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產生對我國經濟的運行和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它能夠促進我國地方經濟的回暖和發展。但是,我們還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現階段隨著地方融資平臺數量的增多和負債的大幅膨脹,使得地方融資平臺出現了操作不規范的現象,操作的不規范就會日益凸現財政風險和金融風險,從而影響整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本文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中存在的風險入手,提出了降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風險的對策。
關鍵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風險;對策
基金項目:河北建筑工程學院2014年校級青年基金項目:“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風險管理的研究”研究結果(編號:QN201420)
一、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存在的風險分析
(一)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內部存在的風險
1.融資平臺管理風險
首先,在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運營過程中,由于融資平臺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其沒有一個明確的責任主體,在職能的邊界劃分上也沒有一個清晰的劃分依據,最終導致融資平臺在投資的過程中出現不規范的行為,如投資狀況不明確等。其次,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管理人員大多數為政府官員,對市場經營和管理缺乏經驗,所以在投資的過程中容易產生錯誤的決策。第三,在運作過程中,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并沒有利用法律的效力明確規定債務的最終償還主體,一旦當投資發生失誤出現還款困難的情況時,就會出現償債主體互相推卸責任的現象。第四,一些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在運行的過程中并沒有根據公開、公平、及時、準確的原則對其運作信息進行披露,使得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運營信息不透明,從而導致銀行不能準確的估計其經營能力和還債能力,銀行在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中的存款就會存在巨大的風險。
2.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中的道德風險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中的一些管理者為了追求績效,經常會通過融資平臺來加大對城市的建設力度,這樣一來就會因投資項目建設的重復性和盲目性而造成資金的嚴重浪費。此外,地方政府在進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為了籌集資金,往往會將一個融資平臺的融資用來當做新的融資公司的注冊資金,并利用新的融資公司向銀行貸款,這樣就會加快風險的產生。
3.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投資收益風險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設立主要是為地方基礎設施以及公共設施建設來籌集建設資金的。但是對于基礎設施建設來說,基礎設施在定價方面會受到政府的限制,使其在較長時間內產生經濟效益,而當投資環節中的任一環節出現問題以后,就會造成資金支出過多或回收不及時的現象,這些都會導致融資平臺面臨嚴重的投資風險。而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則因其自身資金投入較高、建設周期較長,所以使得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具有高投入、周期長、高風險、低收益等特征,這些特征的存在加重了融資平臺的利息負擔,從而導致風險的產生。
(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外部存在的風險
1.法律風險
我國的《預算法》和《擔保法》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融資行為進行了規定,規定地方各級政府不得以國有資產為其融資行為提供擔保。但是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地方政府則會為融資平臺進行擔保,并將擔保納入到地方財政預算的管理中。還有許多的地方政府沒有弄清楚自己的實際能力,從而出現承諾償債資金超出去實際代償能力,當出現這一現象時,政府部門則不會承認自己的違規擔保,所以政府擔保承諾面臨著國家的法律風險。
2.宏觀政策變動的風險
由于地方融資平臺的資金來源是銀行貸款,所以很容易受到國家宏觀政策變動的影響。國家宏觀政策的變動包括財政政策的變動和貨幣政策的變動,當這兩種宏觀政策發生變動時,會對銀行產生直接的影響。如,為了應對通貨膨脹的壓力和房地產價格泡沫風險,銀行就會收緊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放貸規模,這種緊張的信貸環境則會使得高負債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面臨越來越大的風險。與此同時,貨幣政策的收緊以及信貸投放結構的調整也會使得那些利用新融資平臺籌集資金來還舊融資平臺債務的融資平臺因難以履行償債義務而面臨風險。
二、降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風險的對策
(一)增強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規范管理人員的投資行為
要想降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中存在的風險,首先要從管理人員自身入手,增強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讓其認識到在融資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風險以及風險對整個融資平臺運行所產生的不利影響。此外,在對管理人員進行考核的過程中,還應該將公共衛生、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納入到考核體系中去,建立一個綜合性的管理人員考核體系,從而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這種考核方式可以減少管理人員因追求經濟效益而過度投資的行為,在降低地方政府融資需求的同時,規范管理人員的投資行為,減少風險的發生。
(二)改革財稅體制,平衡各地區的稅收返還數
政府間事權與支出責任的不平衡是造成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規模膨脹的一個重要原因,而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則需要從改革財稅體制入手。第一,明確省級以下地方政府的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處理好省、市、縣、鄉四級地方政府的財政收支關系。第二,建立省級以下的地方政府稅收征管體系,使其能夠基本滿足地方性公共產品的支出,從而降低融資風險。第三,建立健全省級以下地區的轉移支付制度,改革支付形式,平衡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稅收返還數。
(三)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監督體系的建設工作
首先要統一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債務監管權責。地方政府應該結合國際上一些先進經驗,將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債務以及其他的地方政府債務歸納到財政部進行統一管理。此外,還應該規范地方融資平臺的行為,減少地方政府投融資債務風險。其次,完善地方政府融資信息的披露制度。定期向地方監管部門以及公眾披露資金狀況、承擔項目的基本情況以及貸款的情況等,對地方政府的行為進行約束。
參考文獻:
[1]封永鵬.我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風險及對策研究[D].碩士論文,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4.
[2]陳浩然.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存在的風險及對策分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