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在各類國際會議與國際協調中,都在討論氣候變暖這一主題。并且在雙邊外交中,氣候變暖也成為各國領導人交換意見的必談議題。全球氣候暖化這個環境、生態問題,已經越來越多地受到各國的重視。在各地礦難的噩耗連續傳出,全球氣候變暖,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的今天,安全和環保已經成了大家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這兩個問題在企業中尤為突出,在企業生產過程中只有抓安全、強環保,才能為可持續經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我認為,如果將可持續經濟發展比作一棵大樹,那么基層的安全、環保工作就是樹根,只有強基固本,深深扎根,大樹才能枝繁葉茂。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個舊人,感受著個舊經濟的快速發展,我感到驕傲。
云錫股份冶煉分公司坐落于世界有名錫都城——個舊,是云錫集團公司錫產品生產的主力單位,是中國最大的有色金屬冶煉、加工企業,是中國最大的錫生產出口基地,為個舊的經濟騰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下面我想以云錫股份冶煉分公司在安全和環保方面的成功經驗為例,淺談企業中安全、環保管理與可持續經濟發展的關系。
一、構建認知風險的憂患意識
面對一例例觸目驚心的事故,面對正在消失的森林、干涸的河流……人類一再地反省,卻無法杜絕安全事故,無法阻止環境的繼續惡化。歸根到底,我認為對于“安全”和“環保”這兩個重大問題,很多人都是只是停留在耳朵聽聽,嘴上說說,或者在紙上寫寫,在思想上根本就沒有形成認知風險的優惠意識。
意識引領行為,要抓好企業的安全環保工作,只有在企業中形成安全環保管理的認知風險的憂患意識,企業的各個部門、各個環節都認識到安全環保風險的存在,才能在實際行動中由被動轉為主動,從根本上徹底杜絕麻痹大意、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心往一處想,勁為一處使,真正筑起安全環保工作的銅墻鐵壁,為可持續經濟發展奠定基礎、保駕護航。
為強化憂患意識,培養安全意識,云錫股份冶煉分公司堅持多年來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即采取三種形式安全生產教育,即指導新工人三級安全教育、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培訓和經常性安全教育,并強化三級安全教育,即指新入廠職員、工人的廠級安全教育、車間級安全教育和崗位(工段、班組)安全教育。除了基本形式的教育外,還精心培育安全文化,通過“安全生產月”、技術比武、首席操作員工評聘、簽師帶徒協議等多種形式和活動,認真組織全體員工進行有關安全知識方面的培訓,新員工和進入新崗位的員工在老師傅的傳幫接帶下,從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2012年,分公司投入資金26.65萬元舉辦17期,對1738名員工進行安全生產知識、消防安全知識、特種作業安全操作技術知識等培訓;分別對新進入崗位的225名,探親返廠的20名、調換工種的486名員工和241名短期實習生進行上崗前的安全培訓。通過組織不間斷的學習培訓和專項整治,強化安全意識,把全員講安全的制度落到實處。
為強化憂患意識,培養清潔生產理念,云錫股份冶煉分公司加強教育,把重點放在提高全體員工,特別是中層管理人員對清潔生產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上,使廣大員工意識到清潔生產是企業的生命,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2012年,分公司完成以節能減排、清潔生產、提高效率、美化環境為主要目的的錫系統改造等情況。完成了5000m3/h氧氣站建設,首創澳斯麥特爐和煙化爐富氧熔煉技術,在不增加爐床面積和排放量的情況下,澳爐產量提高30%以上、煙化爐產量提高40%以上,同時燃料單耗降低33%;完成9000m3/h煤氣站建設,使用清潔能源——冷煤氣,取締燃煤爐灶,減少無組織排放,改善環境;新建錫精煉廠房,通過優化設計工藝流程,減少中間耗能環節,進一步完善收塵設施,車間崗位作業環境質量大為改善。
實踐表明,建立認知風險的憂患意識,并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教育,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積極地倡導和推行,將成為推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
二、打破傳統的“秋后算賬”,做到“事前預防”
亡羊補牢的故事我們大家都聽過很多,雖然及時發現問題并補好了羊圈,阻止了繼續損失,但是之前的損失畢竟是難以補回來了的,亡羊補牢的行為固然有其值得表揚的一面,但是如果能夠做到“事前預防”,防患于未然才是最高境界。
