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需要進一步轉型升級,從而促進自身的競爭優勢。文章首先對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接著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措施,這對于我國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問題;舉措
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的促進社會就業和經濟的穩定。但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受到了外界的影響和干擾,加上它本身實力較小,自身的抵御能力十分有限,倒閉破產的可能性較大。因而在這種形勢下,中小企業要結合自身的經營狀況,制定長遠的發展目標,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優勢。
一、中小企業轉型升級中的問題
目前,中小企業發展規模正日趨增長,轉型的速度也在不斷的加快,但是在復雜的經濟形勢下,一些結構性的矛盾和局部性的問題開始凸顯出來。
首先,金融服務體系的發展不足,難以實現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融資需要。中小企業都是自主經營的,所以在進行融資的過程中勢必會出現融資信息的不對稱和交易成本過高的問題。另外,我國的金融機構比較集中,對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并不適合,這樣中小企業的融資就顯得十分困難。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融資性的要求更為迫切,這樣就更顯現出我國金融服務體系發展的落后。第一,針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方式比較落后,雖有相關的政策,但實踐的效果并不理想;第二,中小企業的組織形態是產業集權,基于產業集群的中小融資可以有效克服成本問題,但是相關的推廣卻有些滯后。
其次,中小企業的運營成本上升,造成轉型升級的動力不足。目前,中小企業的成本壓力主要來自用工、原料、稅費等幾個方面。企業為了吸引員工,便采取了高薪酬的措施,這樣必然會帶來企業用工成本的猛增。中小企業面臨著較重的賦稅壓力。同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獲得直接的和間接的財政優惠比較少,這讓原本盈利空間狹小的中小企業的負擔更重。有時,地方政府為了完成稅收任務更是隨意增加企業的稅收負擔,這種執法不公的現象雖然目前政府正在抓緊治理,但亂收費的現象還是絡繹不絕。結合中小企業“低成本、低價格、低利潤”的發展模式,它們的競爭優勢正在減少,這樣給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挑戰,轉型升級的動力明顯不足。
最后,技術和管理手段的落后,轉型升級的條件不夠完善。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偏重于傳統的產業,大多依靠低價手段進行市場競爭,但隨著市場競爭環境的加劇,這種競爭手段已經逐漸失去了優勢,轉型升級的條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第一,中小企業對技術創新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常常依賴政府和科研單位,強調的都是短期的效益,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并沒有形成。即便是有所創新,也是對成熟技術的模仿,生產一些常規性的產品,科技研發意識嚴重不足。第二,中小企業用于創新的經費投入不夠。近年來,我國雖然設立了一些基金專用于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但資金規模有限,能夠扶持的對象也是零散的,取得的事件效果并不理想。
二、新形勢下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的舉措
中小型企業在新形勢下能夠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中小企業要結合自身的發展實際,對市場的戰略目標進行細化,制定比較長遠的發展目標,從而促使中小企業快速的升級轉型。
首先,完善發展戰略。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如火如荼地開展,企業的市場競爭環境變得日趨復雜起來,中小企業要想獲得市場份額就必須對自身的發展戰略進行調整,以便發揮出自身的優勢:第一,樹立創新的理念與意識,掌握發展的核心技術;第二,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企業的領導者也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思想與觀念,對企業內部的資源進行整合創新;第三,結合企業的實際狀況,儲備一批專業的人才隊伍,凸顯人才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的作用;最后,樹立品牌意識,創建自己的品牌,為企業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其次,差異化的金融服務。中小企業的發展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我國的一些中小金融機構是很難為這些企業提供所需的資金服務的。這時,就需要政府出手建立一些信譽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平臺。當然,這個金融服務平臺不僅僅只是滿足資金這一方面的需求,還應該幫助中小企業與各大銀行、投資擔保融資建立長期的協作關系。服務平臺的建立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中小企業的運營成本。
最后,構建和諧的外部發展環境。鑒于中小企業的發展情況,政府在政策上要適當地給予一些傾斜,確保中小企業能夠在良好的社會市場環境中發展。國家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需要嚴格落實,結合中小企業發展的實際狀況和存在問題,尋找最為關鍵的部分,最大程度地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持。另外,政府通過財政稅收等政策的扶持,可以給予中小企業一些實際優惠,從而減少企業發展的負擔,有效地緩解了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
中小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要結合自身的實際,對市場進行必要的調查與分析,不斷提升企業產品的技術含量,從而促使企業的轉型升級。同時,中小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需要引進高素質的人才,提升員工的素質和能力,從而實現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方.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狀況與政策研究——新形勢下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問題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14.
[2]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中國中小企業2013 藍皮書——進一步發揮中小企業促進社會就業增長的重要作用[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3.
[3]劉泉紅.促進中小企業長遠發展的對策與建議[J].宏觀經濟管理,2012.
作者簡介:
朱本倫(1972.08- )男,云南省玉溪市,大專,經濟師,研究方向:中小企業發展,農村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