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雁
【摘要】 隨著現代科學不斷進步與發展,各個學科間相互交叉滲透,促使醫學工程、機械工程技術得到改進與創新,其中,計算機技術與微電子技術逐漸向機械工程滲透,從而形成機電一體化技術,而將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在醫療儀器中獲得顯著成效,提高醫學工程證據獲取的效率,且提高醫學診斷的效率。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我國醫療儀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并將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在醫療儀器中,指出醫療儀器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并相應地提出改進措施,旨在推動機電一體化技術在醫療儀器中的應用進程。
【關鍵詞】 醫療儀器 機電一體化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地向前發展,工業科技中的機電一體化技術日益受到人們關注,所謂機電一體化指的是站在系統的角度上,綜合地應用機械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及軟件編程技術等,結合系統的組織優化目標與功能目標,對各功能單元進行合理地配置,從而提高系統的質量與可靠性、降低系統耗能等,促進系統的優化。
一、我國醫療儀器的應用現狀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科學技術廣泛地應用于現代醫療儀器之中,例如:微處理器、微系統等。然而,由于一部分醫技工作人員缺乏正確地操作與使用醫療儀器知識,致使現代醫療儀器使用不當。因此,醫技工作人員應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從而掌握醫療儀器的方法,否則,先進的醫療儀器的某些功能則會廢棄不用。例如:較之以前的監護儀器,多功能監護儀器,未將相應的按鍵與開關清晰地標注在儀器上,取而代之的是通過在儀器內部的菜單中設置參數與選擇功能,一般都是一鍵多用,甚至一部分由英文、字符、數字、波形等形式顯示。
二、機電一體化技術在醫療儀器中的應用
2.1診斷儀器
傳統醫療診斷方式包括:望、聞、問、切,隨著現代醫學技術與醫療條件的發展,上述診斷方式已經不適用于現代醫療需求,因此,現代醫療診斷中需要依靠先進的各種醫療診斷儀器。例如:超聲診斷、核磁共振、心電圖儀器及彩超機等,其中,核磁共振成像技術診斷的信息內容非常豐富,具有安全、可靠、診斷準確及無輻射等優點,成為現代醫療中常用的診斷儀器。
2.2臨床檢驗儀器
隨著現代生物學的進步與發展,人們對疾病的認識跨越分子階段,進入對基因的研究,在各個學科的相互交叉滲透下,臨床血液學得到良好發展,各種血細胞分析儀器應運而生,20世紀50年代,世界上誕生第一臺血細胞分析儀器,實現機械計算機及醫學等技術的綜合應用,能夠分析特定的體積血液之中的血細胞的性質及數量,成為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在臨床檢驗儀器中的典范。
二、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在醫療的發展重點方向
2.1醫學成像
醫護工作人員在清晰的圖像的幫助下,為其提供準確地信息,有利于醫生更好地進行手術操作,為合理的醫療方案制定奠定堅實基礎。20世紀70年代,醫學成像的研究便開始了,而后普遍應用核磁共振技術與超聲CT,改變以往X射線成像的狀況,完善診斷、分析、鑒別內臟器官疾病的方式,醫學成像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現階段,醫學成像技術位于各國的醫療產業的競爭首位。
2.2電子儀器
由于腦電圖儀器與心電圖儀器中應用計算機技術,提高其性能的穩定性,并且操作更加便利。心電圖儀器性能不斷地更新,為醫護人員監護患者提供更多便利,例如:運用智能化的心電圖儀器,能夠實時地監護患者。智能化的診斷儀器與醫療器械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
三、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在醫療的發展措施
3.1成像儀器
現階段,與國外相比,我國醫療成像設備相對比較落后,因此,需要研制新型的壓電材料,改進圖像的微機處理技術,提升儀器原件的質量等。
3.2監護設備
國外各大醫療機構,具有十分完善的監護設備,對危重病人進行實時監護,然而,國內卻缺乏類似的病房,即使設立監護病房,所需的更新時間較長,因此,我國醫療機構急需監護設備,所以,醫療機構應提高對監護設備發展的重視程度。
3.3提高診斷的客觀性
將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在醫療中,不僅需要以機電工業為基礎,更需要具備客觀的、真實的醫療數據,提高檢測驗證方面的醫療器械的實用性。
結語:綜上所述,將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在醫療中,應提高對醫學成像技術治療儀器及電子儀器等的重視,根據現有的科學技術及實際需要,運用合理的機電一體化技術,促進醫療儀器的發展。
參 考 文 獻
[1]倪磊,李素琳.淺談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及其在醫療儀器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設備,2010(02).
[2]劉建.淺析醫療儀器中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J].山東工業技術,2015(01).
[3]劉建.機電醫療一體化發展趨勢與對策研究[J].機電信息,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