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恬
關于勝任力理論在醫院人力資源管理的探究
李汝恬
在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中,管理者很難去評估職工的績效,勝任力理論的應用,對于提升醫院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勝任力模型在建立后可用于績效管理,正確評估職工為醫院發展所做的貢獻,讓管理者能夠根據職工的不足制定科學合理的進修或者培訓方案,提升醫護人員的專業素質,并且根據對職工素質的評估進行選拔調任,將職工放在合適的位置,創造最大的人力資源效益。
勝任力理論 醫院 人力資源管理 探究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醫療、教育等社會服務工作有了更為嚴苛的要求,為了適應時代的變化,醫療機構必須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醫療質量。勝任力模型是企業管理中較為實用的一種理論體系,同樣也適用于醫院管理,利用這一理論,人力資源部門可以明確各個崗位的職工所需具備的職業素質,制定招聘標準,任人唯能、舉才唯賢,確保院內各項事宜順利開展。
勝任力理論,是評估個體想要完成某職位的工作而必須具備的一系列素質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這些基本素質都是可以從個體的行為和語言中觀察獲取的,其中包含了心理學中的各個要素,囊括了個體的技能、知識、性格、社會角色、自我認知、行為動機等多個方面。在勝任力模型中,根據個體的綜合素質分析,可將其分為成就與行動族、幫助與服務族、沖擊與影響族、管理族、認知族、個人效能族。[1]
醫患關系緊張是現階段我國存在的一個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雖然醫療事故的發生不一定是人禍,但是醫患關系與醫護人員的專業素質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通過勝任力理論的應用,能夠讓醫院管理者明確各個職位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進而更好地完成這份工作。站在職工的角度考慮,勝任力模型能夠幫助職工重新認識自己,清晰地認識到自己與該職位能力標準之間的差距,進而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及在相應模塊的工作素質,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正確的規劃。而作為管理者,勝任力理論則充當了職工職能培訓的指路明燈,發現職工的長處與弱點,進行適當的職位調動,不斷挖掘職工的潛能,提高其綜合素質,以實現職工個體的發展來推動企業整體實力的進步。
(一)職工招聘
醫療機構其實并不缺乏儲備力量,全國各地都有著大大小小的醫學院,源源不斷地為醫院提供著新鮮血液。然而在醫療機構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員流動大,尤其是護理人員,這從側面反映了醫院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醫院不缺少具備醫學專業的人才,但缺少具備“醫者心”的人才。就護理人員來說,護理技巧可以在實習的時候學習,但是必須具備耐心、細心、吃苦的品質,大部分護理人員都因為不具備這些品質而無法勝任自己的工作,也影響了醫院的護理質量,對職工本身來說也是一種煎熬。勝任力理論的應用,能夠幫助醫院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制定各個崗位的基本要求,進而使醫院聘用合適的人才。
(二)醫院職工培訓
勝任力理論很好地表明了不同職位所需要的職業素質,同時客觀評價了每個職工的自身能力與性格特點,能夠讓管理者明確個體與職位之間的素質差異,幫助職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從而全面發展。就某一職位的培訓來說,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可以根據職位的勝任力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提升職工的綜合職業素質,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更好。而單純就企業職工個體的培養來說,勝任力模型指出了職工的不足之處,讓職工明白自己的長處與弱勢,在工作中就可以揚長避短,通過學習和培訓,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申請崗位調動,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崗位。
(三)人才選拔任用
每個人的人生經歷都不一樣,所以其閱歷和能力也會不一樣,“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能源”,這句話同樣適用于人才,合適的崗位才能發揮一個人最大的潛能。醫療機構系統龐大,其中包含著各個科室,由于其專業的限制,一般醫生的崗位較為固定。而護理人員的工作安排通常都是輪班輪崗制,這樣能夠幫助護理人員找到自己合適的崗位,在這一過程中,管理者也應該運用勝任力理論,正確評估各個職工的個人能力,將其放在合適的位置,在院內崗位調動時可以根據平時的審查結果作出正確的判斷。
勝任力模型是近年來興起的用于人力資源管理的經濟理論,它能夠幫助企業正確評估不同職位的能力需求點,正確認識每一個職工的能力特性,對于企業的績效管理、人才培養、人才提升選拔都具有很大的幫助。[2]在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中應用勝任力理論,確保不同崗位上的職工都能勝任自己的本職工作,同時讓職工意識到自己在工作上的不足,對于促進醫患關系和諧發展,提升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都具有積極意義。
(作者單位為遼寧電力中心醫院)
[1] 關晨光,唐慧,陳宏,姜旭坤,鄭志濤,姜辛,龐舒遙.基于勝任力理論的醫院人力資源管理初探[J].中國衛生產業,2016(30):30-32.
[2] 劉向陽,李曉丹,冼志濤,陳詞.一線管理者與人力資源部門的合作如何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效能——合作關系與合作滿意度的作用[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15(21):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