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資源發展和人口增長對環境的破壞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人們開始關注和提倡對環境的保護,希望通過一種環境友好型的經濟發展模式來減少人類社會的發展對環境的破壞和掠奪,低碳經濟的概念開始被人們所重視。物流對于低碳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物流行業一直以來是碳排放的大戶,只有發展低碳物流,才能真正做到節能減排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具體闡述與揭示了我國物流企業在低碳化實施過程中的制約性因素,繼而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低碳化物流的相應解決途徑與措施。
關鍵詞:低碳經濟,物流,企業,運營模式
低碳經濟的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創建清潔能源結構,核心是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發展觀的改變。這場經濟變革將逐步滲透到物流系統內。數據顯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近30%來自交通運輸業。據專家預測,我國物流行業占能源消耗的7%-8%。低碳經濟的發展已經對物流企業形成了某種倒逼的機制,物流運作模式必須做出重大改變。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 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
一、我國物流企業實現低碳經濟存在的制約因素
(一)低碳意識匱乏,缺乏有效的宣傳引導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新名詞開始熱起來,從循環經濟到綠色經濟再到今天的低碳經濟,從逆向物流到綠色物流再到今天的低碳物流,這些新名詞熱起來很容易,但是都沒有深化下去。這些理念的普及和吸收不是只靠宣傳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更深層次的培訓,讓每個人和每個企業都能認識到貫徹實施這些理念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我國物流業起步較晚,低碳物流更屬于新興事物,因此從政府到企業再到消費者對于低碳物流普遍認識不足,低碳物流的觀念尚未深入人心。對于物流企業來說,低碳物流的實施需要企業改善原有的經營方式,實現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如對高碳能源的革新和利用,新能源交通工具的創新,這些都需要企業大量的技術投入和資金投入,在短期內無疑會增加企業成本。所以,低碳經濟及低碳物流“升溫”之后的全面深化大有必要,讓每個人自覺地去執行相關規定和政策,而不是片面地追求建立在高社會成本上的個人利益,否則就只能是人人都知道“低碳”,但人人都對實施低碳經濟“愛莫能助”。
(二)物流技術落后,物流環節\"高碳\"現象明顯
低碳物流的發展,普及和政策的實施不僅取決于低碳物流本身,而且是與綠色技術的支持分不開的。從調查中發現,湖南白沙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物流技術和低碳的要求普遍落后,和國外同行業先進企業之間有很大的差距,導致運輸,倉儲,配送等物流環節“高碳”現象嚴重;此外,物流信息化是現代物流的基礎,也是提高物流效率的前提,我國物流信息化發展緩慢,ED工技術、射頻技術、GPS技術等在物流行業中并未得到大量推廣和應用。這些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企業物流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影響了運輸工具的裝載率、裝卸設備的荷載率以及倉儲設施的空間利用率,也增加了無效碳排放。
(三)物流服務的集約化程度偏低
由于我國物流發展起步晚,各方面重視程度不高,物流缺乏統一規劃,導致物流資源浪費嚴重。主要是因為各部門物流標準的制定存在差異和缺陷制約了物流的協調運作,致使物流基地重復建設,也導致物流資源的巨大浪費和社會物流系統運作的不經濟,加大了物流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二、流企業實現低碳運營的優化設計
(一)增強企業各級員工的低碳意識
在低碳的背景下,企業應樹立價值理念是“低碳”,“低碳”的發展理念應當深深扎根于該企業各級員工的意識當中;要大力宣傳,落實制度,為物流企業的日常運作創造一個良好的“低碳化”氛圍,讓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潛移默化地影響力從而最終取得員工的適應和認同。要通過低碳企業文化的積極引導,通過加大宣傳力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綠色企業的建設滲透到員工的日常行為,企業員工能夠形成低碳意識,并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從而使低碳理念得到確立,低碳化生產、生活方式得到深化。
(二)實施有效的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的作用可以使其節點企業對于資源的利用最大化。有效的供應鏈可以減少其節點企業的浪費,使其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在供應鏈上,我們可以尋求一些產能過剩的供應鏈合作伙伴,并借助他們閑置的資源、設備和技術力量,不但減少自身的運作成本,還可以幫助合作伙伴實現節能減排,增加利潤增長點。如果結合信息化整合供應鏈將大大降低供應鏈內各環節的交易成本,縮短交易時間,降低存貨水平,降低采購成本。減少物流活動的循環周期,實現低碳發展。
(三)形成物流標準化體系
物流標準化是指按照物流合理化的目的和要求,各類技術標準,工作標準的發展,以及國家和國際標準體系的物流體系的形成。主要內容包括:所有的固定設施,移動設備,技術標準的專用工具的物流系統之間的配合;內部物流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和對方的工作標準之間;各類技術標準,技術標準和工作標準的要求,以及與物流系統及其他相關系統相適應與相配套的物流體系。物流標準化是現代物流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物流效率的關鍵。現代物流標準化體系是建設物流行業的明確方向。現代物流業的建設,盡管該企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基礎相對薄弱,有來自國內和國際先進的物流模式之間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物流標準體系建設中一個明確的方向就是現代物流必須符合國家煙草專賣制度的要求;另外,在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基礎上,其物流產業的建設和運營必須同時考慮到未來的發展形勢。
參考文獻:
[1]溫蕾.基于低碳經濟下的低碳物流發展研究[J].經濟問題,2012(10)
[2]楊浩哲.低碳流通:基于脫鉤理論的實證研究[J].財貿經濟,2012(07)
作者簡介:
方雪昀(1987- ),女,福建漳州人,福建省廣播電視大學漳州分校講師,研究方向:金融、低碳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