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社會分工非常細化的環境下,中小企業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財務管理水平普遍較低,財務外包則更加普及。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特點;然后從降低財務管理成本、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三個方面探討了中小企業財務外包的益處;最后結合中小企業財務外包中可能出現的風險,提出了中小企業財務外包應該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外包
財務外包是指將企業的財務管理過程中的部分業務轉移給外部的金融機構代為決策和處理的一種財務管理模式,主要是將整個財務管理活動根據企業的需要分解成若干部分,如資金管理、工資服務、納稅申報、財稅咨詢等部分,將中小企業不擅長或不具備勢的部分外包給那些在該方面居于行業領先水平的專業財務公司處理,具有技術專業化、轉移便捷化、財務管理契合度高的特點。很多中小企業從成立之日起,財務工作便委托給專業財務公司去處理,將自己的非核心業務包給其他公司完成,集中優勢資源專攻自己的核心業務,這樣既規范了公司財務管理,又規避了很多風險。專業化的財務公司優質、靈活、高效的服務方式使中小企業的財務外包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一、中小企業財務外包的動力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我國中小企業也得到迅速發展,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是,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普遍低下,財務管理往往有以下問題:(1)不設置財務機構或財務機構簡單。(2)中小企業不愿花費太大的財務管理成本。(3)中小財務人員素質偏低。這些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解決以上問題,財務外包就成為明智的選擇。
目前,財務外包業務一般包括代企業建立會計賬簿,建立財會制度;代理記賬;納稅申報;代辦工商稅務年檢,參加工商稅務會議等。中小企業財務外包的動因主要包括:
(一)控制成本、節約資金
如果一個中小企業的財務工作量不足用一個或幾個全職的財務人員去做,而啟用業余人員又令企業主對質量感到不放心,那么財務外包就是很好的選擇。提供外包的事務所擁有一大批專業的財務人員,他們共同承攬多家公司的財務工作,因此只用一部分工作時間處理小企業的工作,所以向該企業收取的費用也只有全部工作量的幾分之一。用比聘請專職會計師更少的薪水,得到更專業的會計服務。
(二)提高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質量
專業的會計機構,擁有專業的財務專業人員、豐富的財務管理經驗和先進的財務管理方法。中小企業將財務業務外包給這些機構,由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士進行管理,有利于彌補企業缺乏高層次專業人才的缺陷,提高企業的財務信息質量,分享到先進的財務經驗和知識,有利于提高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
(三)使得中小企業專注于核心業務,提高核心競爭力
中小企業資金、人才等資源往往較為短缺,而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們往往并不擅長財務業務,財務外包可以將中小企業管理層從不擅長的領域中解放出來,擺脫財務工作方面沒有可靠的人,而核心管理隊伍又缺乏財務管理的技能的局限,獲得并挖掘財務外包的增值潛力,從而更多地關注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二、中小企業財務外包的內容
隨著人們將注意力轉向核心能力,許多中小企業開始對自己的財務業務進行外包,財務外包內容主要包括員工工資外包、稅務外包、財務報告外包、應收賬款外包等。
(一)工資服務外包
工資服務外包是目前國內外最基本的財務外包形式,公司可以將按時現金的支付和相關費用的確認及再分配的工作轉給外包的專業會計機構。企業將這項工作外包給會計服務機構后,節省下來的金額比將員工工資外包所花費成本要多得多,而且工資服務外包可以很好地解決員工工資保密性問題。
(二)稅務外包
目前國內的稅務制度非常的復雜,合規性要求也很高。在很多中小企業基本上都存在這樣的現象:有些中小企業由于沒有在規定期限內進行納稅申報而受到處罰,有些企業因為沒有嚴格按照稅法的要求進行稅務登記而喪失某些權力,有些因為沒有按規定程序進行備案而不能享受減免稅優惠政策待遇。所有這些都要求中小企業了解稅法和稅收相關法規、嚴格按照稅法規定執行業務,但是一般的中小企業往往很難有精通這些法規的專業人員,所以企業可選擇將與稅務有關的工作外包出去,使企業能夠合理避稅,減輕稅收負擔來降低成本。
(三)應收賬款外包
應收賬款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非常重要,應收賬款的核算、分析及管理不僅耗費大量人力、財力,而且還需要企業有專業管理能力的人才,這些加起來要消耗的成本太高。企業選擇將應收賬款外包,可以通過減少該業務所需員工的數量為公司節約了成本。由第三方承擔的應收賬款處理改善了企業的現金流狀況,提高了企業的營運資金,提高企業的資信度,應收賬款外包業務越來越成為市場寵兒。
(四)現金支出外包
現金支付是一個工作量大又十分規范化的工作,對公司的附加值貢獻不大,很適合外包。主要包括:普通借記卡或信用卡的付款,結清應付賬款,甚至根據資金未來所需而提出貸款申請。銀行職能的日益豐富也使得支付工作的內容越來越復雜,外包則成為必須考慮。
三、中小企業財務外包存在的問題
財務外包對于中小企業是把雙刃劍,在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同時,也存在諸多風險,具體包括:
(一)中小企業對財務外包認識模糊
不少中小企業的經營者由于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對財務外包缺乏應有的認識,財務外包對于他們來說很模糊,以為財務外包就是將企業內部的財務部門取消,中小企業管理者“財不外露”的傳統想法使得他們不愿把財務信息透露給財務外包機構。因此中小企業管理者雖然想嘗試,但出于種種想法,卻遲遲沒有實際行動起來。
(二)企業與財務外包商之間缺乏溝通
財務外包質量問題主要表現為時效性差和溝通不暢。企業財務外包后,在做決策之前要與專業機構先進行溝通,這一溝通過程必定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可能會影響決策的及時性。還有一些企業財務外包之后,卻有所顧慮將重要信息隱瞞起來,結果導致信息不對稱,影響了信息的真實性,這些都大大降低了外包的質量。
(三)財務外包商不規范
我國財包外包行業起步較晚,專業人才缺乏,沒有相關法律法規來保障財務外包工作的安全性和服務質量。
四、中小企業財務外包設計思路
(一)合理選擇財務外包機構
中小企業在進行財務外包之前,要了解企業的現有財務狀況,分析哪些是財務業務的薄弱環節,從而確定財務外包業務,合理選擇財務外包機構。
(二)認真分析企業業務的特征,科學確定財務外包范圍。
財務工作涉及眾多商業機密,所以中小企業首先要確定哪些業務需要外包,哪些業務涉及商業機密只能由自己來做。
(三)要與外包機構簽訂詳細合同,明確雙方的責權利
外包服務合同是界定雙方權利與義務、約束雙方行為、實現預期目標的基本憑證。中小企業一定要擬定一份明確、具體的外包合同,確定服務范圍、價格、期限及雙方權利與義務、違約的賠償方式,避免雙方的違約。
(四)要加強與外包機構的溝通
中小企業要加強與外包機構的溝通與合作,把外包機構當做戰略合作伙伴,深化與外包機構合作,實現雙方共贏和共同發展。與外包機構的及時有效的溝通,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加及時、準確的建議。
總之,基于中小企業財務基礎薄弱、企業資源短缺的特點,財務外包日益成為中小企業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彭娟.《戰略財務管理》
[2]朱冬琴.《審計與經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