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搬經中學(226561)
李 軍●
?
基于三重表征的高中化學教學例析
江蘇省如皋市搬經中學(226561)
李 軍●
化學學習中的三重表征,是出于解決學習活動中出現的困難的需要,從有著內在聯系的宏觀、微觀和符號三個角度去認知化學知識.
三重表征;高中化學;反應速率
所謂宏觀表征就是指研究對象的各種宏觀信息如現象、變化等,微觀表征是指研究對象的各種微觀信息如微粒構成、微觀結構等,符號表征是指研究對象的符號表達形式如化學式、結構式、電子式以及各種模型等.化學三重表征按照呈現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內部表征和外部表征,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教材、圖片、視頻等具有可視性的素材屬于外部表征,在學習者大腦中形成的概念、原理、認知體系等屬于內部表征,以此可知,教學過程就是將外部表征加工轉化為內部表征的過程.教師應如何幫助學生利用各種外部表征形式建構內部表征,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自從約翰斯頓教授提出從宏觀-微觀-符號三個思維水平學習化學以來,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對此進行了廣泛而又深入地研究,取得了許多豐碩的成果.納克勒和欣頓研究發現,不少學習者依據日常經驗來學習化學知識,他們能清晰描述化學反應的宏觀現象和書寫化學方程式,但對反應的微觀本質含糊不清,而且雖然某些學習者能熟練掌握各種表征方式,但他們也意識不到各種表征之間的內在聯系.迪萊克和席爾瓦的研究表明,動態直觀可視化的教學效果要優于靜態直觀可視化,如果教師能夠將口語解釋同分子表征相融合,便會獲得更佳教學效果.
1.化學反應速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化學反應速率是表征化學反應快慢的重要物理量,也是高中化學理論體系的重要一環,選修4模塊對化學反應速率進行了具體詳盡的量化分析,有對反應速率概念的量化表述和量化測定,有對影響反應速率外部條件的量化實驗研究,以此來促進學生對化學反應速率的深刻理解,進而為化學平衡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最終使學生認識到反應條件研究對化學反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從實際的教學效果來看,化學反應速率對不少學生而言易學難精,能夠運用反應速率理論解決一些簡單的、單一的問題,但對于復雜的、綜合的問題如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綜合、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工生產流程綜合則束手無策,究其本源還是對反應速率本質認識不夠,或者說不能將反應速率的宏觀、微觀、符號三種表征方式有機聯系起來.所以筆者對化學反應速率教學設計進行了改進,嘗試以三重表征方式組織教學.
2.基于三重表征的教學策略
(1)創設問題情境,建構宏觀表征
情境1: 展示北京奧運煙花系列圖片.
問題1 :煙花雖美但煙花易冷,你有哪些辦法減慢煙花的反應速率?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活動1:學生思考,合作回答,從宏觀層面定性回顧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2)設計實驗探究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強化宏觀表征,并通過數據處理聯系符號表征
問題2:在設計探究實驗時,借助哪些現象可以比較反應速率大小?
活動2:學生思考,合作回答:借助明顯的可以觀察的現象,如產生氣泡的快慢、產生沉淀的多少、有色物質造成的顏色深淺、反應熱效應導致的溫度升降、傳感器采集到的數據變化等.
問題3:依據酸性高錳酸鉀和草酸反應原理,如何設計實驗方案定量探究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如何用數據作精確比較?
活動3: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控制變量設計對比實驗:取等體積等濃度的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于兩支相同的試管中,同時加入等量但濃度不同的草酸溶液,記錄反應開始至高錳酸鉀溶液恰好褪色的時間.
活動4:設計數據表格,分組實驗,觀察并記錄現象,定性獲知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活動5:分析處理表格數據,引入化學反應速率的符號表征,由宏觀表征轉換為符號表征,用符號表征強化宏觀表征,最終定量獲知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3)設計實驗探究其他因素對反應速率的影響,鞏固宏觀表征與符號表征的聯系
問題4:如何設計實驗方案定量探究溫度、壓強、催化劑、固體表面積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活動6: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匯報交流可行實驗方案、分組協作實驗,各小組分別匯報交流所得數據分析結果以及實驗結論,鞏固并強化宏觀表征與符號表征間的內在聯系,以此建構更穩固的知識體系結構.
(4)介紹有效碰撞理論,由微觀表征聯系宏觀表征
問題5:宏觀現象的背后都有其深刻的微觀本質,那么化學反應速率理論的微觀本質是什么呢?
活動7:閱讀有效碰撞理論,思考各種外在因素影響反應速率的內在微觀本質,初步建構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概念.
活動8: 觀看活化分子有效碰撞模擬動畫,使用動態可視化微觀表征優化靜態可視化微觀表征,進一步建構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概念.
問題6:如何用有效碰撞理論解釋各種外部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活動9:思考、交流,實現微觀表征與宏觀表征之間的相互轉換,同時通過對微觀表征加以簡單量化,溝通微觀表征與符號表征之間的相互轉換.這樣既使學生認識到宏觀表征、微觀表征以及符號表征之間的內在的本質的聯系,更使學生對化學反應速率知識結構體系的建構更加完整深入.
(5)及時鞏固,促成學生在三種表征方式之間自由轉換
問題7:將學生知識建構中容易產生疑問的地方編制成課堂鞏固練習,并讓學生當堂完成.
活動10:學生獨立完成鞏固練習,對疑問之處展開二次探究,幫助學生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
從教學實施過程來看,整節課教學進程流暢自然,課堂探究氛圍濃烈,全體學生熱情高漲,很好地實現了在三重表征水平之間自由切換,從課堂鞏固習題的反饋效果來看,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G632
B
1008-0333(2016)33-00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