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城西實驗學校 沙 暐
小學作文教學方法探討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城西實驗學校沙暐
小學作文教學方法探討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寫作文就是要反映生活。因此作文教學中要應該培養學到觀察生活的能力,讓學生學會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寫作素材,可以是自己身邊的人或發生的事情,如果平時注意收集這些寫作文的素材,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內容自然就會內容充實,情感就會真實。例如,有一次作文課上,天正好就要下雨了,我臨時決定本節的作文就寫雨中的情景。我帶著同學們拿著雨傘走出教室,一起來觀察雨中的景色和雨中發生的事情,首先觀察天空的變化情況,接著觀察雨來臨前人們的反應。過了一會兒雨下了起來,再讓學生觀察此時校園里和對面街上發生的情景。就這樣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觀察,一幅雨景就呈現在學生的面前,雨中的人物、事件就浮現在學生的腦海中。觀察完之后,我們回到教室,讓學生把觀察到的一切寫下來,這時絕大多數學生都有話可寫。通過這種真實感受,細心觀察,讓每個學生都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
學生怕寫作文主要原因是沒有寫作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習的寫作興趣,學生一旦有了寫作興趣就會有意無意地去學、去寫。那么,在作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呢?首先,作文教學要降低難度,加強指導。例如,采用一些有趣的課堂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比如,課堂上講故事,讓學生把故事講得思路清晰,情節完整,語言流暢;還可以組織學生續寫故事,這樣可以鍛煉學生思維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再次,重視語文課上的口語交際訓練,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每天的語文課上前5分鐘,安排一位同學到講臺前給大家作一個演講,這樣輪流進行,每位同學一學期至少有兩次這樣機會。在這樣的訓練中,對表現好的同學,教師對其做相應的表揚。通過這樣培養學生的興趣,再加上長期訓練,學生的作文水平肯定會有所進步。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使每位同學都能做到有內容可寫,這就是作文教學的成功之處。
作文教學中,要為學生多提供練筆的機會。比如要求學生堅持寫日記,通過寫日記練筆,使學生能寫、敢寫、可寫、會寫、樂寫,逐步形成寫作技能,通過長期堅持就能增強學生的作文能力。寫日記最大的好處就在于為學生儲存許多生活素材,在學生的生活世界里,會有許許多多耳濡目染或者親身經歷的事情,同學們通過日記把它們記下來,這些就是很好的素材。學生在寫日記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加強引導,引導他們怎么寫,可以是聽到、看到、甚至是想到的事情。每天發生的事很多,這些事不一定都有意義,這就需要學生去動腦筋,作一番取舍,想想哪件事最有意義,值得寫下來。讓學生堅持寫日記,就會使學生養成自覺練筆的習慣,只有學生多動筆,日積月累,學生的作文水平就會有很大的提升。
葉圣陶先生說:“寫完一篇東西,念幾遍,對修改大有好處。”由此可見,文章寫好后是需要修改的,對于小學生而言,就應該在文章寫好后進行認真修改,使文章更具有表達書面語言的能力。但是在學生實際寫作文的過程中,修改作文主要就是改改錯別字或者就是重寫一遍,真正能修改的并不多。可見,小學生自我修改作文能力還沒有發展起來。因此,老師在作文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讓學生具備了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是大有幫助的。
學生認真寫出一篇作文后,總是希望得到別人肯定,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時,要找出作文中的閃光點,并加以鼓勵,讓所有學生都覺得自己得到別人的肯定,這樣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體驗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感力量。對于那些作文水平差的學生,在指出不足的同時也要找出作文中的可取之處,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也要用紅筆劃出來加以肯定。通過這樣的作文評價,給學生以尊重、鼓勵。讓學生既看出不足之處,明確努力方向,又給予學生寫作的信心。同時,在熱情表揚的之后要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勵他們寫出更出色的作文來。
綜上所述,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當然任何方法都不是萬能的,教學中只有結合學生實際,因勢利導,多鼓勵學生,讓學生多說、多寫、多悟,才能讓學生更加熱愛寫作文,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1】郁舒琳.淺談小學作文教學的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1 (S1)
【2】郝美枝.淺談如何進行小學作文教學【J】.語文學刊,2012 (14)
傳統的語文教學三年級開始寫作文,在當前語文教學中在一年級就開始重視“作文”訓練了,我們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上從造句到看圖寫話其實就是作文的入門訓練。然而由于小學生年齡小,觀察能力不強,也沒有很好的組織和駕馭文字的能力,一寫到作文就出現無話可寫現象。即使寫出一篇文章也是東湊西拼勉強完成,內容空洞,條理分不清。針對這樣的情況,語文老師要認真研究作文教法,提高作文輔導的有效性。