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媛
(河北工程大學 河北 邯鄲 056038)
基于環境約束視角的河北省產業結構調整路徑研究
□陳媛
(河北工程大學河北邯鄲056038)
本文從河北省的三次產業構成和環境現狀出發,分析河北三次產業與環境污染之間的關系,從環境約束視角出發,以河北省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提出了發展現代農業夯實基礎、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現的針對三次產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對策。
環境約束;產業結構調整;河北省;三產結構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4.026
河北省作為“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成員,承接了大量從北京和天津轉移過來的產業。近年來,隨著城市工業的發展,大氣污染日益嚴重,空氣質量進一步惡化。
一方面,確保環境質量改善需要注意以下事項:一是扎實推進節能減排,遏制大氣污染;二是深化環評審批制度;三是大力淘汰落后產能;四是大力發展環保科技產業;五是組建適度型居民消費。另一方面,要想實現河北省“十三五”期間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速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發展邁入中高端、質量效益提升幅度高于周邊地區、環境治理大見效、空氣質量改善程度明顯高于以往的發展目標,河北省必須堅持以環境保護為抓手,在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針對不同的產業運用不同的產業政策和調整內容,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與生態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現代農業以集約化、機械化、規模化為發展理念,河北省大部分地區仍然以“家、戶、組”為基本單位進行農產品的生產經營,這種傳統的農產品經營方式不符合現代農業經營的理念,因此,需要加大力度轉變農產品的生產經營模式。具體來講,一建立完善的農業合作協調組織結構。通過建立和完善農協組織,協調農民與農業之間的關系,促進農民接受農企管理的資源程度的提高,幫助處理好農業產業化組織與農戶之間的關系,穩固全新的農業合作經營機制。二是調整主導產業,將主導產業向畜牧業、海水養殖、果蔬種植方向調整,促進主導產業與相關的特色產品和優勢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高農產品的進一步加工的水平。
一是做強傳統支柱產業。做強傳統產業過程中,一方面需要根據各地的發展情況,大力發展河北省各地區已經具有比較優勢的傳統產業,并逐步調整各傳統優勢產業的投資比重,協調產業間的生產結構。另一方面,依托城鎮化發展對房地產、建筑業和建材市場的拉動;同時充分發揮居民的消費結構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導向作用;緊緊圍繞“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戰略和“衛星城市”等地理優勢,積極推動河北省的沿海經濟發展,通過承接京津疏散產業和職能,在為京津減壓的同時實現河北省產業空間布局的調整。
二是培育新的支柱產業。依托河北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優勢,首先應將裝備制造業作為河北省產業調整的重點產業和培育對象。將高端制造業和產業園區作為重點規劃培育對象,同時推進配套產業,促進裝備制造業集群發展,使裝備制造業成為河北省新的支柱產業。其次,將石化產業做大做強,其相關產業鏈條進一步延伸的現有基礎上,同時運用新技術增強電子信息和通信設備、新科學促進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最后,科學規劃產業和項目。要實現產業和項目的合理搭配發展,必須建立與之相匹配的工業集聚區,應該增加聚集區有關配套的行業,能有機鏈接的產業,滿足較強吸納就業能力客觀要求,并能與城市的發展高度協調。
針對目前越來越嚴重的環境污染,河北省解決實現環境改善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實施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發展環保科技產業,促進各產業的低碳化和產業增值增質。在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通過修建高質量的農田水利設施、提高農業機械化比重、轉變經營模式提高農產品競爭力等手段發展現代農業夯實基礎;通過做強傳統支柱產業、積極培育新的支柱產業,實現新型工業化;以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體育產業,以及開發特色旅游業等方式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
1004-7026(2016)04-0042-01中國圖書分類號:F127
A
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項目《基于環境約束視角下河北省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1501505。河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基于水資源約束視角下的河北省產業結構優化研究》,項目編號:SQ151097。
陳媛,講師,河北工程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