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分析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小微企業融資的表現,分析了該形勢下小微企業融資產生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結論對新形勢下小微企業融資提供了示范性很強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策略
小微企業融資問題一直都是我們關注的重要問題,從互聯網金融的背景環境著手,分析當今形勢下小微企業融資的現狀,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對當前形勢下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互聯網金融下小微企業融資的現狀
1.1降低成本服務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互聯網金融將金融領域不斷擴展,融入了更多更新的個體?;ヂ摼W金融電子化,數據化,程序化的服務,突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有效減少了成本以收集小微企業的信息,實現了交易成本低,信用數據豐富的優勢?;ヂ摼W金融與電子商務相結合,使得融資門檻降低,讓更多的小微企業方便快捷地得到融資機會。如P2P網貸等。
1.2控制風險程度
小微企業借助風控互聯網能掌握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多維度信息,強化各個環節的風控。利用網絡技術,商業銀行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手段分析小微企業的容易誘發惡意騙貸、卷款跑路等風險問題信用狀況,收集客戶信息,提高信用管理的準確性,發現問題防控風險。網絡信貸模式是由電子商務企業和物流公司成立一家擔保公司,根據小微企業的信用狀況,對其進行比例擔保,使得小微企業獲得信貸資金。這樣,其實合理平衡了擔保公司、小微企業、商業銀行之間的利益關系。
1.3融資工具增加
互聯網金融構建的是一個嶄新的生態系統,銀行將不斷創新小微企業融資模式,改善融資服務,利用最新技術,升級金融產品?;ヂ摼W平臺提供了更多選擇的新融資通道,如網上小貸平臺等,利用信息手段,使融資快速高效多渠道。
1.4過程批量規模化
在網絡技術下,批量化的管理模式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與青睞。推廣成熟的批量化模式,可以批量做同種特征的小微企業群體,可以系統評估風險,可以批量進行審批,這就提高了小微企業的操作和服務效率。如北京銀行利用互聯網技術轉變以往管理理念,借助批量模式實現“圈、鏈、超”有效結合,制定個性化融資,優化供應鏈運轉,借助超商選擇小微企業批量授信。
2.互聯網金融下小微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
2.1融資風險不容忽視
互聯網金融在我國仍不成熟,并沒有法律約束和行業規范,面臨著監管困境和法律風險?;ヂ摼W金融的違約成本較低,容易誘發惡意騙貸、卷款跑路等風險問題,以2013年破產的“眾貸網”為代表的破產、“跑路”的網貸公司,反映了投資風險,運營風險,流動性風險在不斷地擴大。同時,網絡安全問題也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
2.2管理監督力度薄弱
我國法律法規中對網絡融資中的糾紛問題如何處理并還沒有明確規定,缺乏政策法律來劃分資金供給者、小微企業和第三方中介平臺的權利。2013年9月,阿里巴巴向國務院提交擬設立網絡銀行的方案,提供小微企業金融的服務。沒有正式的監管機制是制約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大因素,互聯網金融仍然存在著風險。
2.3大數據安全性
互聯網時代電子化帶來了快捷便利,但與此同時數據的安全性能否得到保障已成為了至關重要的問題。由于信息有了更強的傳遞和可復制性,數據泄露的可能性逐漸增大,這樣對金融融資無疑是帶來了一定威脅,也要求我們時刻避免信息的外露,未雨綢繆。
3.互聯網金融下小微企業融資策略
3.1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加強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日本政府對小微企業的推動力度很大,建立專門為小微企業融資服務的金融機構,美國則是不斷推出大量專項政策來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因此,我國政府應該建立一些機制、法律法規來規范小微企業的發展。(1)建立小微企業融資風險補償機制。由于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弱、管理不規范、信貸風險大,政府可以從財政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來設立風險補償基金,用于金融機構在幫助小微企業融資中出現的風險補償。(2)成立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機構。小微企業自身經營管理經驗不足、缺少相關融資知識、了解融資渠道較少,為此政府應設立有關融資服務機構,向小微企業傳播融資信息、推廣融資經驗、授予融資技巧等,提升小微企業融資能力。(3)搭建有效直接融資平臺。美國的柜臺場外交易市場就值得我國學習借鑒,該市場具有低門檻、低成本、高效率等優勢,同時也能使全國范圍內的資金、信息等資源流入,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大量資源。
3.2規范小微企業管理體系
我國小微企業的管理水平不足,因此小微企業應從財務管理、人員管理、經營管理等多角度提高小微企業形象。(1)財務信息真實透明。努力做到賬實一致,提高財務信息化水平。(2)培養融資人才。培養或招聘金融人才,幫助小微企業了解融資信息,認識融資好處,及時解決企業資金問題。(3)規范企業管理結構。學習阿里巴巴的內部股權激勵和管理層收購的方式,建立監督機制和內控機制,改善管理水平使得經營更加合理有序。同時也要注重信用的積累,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3.3改進金融機構融資服務體系
金融機構是小微企業融資的關鍵,金融機構應該改變傳統被動的狀態,應主動為小微企業融資服務。(1)提供良好的服務平臺。根據小微企業的特點,為其打造全新的融資平臺,滿足客戶的實際需求。如日本為其小微企業設立貸款保險公司、貸款擔保公司等。(2)完善審批機制。審批環節多、過程長、權限集中,而小微企業融資具有“短、急、頻”的特點,因此金融機構應優化審批程序,適當合理降低對小微企業的要求,給小微企業融資給予“綠色通道”。
綜上分析,我們應利用好互聯網金融這個平臺,及時解決小微企業融資所面臨的問題。同時,政府應完善信用擔保體系,推出相關政策,做好監督管理工作,使小微企業走出融資難、經營難的困境。
參考文獻:
[1]徐潔,隗斌賢,揭筱紋.互聯網金融與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4(04)
[2]王天驕.小微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13.
作者簡介:
陳蘭艷,女,講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公司理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