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
【摘要】 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能夠樹立學生的集體合作觀,培養與人交往的能力,激發創新能力。合作學習的應用縮小了班級成績的高低差距,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將合作學習應用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的整體水平,保證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推動信息技術教學的整體發展。
【關鍵詞】 合作學習 高中 信息技術
新課程教育改革以來,教育部門對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重視,合作學習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被提出。合作學習是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而高中信息技術是一門注重學生行為能力的學科,在該學科教學中利用合作學習教學方法,能夠加快實現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目標,加強學生的信息素養,進而能夠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的操作水平,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
一、合作學習的基本概述
與以往的班級教學模式不同,合作學習強調營造互助學習的班級氛圍,建立學生之間伙伴關系,改變教學中以競爭為主的交往方式。
合作學習具有三種教學功能:一是樹立集體合作觀,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明白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在人生發展的道路中要懂得與人合作,將自己融入到集體,才能發揮出更大的能量。二是培養與人交往的能力。合作學習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他們互教互學、互幫互助,增進了彼此之間的同學情誼,從而形成良好的交往能力。三是激發創新能力。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受到同伴學習知識和能力的影響,能夠相互得到啟發,促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二、合作學習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將合作學習應用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的整體水平,保證信息技術的教學質量,推動信息技術教學的整體發展。
以Word制作電子報刊這節課為例,對這種教學方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首先,確定這節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熟練掌握Word軟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學習與人交流的技巧,培養學生合作與創新的意識,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然后,教師組織開展班級教學,按照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弱進行組合分組,安排布置教學的任務,利用Word中的文字、圖片、聲音等功能制作電子報刊。在制作過程中先組織小組進行設計討論,讓學生相互交流自己的計劃想法以及制作中使用的技能,鼓勵思想活躍、能力強的學生帶動能力較弱的學生一起參與到討論之中,互相學習互相提高,從而能夠幫助學生熟練掌握信息技術的操作方法,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溝通能力,讓他們能夠自信的面對大家。在制作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小組成員操作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信息操作技術。最后,在課時結束時,教師在班級舉辦設計展覽,讓學生們對除了自己小組的其他設計作品進行評價打分,并以小組成員綜合成績最高的作為這次展覽的優勝團隊,樹立學生團結努力,協作互助的集體觀念,同時,鼓勵學生多去發現別人的優點,多向優秀的學生取經,從而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能力。
三、合作學習具體應用的思考
通過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在高中具體教學中的實施探索,總結出以下幾方面的分析思考。
首先,合作學習的應用縮小了班級成績的高低差距。小組形式的合作學習能夠促使學生之間知識結構的互補,鼓勵成績優秀的學生帶動成績較差的學生學習,從而改變成績差的學生的自卑心理,幫助他們取得快速的進步,同時,促使成績優異的學生形成助人的成就感,縮小班級的高低成績差距,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其次,合作學習的應用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合作學習能夠營造一個自由和諧的班級氣氛,讓學生在教學中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勇于表現自己的才能,從而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最后,合作學習的應用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合作學習促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他們形成學習的自主能力。在與同學合作互助的過程中有助于培養較強的語言溝通能力。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集思廣益,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從而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
總結語:綜上所述,合作學習對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是新課程改革中有效的教學嘗試,應當在今后的教學中得到重視和持續性研究。合作學習能夠為學生創設一個自主民主化的教學課堂,充分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促使他們主動地去探究掌握信息技術專業技能,從而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協作、交流、創新等綜合能力,促進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健康發展。
參 考 文 獻
[1]蔣祝希,林銘.場域理論支持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中小學電教.2015(Z1)
[2]嚴雪松,李玉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合作學習應用的現狀、問題及建議[J].中小學電教.2013(Z1)
[3]馬莉.優化任務設計策略強化合作探究學習——淺談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探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