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
政府的政務關系民生,政府政務實施的好壞關系政府在公眾心中的公信度。將客戶關系管理(CRM)的理念引入到政府電子政務中,成為電子政務一個新的突破。作為公積金這個服務廣大繳存單位及職工的管理部門,完善服務迫在眉睫,因此研究將CRM理念引入公積金行業對公積金電子政務的穩步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一、天津市住房公積金電子政務與客戶關系管理的應用現狀
天津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的電子政務已發展多年,從最初的只有網站運營,到現在客服中心的成立,電子渠道的研討,一站式辦公的推進,電子政務發展穩步進行。中心現有電子政務內容主要包括網站,微信,微博,App客戶端,自助機具,中心業務系統,12329客服中心等。
1.1取得的成績
1.電子政務形式多樣化
從業務資料留存電子檔案,到增加網上公積金辦理業務,從銀行中心雙核算到中心獨立核算,從單一渠道辦理到網站,前臺,自助機具等多渠道辦理。中心的電子政務形式越來越多樣化,渠道辦理越來越豐富,不斷滿足了廣大群眾和單位的需求。
2.對外CRM基層數據已搭建
中心將對外服務客戶的信息基本采集完備,形成了CRM的基層數據,有利于今后CRM的數據抽取,數據分析,以便于更有效率的發揮CRM的作用。
3. CRM應用逐步推廣
首先,利用社保、質監、稅務等信息,形成單位執法信息,確保單位按時按量的進行公積金繳存;其次,根據個人繳存、提取、貸款信息對個人進行全面剖析,為職工提供了業務辦理的借鑒意見;最后,按照CRM的理念是為客戶提供多渠道辦理的客戶體驗。
1.2存在的不足
1.電子業務渠道較少,業務種類不完全,客戶體驗尚處于初級階段。2.CRM運用不深入。中心目前對客戶信息的分析僅實現了簡單的指標類報表,沒有進行對客戶的深入分析,對中心業務處室指導、幫助工作的功能沒有體現。在提供客戶所需服務方面前瞻性應用較少。
二、完善天津市住房公積金電子政務與客戶關系管理的基本策略
2.1引入CRM,加快職能轉變,提升服務意識
中心服務的對象對外是廣大的社會公眾和企業,對內是中心的全體職工。而中心職工的工作效率關系對外客戶的時效需求;中心職工的服務意識關系對外客戶的辦事需求。因此針對不同的服務對象,中心應引入CRM的管理理念,總結客戶需求,細分客戶類別,確立CRM發展方向,通過數據、系統、渠道、考核等多方面的努力,最終實現電子政務的快速穩定發展,是中心政府職能轉變的最終目的。同時中心也應變被動為主動,努力提升服務水平;針對不同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實施績效評估,提升服務滿意度。
2.2依托客戶基礎數據,促進多方數據協同,增強數據整合管理
1.建立客戶基礎數據庫
中心應從客戶基礎數據入手,利用企業客戶信息工廠(Enterprise Customer Information Facility)的理念,搭建中心CRM客戶基礎數據庫,實現客戶信息的多方存儲,協同更新,建立企業級的客戶信息統一視圖,形成基于ECIF平臺構建中心的互動型客戶服務體系,切實提高客戶管理和服務水平,完善以客戶為核心的服務體系。
2.利用大數據管理理念,實現客戶數據協同管理
(1)多部門數據協同運用,完善公積金業務系統。通過對內部歸集、貸款數據的共享,通過對外部質監、社保、稅務、房管局、公安網、征信、擔保的數據應用,提升公積金系統的系統控制性和操作簡便性,同時也應逐步實現工商、人才中心、民政等部門的資源共享,共同實現客戶數據的系統管理。(2)利用客戶關系管理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分析,精煉數據模型,呈現出可疑數據,并根據可疑數據實現業務預警,糾正可能出現的詐騙行為。同時也可根據其他部門共享的客戶數據確定潛在繳存單位及人員,為中心的擴面執法等提供預見性管理。
2.3倡導一站式服務管理思想,提升一站式服務水平
電子政務的宗旨是為了滿足公眾的切身需求,是為了形成一套簡單,方便,全天候服務的軟件系統。首先,成立貸款業務一站式服務大廳,完成貸款發放及回收的一站式服務;其次,實現單位相關協議簽訂一站式服務功能;再次,實現公積金龍卡發放一站式服務功能;最后應形成預約、預登記、個人業務辦理24小時自助服務的網上平臺。
2.4加強服務績效考核,提升服務形象
中心應通過繳存額、貸款份額、執法率等財務指標;客戶滿意度,客戶投訴率,業務辦結率,業務時效性等客戶指標;內部辦公系統的流程實現指標;系統方便性、培訓及時性、內部凝結力的內部成長指標這四類指標形成平衡計分卡的模式,從而實現對中心CRM系統的考核評價,并為CRM的進一步優化制定相應的目標。
政府的電子政務進行CRM式升級是必然趨勢,通過CRM系統的逐步實施完善,利用整合公積金服務內容,整合客戶關系數據,建立公積金客戶全方位數據庫,來完成我們對“大公積金”思想的實踐,從而實現對我國新型電子政務服務思想的實踐,將成為每一個公積金管理部門的最終追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