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邳州市炮車中學(221300)
劉增元●
?
借助演示實驗 激活物理課堂
江蘇省邳州市炮車中學(221300)
劉增元●
物理教學中的演示實驗是學生獲得感性認知、形成物理概念、獲取物理知識現象與規律的主要途徑.演示實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分析能力,同時,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高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
物理是非常重視實際價值的科學,做實驗是學習物理的必經之路,對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學生需要通過在實際中的鍛煉來提高自己的水平.物理學的知識層面是異常抽象的,但是也很難懂,學生更感興趣的是妙趣橫生的實驗環節.關于做實驗,教師要做好標準的演示實驗,起到示范和標桿的作用,并適時的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思考.這種方法比較受學生的青睞,不過教師在演示時也要把握好重點,發揮出最大的教學作用.
新大綱中關于高中物理的部分做出了一些調整,演示實驗被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需要得到教師足夠的重視.演示實驗應當被視為課堂教學的一個重點環節,教師在課前需要投入足夠的精力,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演示實驗有著積極的教學作用,可以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培養學生形成優良的思維習慣,幫助學生驗證書本上學到的規律和結論.例如,在學習“光的色散現象”時,教師用棱鏡進行白光的色散演示,用自己的親身實驗去驗證光的色散現象的原理,讓許多學生感到不可思議,若不是教師親自用棱鏡進行實驗,學生是根本無法想象出白光其實是由如此多的色彩組成的.除此之外,在進行演示實驗時,很多令人眼前一亮的、具有創造性的好方法被展示了出來,學生可以從中學到極具啟迪性的物理學思想,從而培養自己的物理學素養,提高自己的觀察、分析、推斷和歸納能力,為以后的深入學習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礎.教師在進行演示實驗時,要增強自己的感染力,操作步驟要標準,實驗態度要一絲不茍,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培養學生嚴謹的做學問態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關鍵在于是否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根據目前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大部分學校還無法達到實驗室授課制的理想條件,教師的演示實驗大部分情況下是在教室里完成的,這就意味著會受到實際條件的限制,在空間和時間上會無法達到理想的狀態,這就對教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出了要求,怎樣才能在實驗條件不足的情況下把實驗效果做到位呢?經過多次的教學實踐反饋來看,有一個方案非常有效,那就是“邊教邊實驗”,這也是演示實驗的一種,教師把對實驗原理的講解和做實驗的步驟揉合在一起,在做實驗的時候就開始對實驗過程進行分析和解釋,在最緊迫的時間、空間內盡可能的發揮出實驗的示范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注意實驗過程中的條理性,清楚實驗的步驟,協調好講解和操作的順序,不要因為課堂時間不允許而過分加快了講解速度,忽略了某個重要的講解點,也不要因為時間不夠而省略實驗的操作步驟,務必要把實驗的每一個部分都協調好.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情況允許時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實驗,教師負責在一旁進行輔助,給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鍛煉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
演示實驗非常受學生的青睞和歡迎,它所產生的課堂反饋也是非常良好的.學生之所以喜愛演示實驗,是因為學生覺得看著教師親自動手操作實驗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毫無疑問能夠增強教師的親和力,也能顯得教師更有個人魅力,這樣一來也就拉近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增進了師生感情,使師生互動更為頻繁.不僅如此,演示實驗本身也是充滿趣味性的,在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實驗現象都甚為有趣,并能夠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極大的刺激學生的視覺神經,學生在觀看演示實驗的過程中尋找到了不一樣的樂趣,他們終于發現,原來物理的世界也并不全是枯燥和難懂的,也有著豐富的內容,做實驗是充滿樂趣和成就感的.師生互動是非常重要的,能夠直接影響到學生是否發自內心的喜愛物理,能否學的下去物理.要教師幫助學生解開困惑的問題,師生一起討論實驗過程中的各項環節,并及時總結實驗的成敗得失,學會舉一反三,讓學生掌握一些在實驗中常用的技巧和方法,爭取在下一次的實驗中改進實驗中存在的不足.教師要鼓勵學生多發揚懷疑精神,勇于對既定規則發出挑戰,從而深入挖掘自身的潛能,培養學生在研究科學時的探索精神,鼓勵學生對既有答案尋求新的解答,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
如今的教學現狀是,除去少部分成績優異的學生外,其他的學生普遍感覺所學的物理知識難度偏大,深入學習下去的話會比較吃力.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因比較復雜,但是有一個方面是很突出的,那就是受基層學校的辦學條件的限制,沒有辦法做到每一個學校的物理課堂都開展實驗教學.西方國家由于近代自然科學起步的早,這方面的工作就比較到位.物理學的內容都是以抽象的概念和定律為主,需要實驗教學去具體化展示出來,因此,對于我國的高中物理課堂來說,有必要借鑒西方國家的優秀經驗,將那些學生感到困惑不解的地方放到實驗中去解讀,讓學生在一個具體可見的環境下感知抽象難懂的物理定律.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適當拓寬一下與演示實驗相關聯的環節,拓寬實驗的廣度,使學生見識到更多的內容.例如,在進行“分子間作用力”的演示實驗時,教師可以用兩個乒乓球作為實驗材料,將它們放到一段彈簧上,把兩個球的外側用橡皮筋包住,學生經過觀察后會發現,兩個球的間距發生變化時,引力和斥力的關系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總之,實驗教學對于高中物理的學習是舉足輕重的,缺乏足夠的實驗演示是很難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的,教師一定要提高對演示實驗的重要性的認識,不斷總結和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在愈發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今天,教師要加快轉變課堂觀念的速度,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不斷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實踐能力.
[1]王少榮.研究學生心理狀態,做好物理演示實驗[J].新課程學習,2015(05).
[2]張麗萍.淺談物理演示實驗的“包裝”[J].教學與管理,2014(19).
G632
B
1008-0333(2016)33-00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