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如果僅僅只在廣場舞這一個興趣點上挖掘,其用戶價值并不算大,然而廣場舞大媽的重要屬性就是掌握家中財政大權——養生、理財、旅游、采購等等事項,都需要她們決策。所以廣場舞作為一個興趣的切入點,之后的業務發展空間巨大。
在人們的印象里,似乎家門口的廣場上那些隨著《小蘋果》的音樂扭動身軀的大媽們不會和時髦的“移動互聯網”、“創業”劃上等號。但創業者不這么認為。
在大福廣場舞創始人方惠日前發布的一份《中國廣場舞行業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里,他估算的中國廣場舞大媽群體總數在1億人左右?!叭绻麅H僅只在廣場舞這一個興趣點上挖掘,其用戶價值并不算大,然而廣場舞大媽的重要屬性就是掌握家中財政大權——養生、理財、旅游、采購等等事項,都需要她們決策。所以廣場舞作為一個興趣的切入點,之后的業務發展空間巨大。”方惠的那段話用創投圈的口吻來說就是:廣場舞是連接1億大媽的入口,背后則通往萬億級的巨大市場。
一支在地下室排練的廣場舞隊
成立于2003年的紅楓葉舞蹈團是北京回龍觀社區最有名氣的舞蹈隊,去年,她們在二百多支隊伍中脫穎而出,獲得了中信銀行舉辦的第二屆“中信紅·幸福廣場舞大賽”的三等獎。今年的第三屆大賽,她們已經拿到了初賽和半決賽的第一名。
除了中信銀行舉辦的比賽之外,像這樣的比賽紅楓葉舞蹈團今年參加了三個,另外兩個是華夏銀行和光大銀行各自舉辦的廣場舞大賽。再加上去敬老院、兒童節或者商場開業等的演出,2015年她們一共進行了30場演出。
靠大媽賺錢的則是舉辦比賽的銀行。中信銀行舉辦的“中信紅·幸福廣場舞”大賽今年已經是第三屆,參加比賽的隊伍數量比去年翻了一倍,超過500支來自北京各地的舞蹈隊參加比賽。而2016年,中信還會繼續擴大規模。其中的原因是,“中信銀行從中嘗到了甜頭兒,2014年(在大媽身上)賣出了不少理財產品”。
事實上,廣場舞大媽們的“生產力”遠不止于此。
創辦“中國廣場舞聯合會”的明星老師
在銀行和新出現的創業者之前,有些走得快的人早已吃到了螃蟹。比如有著“中國廣場舞聯合會”主席頭銜的楊藝。和楊藝有過來往的人用兩個詞來形容他——“聰明”、“商人”。
1990年,楊藝在央視開辦的《聞雞起舞》欄目里,擔任第一個教交誼舞的人,直到2008年欄目被關停,整整18年。
商人楊藝主要靠做節目賣錢。在央視火了之后,楊藝擔任制片人兼導演,和北京電視臺合作了一檔新的舞蹈節目《翩翩起舞》。節目做出來之后不止在北京電視臺播出,還被賣給其他的電視臺。楊藝從中獲得廣告、節目版權收益。用楊藝的說法,在1998年至2008年間賣的DVD光盤使得他走上個人財富巔峰。
除了交誼舞、拉丁舞,在十數年的教舞過程中,社會大眾間流行什么舞種,楊藝就會拍相應的舞蹈。他把這些教學視頻轉錄成光盤,向大眾售賣。楊藝稱自己當年一年光盤的銷售量能達到1億張,因為他是這些舞蹈教學光盤的唯一內容供應商。
從2006年開始,楊藝開始在《聞雞起舞》教廣場舞,但廣場舞在2011年之后大范圍普及并引發社會熱議的渠道越來越多地集中在了互聯網上。同時也涌現了數十個舞跳得好的網絡紅人。
楊藝意識到廣場舞的話語權不再集中在他一個人身上后,便又一次發揮了他的商業才華,于2011年在香港注冊了中國廣場舞聯合會有限責任公司,自封為“主席”。這家公司在大陸地區名字叫“中國廣場舞聯合會”。楊藝再一次把話語權往自己身上靠攏的目的達到了。在“中國廣場舞聯合會”這個名頭之下,那些在網上有了名氣的明星廣場舞老師漸漸被楊藝拉攏到自己旗下。
賣廣場舞服裝是楊藝實現變現的方法。廣場舞大媽們買服裝的渠道主要通過淘寶店鋪。方惠在《報告》里給出了一家店鋪的銷售數據:成交單數為273單,客單價為266元,銷售收入為72618元。更關鍵的數據是,直接搜索該老師的名字進入店鋪完成下單的客戶比例高達70%。
巨大的明星引流效應使得明星老師們紛紛開店售賣舞蹈服裝。
一家不怕燒錢的公司
2015年年中,38歲的呂俊明在杭州創辦了恰恰廣場舞,33歲的劉應龍在北京創辦了舞動時代,27歲的范兆尹在蘇州創辦了就愛廣場舞,90后方惠在杭州創辦了大福廣場舞,這些創業公司幾乎在同一時間出現。
雖然劉應龍或者范兆尹都不愿透露自己的商業模式,但目前所有的創業公司在打造產品時都離不開廣場舞視頻。如果說廣場舞是連接大媽的入口,廣場舞視頻就是打開這個入口的鑰匙,而且是唯一一把。
從目前來看,將這把鑰匙握得最緊的是糖豆網。糖豆網在2012年的時候是CC視頻旗下的一個生活門戶類型的網站,廣場舞只作為其中的一個頻道。在3年的發展過程中由于看到廣場舞的增長趨勢,2015年,糖豆網砍掉了網站上其他頻道,成為專門的廣場舞視頻網站。此前的糖豆網也只是CC視頻下面的一個事業部,在此次調整過后,糖豆網獨立為一個公司,CC視頻的創始人張遠任職CEO,以前主做B端業務的張遠將重心放到了C端廣場舞大媽身上。
早三年起家并且基于母公司視頻技術的優勢,糖豆網日覆蓋人數102萬,PV478萬,在廣場舞網站中排名第一。這個數字對其他2015年從0開始吸引用戶的創業公司來說,無疑是一座大山。
在糖豆網和糖豆廣場舞APP上,張遠強調的是產品、用戶和初心。讓中老年人通過糖豆獲得健康和快樂,這便是張遠和他的團隊的初心。為了這份初心,他2015年的投入已經超過了千萬。
為什么不去嘗試盈利?張遠說在中老年人身上,應該放下互聯網人的傲慢,去謙卑地感知他們的需求。在看不清未來盈利模式的情況下,現在就要努力為用戶提供真正的價值,服務好他們,“還遠沒到現在可以收割(的時候)”。
(張曉龍薦自《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