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依
小組合作在農村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胡建依
小組合作學習是近十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筆者結合該校“以學為中心”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改革,探討了如何在英語寫作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小組互助寫作、合作批改作文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意識,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小組合作;初中英語;寫作教學
1.小組合作理論的內涵
前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Vygotsky)提出了“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論。他認為“兒童實際的發展水平與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就是最近發展區。前者由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定,后者則是指在成人的指導下或是與能力較強的同伴合作時,兒童能夠解決問題的能力(轉引自潘玉梅,2015)。維果茨基認為,兒童間的合作活動之所以能夠促進成長,是因為年數相近的兒童可能在彼此的最近發展區內表現出較單獨的活動更高級的行為。在此基礎上,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Jerome Bruner)指出:學生在教師或同伴提供的幫助下,在學習過程中理解特定知識,建構知識意義和內化所學的知識、技能,從而進行更高級的認知活動,讓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諾恩里·韋伯(Webb.N.)發現在小組合作活動中,受益最大的是那些給他人做詳細解釋工作的學生。由此可見,在小組合作活動中,每個成員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課堂教學活動中師生交往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是小組之間的交流尤為重要,學生在彼此的最近發展區內易于相互傳遞和接受信息,不斷在表現、吸收、反思和自我調整中獲得成功的機會,并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2.《英語課程標準》對小組合作學習和寫作的要求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迸囵B學生的合作精神是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之一,合作精神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一起構成情感態度的內涵。《英語課程標準》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積極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基本學習策略。
英語課程要求初中畢業生達到的綜合語言能力目標五級中提到:“能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并報告結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痹趯懙恼Z言技能四級中提到:“學生能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起草和修改作文?!?/p>
顯而易見,小組合作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利用小組合作學習,體現“以學為中心”的教學原則,注重學生對寫作過程的體驗,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寫的過程中學習寫作,在討論、修改、定稿過程中提高寫作技能。下面結合實例,筆者來談談小組合作下初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操作和應用。
1.審清題意,建立文體框架
根據寫作任務,結合單元教材寫作部分的活動,讓學生小組討論,審清題意,羅列要點,搭建好文體的框架。根據教學任務,Go for It教材九年級Unit 2主要談論我國的傳統節日,要求學生能夠了解不同國家的節日活動以及風俗習慣。本單元的寫作任務如下:假如你是李磊,你的美國筆友Tom對中國傳統文化很感興趣,請你用英語給他寫一封80詞左右的電子郵件,介紹一下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the Spring Festival)開頭已給出:
Dear Tom,
I’m very glad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Yours,
Li Lei
首先,教師要求學生認真讀題,審清題意,本次寫作要求學生描寫的中國傳統節日的是春節,而不是端午節或中秋節。教師建議學生參考教材Section B 3a-3b的寫作部分,小組討論分析出寫作的要點:春節慶祝的時間,節日活動情況,并還要有自己對春節的喜愛感受。根據要點,學生基本可以建立文章的結構框架,分三個自然段分別介紹春節的日期,節日活動(前期活動,節日的飲食,最喜歡的活動),最后談談自己的感受和喜歡理由。這樣文章層次清楚、一目了然,學生對寫作有了第一個整體的結構。
2.進入情境,快速激活詞匯
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結構了解后,教師可以通過“Brainstorming”的方式引導學生快速激活關鍵詞和短語,為完成下一個任務作好準備。在上例中,教師鼓勵各小組圍繞春節,列出相關的詞匯和短語(可以模仿教材中提及的其他節日),放入框架里。如be celebrated in January or February/get together/ dumplings/clean the house/decorate the house/buy new clothes/ get lucky money。
3.獨立思考,擬寫提綱草稿
在這一階段,學生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根據文章框架和相關的詞匯和表達方式寫出草稿。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盡量寫下自己的想法,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積極創新的思維能力。在這過程中,學生在已有的基本框架和詞匯后,只要發揮潛能,就很容易將詞匯和短語連詞成句,然后連詞成篇。在上述的教學實例中,學生用到較多的表達方式有:The Spring Festival is usually celebrated in January or February./We usually clean and decorate the house./ We buy the new clothes./The family members get together./We eat dumplings./I like the Spring Festival best because...
