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在東西方文化碰撞中長大的蔡慶盈(Ching Yng Choi),正致力于架設中國和盧森堡基金行業的橋梁。
盧森堡基金行業協會(ALFI)亞太區首席代表,主要負責提高盧森堡作為基金聚集區在亞洲的知名度,并推廣歐盟可轉讓證券集合投資計劃(UCITS)。盧森堡是全球僅次于美國的基金聚集地,也是歐元區的人民幣交易中心。近年來,ALFI與國內基金行業的合作也越來越多。蔡慶盈的父母分別來自香港和臺灣地區,她出生和成長在比利時,三年前開始在香港定居,現在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盧森堡作為歐洲的基金中心,對于中國的資產管理者而言,它有哪些方面的優勢?
盧森堡UCITS(歐盟可轉讓證券集合投資計劃)在多個亞洲與拉丁美洲國家擁有較大的市場份額。所謂UCITS,是指一套用以監管歐盟各成員的開放式基金的跨境監管標準,而這套標準是由歐洲議會和歐盟委員會頒布的一系列法律指引所建立的,而歐盟成員國各自以立法形式認可該指引后,本國符合UCITS要求的基金即可在其他成員國面向個人投資者發售,毋須再申請認可。
2014年12月,首支盧森堡UCITS獲得批準,可以使用滬港通,因此除了現有的投資渠道(例如QFII與RQFII),還可以取道滬港通投資于上海證交所上市的A股。現在有125只在盧森堡注冊的投資基金,其募集說明書均授權其使用滬港通。
盧森堡還是人民幣計價資產投資基金的注冊所在地。對于A股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盧森堡亦是位于歐洲的重要注冊地,在中國大陸以外地區排名第三,僅次于香港地區與美國。
最近幾年,盧森堡證交所還與中國多個證交所和金融機構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包括2001年與香港證交所、2006年與上海證交所、2013年與深圳證交所、2014年與中國銀行盧森堡公司以及臺灣地區的證券柜臺買賣中心等所簽的備忘錄。
國際人民幣離岸中心的人民幣交易額在2013/2014年上升了837%,以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以外的國際人民幣交易量總額計算,盧森堡在世界上排名第二,僅次于新加坡。
盧森堡現在是世界上第二大投資基金中心(僅次于美國),是歐元區最重要的私人銀行中心、歐洲再保險業中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盧森堡地理位置優越,歐盟約有40%的GDP集中在盧森堡周圍500公里的區域;延伸到700公里,這一比例甚至達到70%。
有哪些中國金融機構已經在盧森堡開展業務?
盧森堡一直以來都與中國金融機構保持著友好的合作關系,五大中資銀行:工行、中行、建行、農行和交行已經在盧森堡設立歐洲總部;招商銀行也在通過盧森堡的分行開展業務。
對這些銀行來說,選擇盧森堡,是緣于其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優勢:穩健的經濟,熟練且掌握多種語言的員工,以及專業的跨境業務能力、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歐元區成員國的資質,使得盧森堡成為中資銀行在歐洲統一市場拓展網絡的理想之地。
盧森堡在2015年4月獲得了500億元人民幣的RQFII配額。到目前為止,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是這一配額的受益實體,其他銀行還在等待批準。
目前,最少六家在歐洲發行投資基金的中國資產管理公司選擇盧森堡作為其基金的注冊運營地,這些基金包括嘉實基金、南方東英資產管理、華夏基金等等。
中國的資產管理者在歐洲籌集資本容易嗎?潛力如何?
亞洲地區(包括中國)的投資策略在歐洲投資者的資產配置中仍然比例不足,這也意味著巨大的發展機會。
今年以來,亞洲投資策略的占比開始反彈,3-4月都處于增長態勢。
上個月ALFI早餐會披露的一份安永的分析報告顯示,亞洲投資策略的歐洲發行大部分都是在盧森堡完成的。
歡迎中國的資產管理公司加入ALFI,我們可以為其在歐洲開展業務提供一系列的便利和服務。
盧森堡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她的主要產業是什么,在歐洲的地位如何?
2015年5月,根據聯合國2014年公布的數據,盧森堡是全球人均GDP(按照貨幣購買力平價計算)最高的國家。根據2012年10月的數據,其人口只有50萬,是歐洲人口最少的國家之一。因此,盧森堡一直非常清楚,要發展經濟就必須積極主動地向世界開放。盧森堡是歐盟、OECD、聯合國、北約和比荷盧關稅同盟(Benelux)等國際組織的創始成員國,這體現了該國在經濟、政治和軍事一體化方面的政治共識。
盧森堡是歐盟地區的首都之一,是歐盟最高司法機構歐洲法院所在地。
盧森堡是穩定、高收入的市場經濟國家,經濟中等增長速度,低通脹,創新程度高。
上世紀60年代以前,盧森堡的工業是由鋼鐵行業主導的;最近幾十年,金融領域的發展超過了鋼鐵產值衰退的速度。金融服務,尤其是銀行和金融(banking and finance),已成為經濟的主力。
盧森堡為什么會轉型做金融行業?這對中國的金融市場發展和產業轉型有何借鑒意義?
這在盧森堡是很自然的轉變。盧森堡的經濟曾經以鋼鐵業為中心,但隨著鋼鐵行業的逐步衰弱,經過不懈地努力,盧森堡成功轉型為一個以投資基金行業為核心的經濟體,聚焦其特有的外向型經濟的跨境活動。
經過三十年的發展,金融行業已經成為盧森堡的支柱產業。盧森堡金融中心現有148家銀行、3636支投資基金(12718支子基金)、261家再保險公司、93家保險公司、288家投資公司與中介機構。金融行業雇員有4萬多人。
此外,我認為盧森堡的成功轉型,對香港地區和新加坡,甚至文萊、毛里求斯、迪拜等一些小型開放式市場和中國內地的自貿區都有一定的啟示性的意義。首先,UCITS做到了歐洲大陸的互聯互通,UCITS產品甚至可以不用重新審批,直接賣到香港地區和新加坡,情況類似內地和香港的基金互認。如果內地的基金產品可以得到歐洲和新加坡認可,銷售市場就能夠進一步擴大,打造更多商機。
此外,盧森堡擁有龐大的資產管理專才網絡,單說ALFI的會員就涵蓋資產管理業中各種公司企業。在盧森堡成立基金,可以輕易獲得一站式解決方案(包括合格的董事、會計、法律、運營等等),對基金公司來說極有吸引力,因此,盧森堡的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創造了一大批穩定的高端職位。
出于經濟多元化的努力,盧森堡政府正在努力吸引互聯網的創業企業,Skype和亞馬遜連同許多其他的互聯網公司已經將其區域總部搬到盧森堡。眼下,科技金融(FinTech)成為金融業界最新最熱門的話題,政府甚至宣布盧森堡的金融行業要發展成為FinTech的范例。
隨著歐洲單一市場的建成,商品、人員、服務和資本都將自由流動,這有助于盧森堡的經濟發展。單一市場促進了貿易,保障了經濟增長。由于體量小,盧森堡經濟靈活性、適應性強,對市場需求反映靈敏,易于抓住市場機會,取得先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