在安全方面,云錫股份冶煉分公司實施領導安全講話制度,并以抓現場檢查,督促整改隱患為重點,認真做好每個季度和節日前后及期間的專項安全檢查工作,并實行了節日期間領導值班簽到制度,加大現場巡查力度,確保節日期間的安全生產,加大對重點、危險源點的檢查力度,及時查找隱患,將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分公司全年2012年分公司各級領導安全講話共238次,聽講員工19621人/次;組織安全綜合檢查22次,各級領導查崗37次,查出較大安全隱患24項。同時,強化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健全完善應急預案,及時編寫安全技術規程和事故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在環保方面,云錫股份冶煉分公司在實現可持續全面發展的同時,通過改進技術和加大環保設施的投入使用,不斷建立和完善環保結構和機制。加強管理,嚴格考核節能減排指標,加大對二氧化硫排放的嚴格監管。在煙化爐系統安裝了煙氣在線監測系統,及時掌握異常排污情況,及時調整和控制污染治理設施運行參數,防止造成環境污染,大大提升了公司污染源監測管理水平。
實踐表明,企業在實現生產創效,經濟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安全和環保是兩個不可忽視的起著關鍵性作用的因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高度重視,并真正做到“事前預防”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對生產的保障和促進性作用。
三、充分調動積極性,實施“獎罰并重”
在工作中,對于“吃大鍋飯”造成的消極后果,誰都不會陌生,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無法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更無法取得好的經濟效益。只有不斷完善獎罰機制,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提高生產效率。
為了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積極性,針對安全和環保工作,云錫股份冶煉分公司與各車間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狀》、《交通安全責任書》真正做到“獎罰并重”。2012年度,安全和環保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實現了工亡事故為零、重傷事故為零、重大交通事故為零、重大火災事故為零、重大設備事故為零的目標,輕傷休工1人,千人負傷率為0.47‰,比上級公司下達的安全控制指標10‰,降低了9.53‰,未休工的一般輕傷事故發生13人次,比2011年減少2人次,安全生產形勢平穩發展。同時簽訂《環境保護管理責任狀》,嚴格考核,獎懲分明,保證了環保設施的正常運行,鞏固了達標排放效果。2008年,云錫錫冶煉二氧化硫總排放量比上年同期降低20.8%,煙塵總排放量比上年同期降低26.8%。
實踐表明,在企業中打破傳統的“吃大鍋飯”行為,實施“獎罰并重”,將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達到促生產、創效益的目標。
四、由“點面治理”到“循環利用”,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雙贏”
清潔生產是企業的生命,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途徑。清潔生產工作一直是云錫股份冶煉分公司近年來主要抓的重點工作,分公司堅持按“節能、降耗、減污、增效”的方針進行生產和管理,將清潔生產和技改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實施了大量的技改項目,“澳斯麥特爐引進與改造、水循環、余熱發電、噪聲控制”等項目,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其中,自主技術創新,采用與澳斯麥特爐配套的余熱發電機組,帶動了整個錫冶煉技術和環保水平的提升。經過二次創新的澳斯麥特技術工藝,與原有的反射爐相比,每年節約燃煤11000多噸,熱利用率從31.5%提高到53.6%,提高了22.1個百分點。與之配套的6000kW余熱發電機組日發電量在13萬kWh,年發電量3600萬kWh以上,年創效益1400多萬元。
同時,煙化爐承擔著錫粗煉系統產出的高品位錫熔煉爐渣、錫富中礦的處理的重要任務,從中回收大量的錫,為節約能源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
還有,冶煉分公司通過采用新技術綜合整治,用粗錫精煉后產生的硫渣和銻渣,再生產出錫基軸承合金;用電解的陽極泥提取銦、鉍、銀等有價金屬,使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實踐表明,云錫股份冶煉分公司由“點面治理”到“循環利用”,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綜上所述,在企業的安全和環保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今天,只有更多地關注安全和環保意識,打牢基礎,做到更多的安全環保措施,防患于未然,避免安全事故地發生。并在工作中積極探索,創新工作思路,才能讓生產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實現可持續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