4.小組合作,優勢互補
草稿完成后,教師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在這階段中,小組成員在相互的糾錯中不斷關注自己語言輸出的正確性、準確性和流暢性。教師密切關注各小組的討論,全面、快速地了解學生的作文情況,同時鼓勵小組盡量用豐富的詞匯和不同的表達方式和語法形式來完成寫作任務,必要時給予啟發、指導和答疑。小組成員在分享各自好詞好句的同時也自己修改已經發現的語法、拼寫以及標點等方面的錯誤,努力定下初稿。
每一種教學法都有不足之處,小組合作寫作法也不例外。小組合作寫作法相對于傳統教學法,花費的時間較多,教學任務就更緊張,有時也無法顧及到每個學生。在教學改革一年多的時間里,筆者發現存在幾個問題,我們要積極運用對策來更好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1.各司其職,平衡參與程度
根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的班級分組,組內成員的語言基礎存在較大差異。尤其是農村初中,兩極分化嚴重,因此小組成員在參與程度上不平衡。語言能力強、知識面廣、性格外向的學生總能在討論中占主導地位,甚至是小組話霸;個別基礎較差,性格內向的學生在小組討論或是互批環節中比較被動,甚至是不參與。這樣,優秀的學生往往會代替小組成員的意見,形成一言堂;學習差的學生則成了陪襯和聽眾。小組合作活動有名無實。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認為分組后,各組員要有明確的任務分工,如組長、記錄員、資料員、報告員和監督員。組內成員各司其職,責任到位,這樣就可以調動每個成員的積極性,盡可能地提高每個人的參與度,使每個人都得到提高和發展。組內的分工責任,可以根據具體的寫作任務而改變,讓每個人都輪流充當不同的角色,積極參與小組活動。
2.學會合作,提高合作技能
在小組合作開始階段,各小組成員明顯缺乏合作技能。由于是異質小組,男女組員,性格差異較大的成員,學優生與學困生之間都常常會有溝通上的麻煩,小組討論中有時各抒己見,互不相讓,形成不了統一意見;有時出現冷場的尷尬的場面。
合作學習的技能并非與生俱來,筆者發現,現在的學生普遍缺乏合作技能。因此,在教學改革初始,筆者就注重對學生合作技能的培養。讓學生學會表達,勇于表達,陳述自己的真實想法,敢于對別人的觀點提出不同的意見;讓學生學會傾聽,能認真傾聽別人發言的重點和要點,并對此作出判斷、選擇和評價;讓學生學會交往,尊重別人,不隨意打斷他人的發言,勇于接受他人正確的意見并調整自己的想法,給他人插話的機會,體會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緒。
3.監督關注,改善母語依賴
小組合作寫作時,小組討論的任務很多,有的小組會采取用漢語來交流或討論,快速地完成任務,他們以為這樣可以更快理解各自觀點,達成一致意見。毫無疑問,學生過分地依賴母語,很難達到英語的學習目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需要在討論交流時隨時關注每個小組的活動,并要求組內的監督員發揮作用,提醒組員用英語來交流討論。
小組合作式的寫作教學方法改變了學生對英語寫作畏懼和厭倦的態度,使學生逐漸擺脫被動的學習。教師在小組合作寫作教學中要為學生創設豐富的學習情境,為學生提供施展運用語言的機會,學生有話可說、有物可寫,并能逐步感受到寫作的成就感,在成功的喜悅中不斷提高學習興趣,增強寫作信心,從而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作者單位:浙江省余姚市陸埠鎮初級中學315420)
G632.0
A
1992-7711(2016)08-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