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睢寧縣李集中學(221200)
楊書剛●
?
數學文化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分析
江蘇省睢寧縣李集中學(221200)
楊書剛●
本文介紹了數學文化在改善課堂教學狀況,優化課堂教學,增加學生興趣,豐富學生知識的作用.
數學文化;滲透;教學方式;聯系實際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數學文化被深入了數學史選講、閱讀材料、實習作業等模塊中.教育專家普遍認為在數學課堂中引入數學文化能夠改善教學現狀,并且有助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所以教師要認識到數學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高中數學教學的各個方面滲透數學文化,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激發其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其綜合素質.
教師開展數學教師在主要依據之一就是數學教材,其雖然在邏輯加工過程中將知識作為主要內容,減少了和數學文化有關的內容,但是在數千年的發展歷史中所積淀的數學文化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教材之中,教師要做的就是適當補充、拓展與加工,使其呈現出數學文化的本來面貌,彰顯文化的吸引力.比如,教授三角函數知識時,教師可以向學生簡單講解三角學的起源和發展,特別是其在天文觀測、歷法推算、航海等領域中的應用,向學生展示數學在科學發展中的價值,以及科學家勇于探索的精神.又如,講解“集合”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以下問題:無理數和有理數相比,哪個數量更多?是空間內的點多,還是直線上點多?這些屬于補充拓展問題,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對“無限”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對原本抽象的集合概念有一個直觀的體會,產生較強的求知欲.講解“數列通項公式”時,引導學生“再創造”發現的過程,使其通過親自實踐認識“歸納法”,認識到其不僅是一種推理方法,還是一種科學發明的方法.在介紹“證明過程”時,著重介紹陳景潤的生平事跡與推理過程,用我國偉大數學家的貢獻來感染學生,激發其民族自豪感了.講解“統計”知識時,在大屏幕上向學生展示我國土地沙漠化的數據表格,使其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以及保護環境的意義所在.對于學生而言,要獲得全面發展,一個必備的基本素養就是熱愛自然.為培養學生對數據資料的收集與分析能力,教師可以適當布置一些社會調研類的任務,鼓勵其多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促進其各方面能力均衡發展.
數學文化教育主張以學生為本,促進其各項發展,向學生展示不同生活領域中的數學及其應用,在學生的審美活動、情感活動中,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與豐富的數學資料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意識.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把握其心理特點與學習規律,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引導其在數學學習中不斷獲得進步.在講解數學概念、定理等知識時,教師可以介紹一些相關的背景文化知識,組織專題演講活動,要求學生根據某個專題在圖書館或通過網絡搜索資料文獻,尋找有用信息,編寫科普報告、數學小作文等,并且在課堂上相互交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形象化處理有關課題,比如利用計算機軟件、錄像、幻燈、圖片等技術和設備為學生創造豐富的教育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需要對現有教育資源進行充分挖掘與利用,積極和人文類學科的教師溝通交流,實現學科知識的融合和滲透.與其他教師共同合作,考察學生在撰寫報告或作文、閱讀資料、查閱文獻中的表現,表揚、推薦與展示優秀作品,鼓勵傳播數學文化的行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知識來源于生活,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數學知識,比如價格分析、股市走勢圖、住房還貸、比較購買保險和銀行存款的收益、眼鏡的近視程度是否和數學成績高低有關、購物分期付款等問題都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盡量選擇可操作性強、在學生能力范圍之內的實例,使學生通過分析和解答問題發現數學與生活間的聯系,體會到數學的價值所在,即幫助人們做出合理的選擇與判斷.每名高中生經過畢業、升學等過程后,最終都會走入社會,從事某項工作來獲取勞動報酬,到時候必須要面對的一個生活問題就是怎樣選擇工資回報方式最合適.比如,經理提供了兩種加工資方案:其一,每經過半年增加300元,其二,每經過一年增加1000元.許多學生,特別是數學能力較差的學生,初步審題后就認為第二種方案更合適,因為增加1000元比第一種方案的增加600(300+300)元更合適,所以未深入考慮.其實這種想法并不完善,加工資是具有累積性的,不能以一時增加的值計算,要考慮一段時間內增加的錢數.在第一種方案中,第一年增加300+600=900元,第二年增加300+600+900+1200=3000元,第三年增加300+600+900+1200+1500+1800=6300元;在第二種方案中,第一年增加1000元,第二年增加1000+2000=3000元,第三年增加1000+2000+3000=6000元.所以,如果將來在該公司的工作時間超過三年,那么選第一種方案更合適,但要是將該方案中的300元減少為200元,無論工作多少年,都很難趕上第二種方案中的加薪數.通過這種探討性問題,教會學生以實際生活為原型,發現其中的數列模型,在生活和數學文化間建立聯系,體會到數學的價值所在,增強其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數學文化和數學是不可分割的,數學文化存在于數學學科中的各個方面.數學文化對于我們而言并非遙不可及,它可以真切地呈現在學生眼前.教師要做的就是在無形之中將數學文化滲透于各個教學模塊與教學環節中,使學生逐漸了解并喜愛數學文化,從而培養其數學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促進其個性發展.
G632
B
1008-0333(2016)33-00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