線,之后火箭及載人艙均成功軟著陸,可以回收再利用。卡門線位于海拔100公里處,通常用來作為太空與地球大氣層的界線。
該公司同時公布了著陸視頻,并在視頻中說:“第一枚飛過卡門線并返回地球垂直降落的火箭……現(xiàn)在成了第一枚兩次完成同一任務的火箭。”
據該公司介紹,當天的發(fā)射使用的就是去年11月發(fā)射的那枚火箭,只不過更換了火箭攜帶的載人艙的降落傘以及一些點火器,并做了一些功能以及電子設備方面的檢查,并升級了幾個軟件。
本次回收最主要的一個改變是,火箭上次落到降落場的中心位置,而此次只是讓火箭返回一開始時瞄準降落場中心位置,但最后可落到降落場上任何方便的位置,以減少不必要的校正工作。聲明說,這種著陸策略與飛機著陸差不多,不一定要完全對準中心位置,偏離中心一點點也沒有問題。這種新策略增加了調整空間,提高了火箭在低空抵御風干擾的能力。該公司表示,今年將會“一次又一次”進行“新謝潑德”亞軌道火箭的發(fā)射回收試驗。
傳統(tǒng)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因而比較昂貴。火箭一旦能夠回收,只要稍加修復,重新加注燃料便可再次發(fā)射,能大大降低發(fā)射成本。
軍機:“中國制造”走出去的新名片
2016年伊始,中國與巴基斯坦合作研制的FC-1“梟龍”(巴方稱為JF17“雷電”)戰(zhàn)斗機項目傳出好消息:尼日利亞政府訂購3架該型戰(zhàn)斗機,將成為“梟龍”的首個國外用戶。在此前后,斯里蘭卡、阿塞拜疆、緬甸可能引進梟龍的消息也不斷見諸國際媒體,斯里蘭卡的采購意向甚至已進展至最終階段。盡管尼日利亞的訂單數(shù)量不多,但這依然是中國航空軍貿的一個里程碑,使中國正式進入現(xiàn)代化戰(zhàn)斗機的國際市場。而多個國家對“梟龍”以及其他中國軍用飛機表現(xiàn)出的興趣,也讓人們看到一種趨勢:隨著中國制造業(yè)的升級,繼高鐵、核電之后,軍用飛機有可能成為“中國制造”的又一張新名片。
從總體來看,中國航空裝備在國際市場上是有許多優(yōu)勢的,如相對低廉的價格(既包括裝備價格,也包括訓練與服務費用)、較好的俄系與美系分系統(tǒng)兼容性、相對低的維護要求、靈活的交易方式、不設政治附加條件、零部件不受歐美禁運影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