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
(內蒙古莫旗氣象局 內蒙古 呼倫貝爾 162800)
淺談加強氣象服務的對策
□陳超
(內蒙古莫旗氣象局內蒙古呼倫貝爾162800)
城市氣象服務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氣預報逐漸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參考,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旅游也越來越成為一種普遍流行的現象,因此,城市氣象服務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同時,人們對氣象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旨在通過分析我國城市氣象服務的現狀,探討加強和完善城市氣象服務質量和水平的策略。
城市;氣象服務;問題;策略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4.092
氣象服務建設是當今城市建設所必需的內容,氣象服務和現代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天氣也逐漸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隨著氣象監測和預報水平的不斷加強,氣象服務的質量也在逐步提高,與此同時,人們對氣象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所關心的已經不再僅僅限于明天是否有雨,而是明天甚至近一周的天氣狀況,對雨的關心也具體到幾點開始下、雨量為多大等等,而在實際生活中,氣象服務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下面我們就從多個方面對其進行剖析。
1.1氣象服務技術落后
由于我國氣象部門由政府管理,氣象事業的發展受到政府機制的限制,氣象服務機制有些僵化,這導致了氣象事業發展較為緩慢,在對新技術的應用和新方法的探索上大大落后于時代的發展,在信息化服務產品的使用、分發、集成以及加工方面的工作效率較低,同時業務的規范化程度也比較低,對于有些專業預報產品,仍采用主觀與定性的預報形式,總的來說,當前我國氣象服務技術遠遠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與時代發展的需要所不符。
1.2氣象服務投入太少
上面也說過,我國氣象部門屬于政府機構,發展氣象事業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資,對城市居民來說,氣象服務屬于公益性的服務,氣象事業是公共事業,這種觀念大大降低了氣象服務原有的價值,導致氣象服務產業的迷失,而同時期國外氣象事業多以私營為主,商業化程度非常高,這也是為什么西方發達國家的商業氣象產值一年可達上百億甚至上千億美元,而我國的商業氣象服務年產值僅僅幾個億美元,換句話說,政府對氣象服務的投入太少。
1.3氣象服務商業化程度低
我國氣象服務的商業化程度遠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嚴重被體制所限制,導致氣象服務在商業產值上獲得的經濟效益十分微小,而且氣象服務的總體發展速度和發展水平都不高,忽視了對市場的開發和利用。氣象服務沒有很好的利用市場資源來擴大自身的經濟效益,低估了市場的作用,對市場的認識不足,從而導致了氣象服務的發展資金嚴重不足,氣象服務發展緩慢。尤其是氣象服務的商業化程度太低,嚴重阻礙了氣象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1.4氣象服務人才匱乏
目前,我國的氣象項服務人才嚴重缺乏,這已是不爭的事實。人才的匱乏使得氣象服務缺乏活力,不管是電視天氣預報還是廣播中的天氣預報,氣象服務人員在進行天氣解說時,千篇一律,翻來倒去總是那幾句話,況且有些氣象服務人員專業知識淺薄,在解說天氣情況時,只是照本宣科,不管是從解說內容還是從解說形式上都比較死板,嚴重影響了氣象服務的質量,在人們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2.1創新氣象服務的形式
隨著時代的發展,氣象服務不能僅僅停留在電視和廣播上面,而是應該結合當前的各種技術手段和傳播途徑,比如互聯網、電話、手機短信等,擴大氣象服務的范圍,不斷創新氣象服務的形式。在實際工作中,應當依據實際情況綜合運用各種信息傳播方式,在充分利用資源的同時,也要發揚節約精神,提高工作效率。比如,當重大的氣象災害出現時,要全面使用各種服務手段,電視、電話、短信、網絡等,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向最為廣泛的人群傳播相關信息,讓人們做好防御災害的準備,將災害可能帶來的損失降至最低。
2.2加大對氣象服務的投入
氣象服務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對此予以重視,不能僅僅看到眼前的經濟利益,對氣象事業的發展漠不關心,而是應該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切實做到為人民服務,堅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則,不斷加大對氣象服務的投入,不管是在財力、物力方面的投資,還是在人力資源的培養上,都應該積極主動、加大力度。加大對氣象服務的投入,可以有效地促進氣象事業的發展,主要變現為以下兩點:一是從技術設備上滿足現代氣象服務的需求,二是是從人員配備上提升氣象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不管怎樣,加大氣象投入的最終目的是實現氣象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2.3培養氣象服務的意識
氣象服務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服務于人民,因此,氣象服務必須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從各方各面樹立服務意識,以服務的姿態向城市居民傳播天氣情況,決不允許氣象服務人員出現趾高氣昂的現象,氣象服務人員必須嚴格樹立服務理念。氣象部門只有降低自己的姿態,才能真正服務于人民,才能與城市居民建立良好的關系,不會引得人們的抱怨。這就要求氣象部門在培養和樹立服務意識上要落實到具體是行動中,而不是“喊喊口號”、“做做樣子”,形式主義的東西是不能夠提倡的。
2.4引入市場觀念,推動氣象服務的商業化
作為適應市場發展,氣象服務應當與時俱進,適時引入市場觀念,加大對市場的開發,充分利用市場中的有效資源不斷充實自己、壯大自己,在這方面可以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對氣象服務進行商業化和市場化,在不斷競爭中提升氣象事業的經濟實力和技術力量,提高氣象服務的水平和質量。
2.5提高氣象服務人員的素質
氣象服務人員在氣象服務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他們直接面對的是城市居民,如果他們的形象很差、服務態度不端正,將會直接影響人們對氣象服務的好感,大大降低氣象服務的質量。為此,要加強對氣象服務人員的培訓,豐富他們關于氣象的專業知識,在對當地的天氣進行預報時,不僅要生動形象地說明天氣狀況,還應當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為人們的出行提供指導性的建議。此外,氣象人員在解說天氣的時候,應該靈活解說方式,而不應千篇一律、毫無新意,尤其要避免照本宣科現象的出現,這不僅是對氣象服務的不敬業表現,也是對廣大人民群眾的不尊重。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氣象服務有著良好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又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何平衡機遇與挑戰之間的關系,是當前氣象事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新的形勢下,氣象服務必須與時俱進,正視自身所存在的問題,虛心接受廣大市民的建議,加強對自身的改造和完善,進一步提高氣象服務水平,只有這樣,氣象事業才能夠蒸蒸日上,才能走出困境,才能把握好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從容應對所面臨的挑戰。
[1]邵偉森,吳淑琴.淺談加強氣象服務的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06)
[2]王春霞,梁美嬋,耿記允.淺談氣象服務如何滿足社會需求的評估[J].科技風,2011(06)
[3]王俊,蒯志敏,張霞.開展特色農業氣象服務的實踐與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13(24)
1004-7026(2016)04-0119-01中國圖書分類號:P45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