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仔
不久前,法國奢侈品牌古奇在上海開設的全球首家餐廳,引起很多人的興趣。實際上,不光是古奇對餐飲行業感興趣,路易威登、普拉達、愛馬仕等諸多奢侈品牌都已涉足食品餐飲行業。奢侈品們為何也湊這個熱鬧?
有業內人士分析,奢侈品跨界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可以充分利用其品牌影響力,挖掘品牌價值。而通過開設餐廳等達到了販賣生活方式的目的,巧妙地宣傳了其品牌文化,也牢牢地鎖定了高端消費群體。
大牌在售賣生活方式,對我們創業者而言有什么啟示?其實,這預示著某個方向。國內創業投資領域人士說,創業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選擇創業項目的時候,選擇一種可以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那么這個項目往往更有力量與吸引力,甚至引領潮流。特別是新的技術推進,創業往往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比如滴滴、優步等等。
基于大數據分析,打開購物頁面,你會發現推送的怎么都是自己的菜,你會發現購物App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讓你完全控制不住購物欲。科技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更確切地說是互聯網創業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比如要選餐館吃飯,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打開“大眾點評”看大家在吃什么,地點可以選,口味可以選,連菜單都可以選。
再看課外輔導領域,家長可以通過“瘋狂老師”“跟誰學”“好老師”等App輕松為孩子選擇合適的輔導老師,省卻了過去東打聽西打聽的尋找之困。更有厲害的如“呼叫老師”,主打通過語音幫助學生解決作業難題,力圖成為教育界的優步。
旅行社的生意愈加不好做了。互聯網浪潮對旅游行業的改造,讓消費者掌握了對旅行的主導權。攜程、途牛、同程、窮游等旅游類的應用軟件種類紛呈,長途短途、境內境外,什么樣的需求似乎都能滿足。
與銀行的關系也變得像“鄰家女孩”與“隔壁家老王”。每月發工資可以看看短信,從余額寶、招財寶、娛樂寶……再到遍地開花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借助手機,人們能夠實現對個人資產的便捷掌控。
交往的成本低了,勢必也會影響人與人的交往質量與價值觀。創業者是對人性弱點理解最透徹的群體,所以會有陌陌、探探、美麗約等社交平臺的熱鬧。接下來,創業者應該做出一些能提升人性高度的新項目,給我們的生活方式帶來正能量的導向與風尚。
互聯網經過原始積累之后,必然會回到更成熟、理性、健康的軌道上來。所以,從今以后的生活方式類的創業項目,不能再只是一股腦兒地簡單迎合人性弱點,而是有所截流、分化、提升,要有所作為。比如,曾經全面迎合免費、便宜、合群等人性需求,慢慢要分出一些力量去照顧個性、品質、高端、環保、定制等更先進的消費需求。
賣情懷一直有機會,中等收入人群的消費主張與需求將成主流。有人研究,18—35歲是目前一、二線城市消費升級的主力人群。這些人愿意嘗試新鮮事物,對品牌很敏感,有與眾不同的價值觀,敢于彰顯自己的個性,愿意與身邊人分享。
(摘自《創業天下》2016年2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