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栟茶高級中學(226406)
鐘 谷●
?
“速率”教學 “理解”為先
江蘇省栟茶高級中學(226406)
鐘 谷●
化學反應速率是高中化學必修中的難點,如何幫助學生構建系統、準確的理解是教師的不懈追求.教師可以通過原理闡述、實驗輔助和開放活動等角度引導學生在小組的互動中盡情講述自己的獨到見解,發揮思維創新力,最大限度的激發潛能,提升綜合素質.
高中化學;速率教學;理解能力;提升策略
所謂學習其實就是知識構建的過程,化學學習主要有感知理解和鞏固應用兩環節,其中理解是中心環節也是學習的基礎,有了理解知識才能得以接受,形成科學有效的思維,最終完成實際問題的解決.化學反應速率是高中化學必修中的難點,如何幫助學生構建系統、準確的理解是教師的不懈追求.下面我將從原理闡述、實驗輔助、開放活動三方面對自己在速率教學中促進學生理解的一些實踐做簡單分享.
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有表征和內化兩個層次,表象即知識通過相關術語和符號呈現出來,被學生所認識,內化就是信息經過加工和理解后得以吸收.高中化學知識囊括的概念、化學式種類繁多,很容易帶給學生雜亂無章的感覺,所以單純的記憶背誦會給學習帶來過大的壓力,在教學中應該深入教材語言內部,挖掘深層原理,為學生的以及提供一個平臺.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化學反應速率》,物質和能量變化是化學反應的兩大特點,那么更深入一點的就是關于變化的快慢,化學反應速率就是對這一快慢的表征.本節課對速率的研究屬于基礎性課程,對后續化學平衡和化學反應限度的學習有指導性作用,同時之前對化學的掌控都處在定性的層面,接觸到反應速率就開始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思維,逐步開始了以化學計算為主要形式的定量學習.速率這一概念于高中生而言,在物理中接觸較多,此時我們可以設計讓學生回顧物理中對速率的描述,速率是物體運動的快慢.有了原有知識的鋪墊,我們可以設計順勢的類比,那化學反應速率就是來描述單位時間內反應物濃度的減少,利用引導展開的原理分析讓概念的出現不再突兀,是學生記憶方式的一種優化.
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理解后的知識具有了嚴密的邏輯性和連貫性,為記憶提供了科學的方法,有了正確的學習方法,也就具備了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這才是教學最終的目的,也是讓學生終身受益的.
長久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得出,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科學實驗是化學探究的重要形式,亦是課堂教學中一種直觀生動而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通過實驗讓學生利用精細地觀察捕捉稍縱即逝的化學變化,基于對變化的好奇從而積極思考,解決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很多語言不能表達清楚的原理和概念.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中,反應速率并不是一層不變的,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在對這些影響條件的探究中以雙氧水的分解為例采用了實驗教學法.具體設計為:
1.探究溫度的影響.取3支試管分別加入等量等濃度的雙氧水溶液,同時在每支試管中滴加2滴氯化鐵溶液,立即套上氣球,同時放入盛有熱水、冷水和空的燒杯中.觀察氣球變化速度即可發現熱水中雙氧水的分解速度最快.
2.探究催化劑的影響.按照上述步驟取好雙氧水溶液,分別在其中2支加入氯化鐵的溶液和少量的二氧化錳固體,另一支不加.觀察現象可發現加入催化劑的試管中分解速率明顯加快.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設計實驗,探究其他條件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問題,主要注意實驗設計的嚴謹和科學即可.
通過這樣的設計,試驗中變化多端的反應現象是吸引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的絕佳途徑,親自動手操作后獲得的是真切的體驗,讓其感受到這一化學變化的真實情況,對學生的理解力提升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過分拘泥于教師講解這一形式,把學生的學習活動限定在教室這樣狹小的空間里和每節課這樣短暫的時間里,嚴重束縛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利于孩子的自我能力發展.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準確掌握基礎知識并能靈活運用是新課程標準對教學的要求,開放性活動的設計為踐行學以致用創造了條件.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二《化學反應的速率》,對反應速率和其影響因素的研究是為了更好地控制反應速率來指導生產和生活,所以在這節課后我設計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化學反應,有哪些是我們可以利用今天所學得到改善的.期間有學生指出樓道的欄桿總是很容易生銹、食物的腐敗等等是希望其反應更慢一些,而對于垃圾和廢棄物的分解,又希望可以加快速度.筆者提出讓大家以鋼鐵生銹為例進行探討,為了減緩反應速率可以減少參加反應的物質濃度,很快大家根據生活常識發現工人會在欄桿外刷一層油漆,思考后就會發現這一做法的原理是隔絕空氣,減少氧化所需的氧氣,對更多實際案例的分析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與化學密不可分.
通過這樣的設計,課堂活動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視野和學習機會,充分解放了學生的大腦和雙手,學生可以在小組的互動中盡情講述自己的獨到見解,發揮思維創新力,最大限度的激發潛能,提升綜合素質.
總而言之,化學原理的剖析需要理解,化學學習過程和方法的掌握也需要理解.原理分析提高學生的思維和記憶能力,實驗的加入增強學生在教與學活動中的參與度,開放性活動解放孩子的天性,發揮其強大的創造力.然而,學習習慣的養成和科學素養的提升是個長期實踐的積累,在后續的工作中,將繼續深入研究教材和其他教輔中關于化學反應速率的內容,挖掘更多有助于高中生理解力的教學策略,實現教學效果的大步前進.
[1]張越 岳艷蓉.如何提高高中化學實驗課課堂質量[J].課程教育研究,2013(27).
[2]吳娟.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實驗教學[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5(8).
[3]孫康康.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的創新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G632
B
1008-0333(2016)30-00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