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軍 潘成濤
陽春三月一天的上午八時,竹溪縣公安局蔣家堰派出所戶籍室大門打開。窗明幾凈,各種戶籍業務辦事指南手冊、安全防范提醒傳單被整齊地擺放到辦事臺上。
扎著馬尾辮的90后女警滕筱筱正在檢查她的“百寶箱”——便民服務箱。老花鏡、小針線盒、常用的感冒藥……“一樣都不缺。”她滿意地笑了笑。轉身,她將燒好的開水倒進保溫桶里,這是給前來辦證的群眾提供的飲用水。
“這些事情都要在第一波辦證群眾到來之前做好。”所長羅先鋒介紹說。
辦證大廳陸續來了辦證的群眾。核對信息、按指紋、拍照片、上傳數據到人口信息管理平臺……滕筱筱做得井然有序、忙而不亂。“一筆業務順利的話需要10分鐘左右。”她說。
“現在已經過了辦證的高峰期,但春節和秋季入學的前后幾天最忙,民警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羅所長說。
“不是完全沒時間喝水,是剛參警不久出了一次‘事故,才不敢多喝水了。”滕筱筱挺不好意思地說。
2014年2月,春節后上班的第一天。大廳里呼啦啦來了近百名辦證群眾。一個接一個的業務,讓滕筱筱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到11點多鐘時,實在憋不住的她準備起身到樓下上廁所。“咋剛輪到我,你就要上廁所呢?”一個中年男子抱怨道。“請稍等一下,我馬上就好。”她邊說邊一溜小跑奔向廁所。都說緊行無好步,小滕一腳踩空,左腳崴得“嘎吱”一響,很快就腫起了包。之后的一個多星期里,她沒有吱聲,堅持著頂下了那年的辦證高峰期。
就是那次“事故”之后,小滕得到了一個經驗,只要忙的時候,就不喝水,實在太渴時就抿一口水,潤潤嗓子。
“我們這是山區,老百姓干的活重,很多人的手上長繭子、蛻皮,而且皸裂,還有的患病群眾,身體常常不受支配,要給他們按指紋、拍照片很困難。不過,我有小竅門,難不倒我。”滕筱筱很得意。
2014年4月,蔣家堰鎮洞溝河村村民老歐到派出所辦身份證。試了幾次都采集不上指紋。小滕拉過他的手一看,見結了厚厚的老繭。“用溫水泡泡,再涂點護手霜,能不能采到指紋呢?”小滕想。于是,她拿來溫水和香皂,叫老歐好好地洗洗、泡泡,然后把自己用的護手霜給他涂上,反復地搓摩。結果一試,指紋采上了。
那以后,小滕的辦公桌上就多了一樣東西——護手霜。
2015年11月,派出所到鎮福利院集中辦證。72歲老人陳忠平因患有帕金森癥,拍照時身體不時地抖動。滕筱筱一邊安慰老人,一邊給老人擺姿勢。當姿勢擺好,正要摁快門時,老人又抖了起來,反復多次都沒拍成。這時,一旁的護工告訴小滕,老人在看光亮的時候,身體不抖。于是,小滕找來手電筒,在老人前方打起來,抓住老人身體不抖動的瞬間進行拍照,最終為老人照好了照片。后來,小滕又遇到了3次這樣的情況,都用這個辦法拍得到了合格的照片。
就在這點點滴滴的細節中,寫滿了滕筱筱用心、用情為群眾辦事的印跡。2015年,她共辦理居民身份證2873個,辦理戶籍變更、更正業務180多條,清理假、重、錯戶口319個,沒有出現過一次差錯。今年2月,她被十堰市公安局授予了“服務管理標兵”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